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际学校需要怎样的AI教育?

0
分享至



2025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两项指南为全国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指明了方向,旨在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全球STEM教育的协作与发展将进入新时代,而中国正在从重要的参与者转向核心的引领者之一。








“国际学校需要怎样的AI教育?”上海STEMHUB活动现场

如今,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整个教育行业,身处这一变革浪潮中的国际教育工作者们,应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勇敢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自身的教育教学,以确保最大化地运用AI技术赋能教育?带着这些疑问,STEMHUB火星蜂巢实验室联合创始人胡晓贇,以及来自全国各城市的国际教育从业者各抒己见,共同探讨AI教育的深远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教学实践与学生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01 从小培养AI素养,与AI“共生”“共创”


杭州云谷幼儿园总园长蔡伟玲

AI时代培养幼儿的AI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绝不只是单纯学习复杂的技术,更是面向未来奠定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价值判断的基础。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起“AI是可以互动、协作的伙伴”的观念。同时,也要让孩子深刻理解,即使AI再先进也无法替代热情的拥抱和及时的鼓励,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有效引导孩子,培养他们“提出好问题”的能力。在与AI的互动中,孩子们能直观地感受到,一个精准的问题,能换来AI更高质量的反馈。这不仅会反向促使他们学习如何清晰表达和提出问题,还是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4月,云谷幼儿园出台了针对教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指南的核心原则是:“人性之心”永远在“技术之芯”之前。指南规定教师不能过度依赖AI,要能全面观察每个孩子,加强深度互动,真正用情感打动孩子、改变孩子;不能直接用AI生成观察记录或评估报告,一切必须基于教师对孩子的真实观察。除此之外,教师需要保持在园施教的主导权,明确AI是园所助手,而不能替代教师。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专业选择负责,做好AI输出内容的“守门员”。

AI或许能给孩子一片星光,但教会他们为每一粒沙而惊喜的永远是教师。教育是人与人的相遇,我们蹲下来与孩子平视的目光、充满共情的互动,是AI永远无法给予的。未来的大趋势一定是人与AI的共生与共创。幼儿园要借助AI强大的能力,同时发挥教师人性的光辉、敏感度和洞察力,两者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02 把AI当作“教练”或“团队伙伴”,助力个性化升学


宁波赫德学校未来发展中心主任成小凤

在当前的语境下,我们不再讨论要不要使用AI,而是要关注和探索如何用好AI。在教学中运用AI已成为一种常态,这能够更好地赋能学生的生涯规划与未来发展。

目前宁波赫德学校正着力构建“AI赋能型生涯探索体系”,探索建立低成本试错平台,引入和整合各类AI项目资源,让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体验某个前沿学科或职业的真实工作场景,打破了传统认知中“高科技离我很远”的心理壁垒,让生涯探索变得平民化、真实化。学校积极实施AI战略伙伴计划,指导学生不要仅把ChatGPT等工具当作“文书生成器”,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可以进行高水平对话和协作的“战略伙伴”。这意味着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上,让他们能通过多轮深度对话整合信息,激发创新想法,策划出独一无二、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外活动和项目。

AI素养对于国际学校的学生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在三个层面,且层层递进——

升学的“决策权”与“个性化”。在学术成绩普遍“内卷”的当下,顶尖大学寻找的是能解决真实问题的、有独特性的学生。学生可以利用AI这个“新型工具”关注和研究社会议题,策划实施创新活动,展现共情力、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在AI的帮助下打造个性化。

探索职业生涯的“试金石”。传统方式下,学生选择专业往往基于模糊的想象或家庭建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AI提供了低成本、低风险的试错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全貌、前沿动态甚至从业人员所需的关键技能,从而更早地完成精准定位,获得职业选择和专业选的专业建议。

终身学习的“核心引擎”。AI高效的信息处理和资源整合能力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实现了知识的普及,使得学习的重点从记忆和理解转向批判和创造。拥有良好AI素养的学生,在未来的“College Readiness”(大学预备度)上将具备根本性优势。

03 人文教育是根基,不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与“认知力”


日日新学堂中学部执行校长朱志强

AI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会迫使人类去思考人与机器的根本区别。AI教育不能局限于教会学生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AI伦理素养。未来的学生中一定会有人成为改变世界的Somebody,但如果他们缺乏伦理观,运用技术作恶,那后果将不堪设想。AI是一面强大的镜子,照出了人类独有的价值——道德、情感、创造力和感受力。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有感受力、伦理意识和创造力的完整的人,而不是更高效的“技术使用者”。

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内容上,我认为学校需要强化人文教育和艺术、体育教育。人文教育是根基,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知道如何建立和调整自己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一个内心丰盈、有方向感的人,才能够在未来的技术浪潮中作出正确的判断。

目前,AI大模型对真实世界的、非文本的、体验性的内容,如视觉艺术、身体运动、微妙的情感交流等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还非常有限。人类轻而易举能做到的许多事,比如一个眼神传递的情感、运动中的身体协调等,AI暂时还远远无法替代,这些能力恰恰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厚的人文底蕴、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审美的能力是AI难以企及的。学校应当通过人文教育和具体实践来引导学生理解“可以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建立起内心的行为准则。

AI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学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是学习的加速。当学校允许学生与AI对话、自主安排学习时,他们的效率会提高好几倍,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与此同时,AI虽然能高效提升人的认知,但它目前还无法理解人的情绪和感受。人的学习是感受与认知不断碰撞、循环上升的动态过程。如果学生过度依赖AI交互,而忽略了真实世界中复杂的情感互动,则感受力会变差,无法将情绪体验转化为真正的认知提升,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04 未来的AI教育,不只是“学知识”,更是“塑人”


广东中山市弘科未来学校校长黄翔

AI素养是未来学生的必备素养,使用AI工具已成为当下学生最自然的习惯。对于民办国际化特色学校来说,培养AI素养至少有三个核心价值——

第一,独立理解世界的能力。AI给出的答案看起来很合理,但并不一定正确。如果学生没有批判性思维,不懂得基本的算法逻辑,很容易被“自动化答案”牵着走。因此,我时常告诫学生不能把AI当成老师,而要把它当成辩论的对手。

第二,创新能力。AI不是冷冰冰的工具,它完全可以成为创造力的放大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曲、写剧本、做科学实验等复杂任务。孩子们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和机器“共创”。这对国际学生尤其重要,因为他们未来要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展示自己。

第三,价值判断能力。AI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伦理挑战,从隐私到公平、从偏见到责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希望孩子在校园里就学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时候要“踩刹车”。

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不仅学会“操作”,还要学会“解释”。为什么ChatGPT有时会造假?为什么DeepSeek的结果比其他模型更符合逻辑?这种追问能够让学生逐渐理解算法,具备批判精神。总的来说,我们要把AI当作“陪练”,而不是答案。它可以是虚拟辩手,让学生学会反驳;也可以是合作伙伴,帮助学生实现更大胆的创意。但最终,主角一定是学生自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原理,锻炼批判性思维,同时保持创造力和责任感。

如果说过去五年是AI在校园里的“试水”阶段,那么未来五年,一定是“重塑”阶段。未来的AI教育,不只是“学知识”,更是“塑人”。它会让学生学会和机器对话,学会在和机器的对话过程中守住人的独立性、创造力和责任感。五年之后,孩子们将生活在一个“AI无处不在”的社会里。真正的差距,在于谁能用AI创造价值,谁能保持独立思考。国际学校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在效率之外,保持清醒的思考和真正的人文精神。

05 AI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广州市番禺区诺德安达学校校长杨琳琳

未来将是人类与AI共生的时代,AI教育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并非让学生单纯掌握技术,而是培养学生理解、驾驭科技并引领科技向善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秉持三个原则:其一,将AI视为未来社会的通用语言,打破学科壁垒,融入全学科教学,而非局限于信息技术课程。例如:在人文学科中,借助AI分析文本蕴含的情感与隐喻的差异;在科学教学中,用AI建模模拟自然现象;在艺术教育中,通过AI创作与人类创作对比,探索人类艺术创造力的边界;在伦理教学中,探讨AI决策的公平性与责任问题。其二,注重思维方式培养,引导学生从“使用AI”迈向“理解AI”“质疑AI”,避免因AI快速提供答案而忽视对结果准确性和数据可靠性的判断,培养批判性与系统性思维。其三,渗透价值教育,以AI为“人性的镜子”,围绕数据隐私保护、算法歧视等伦理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与社会责任感,最终促使其成为能与技术共生、用人文精神约束技术的未来公民。

当前学生在AI学习中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学生对AI工具上手快、依赖性强,他们虽然可以借助AI完成作业,却缺乏对AI逻辑、数据及偏见的理解;另一方面,面对教师提出的“AI为何给出该答案”“答案可信度多少”等问题时,学生普遍陷入沉默——AI生成内容的“完美”使得学生很难进行深度思考,因此导致学生创造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弱化。为应对这些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多重策略:一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通过提问、设问激发学生创造欲;二是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增加AI答案与学生自身答案的对比环节,引导学生复查AI作品与人类作品的差异,分析AI的局限性,让学生“用AI协助思考”而非“让AI代替思考”,将AI答案视为问题起点而非终点,重新发问,持续探索;三是聚焦核心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确保学生在AI环境中拥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创造的能力。

06 把握好AI教育的“度”


武汉爱莎学校校董王浩波

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掌握知识点、训练解题技巧”为主的教育模式已难以应对未来挑战。因此,国际学校AI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人的核心素养培养,具体包括三大维度——

基础学习能力。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掌握,而非碎片化吸收。通过图书馆课程培养学生筛选图书、寻找问题的能力,为理解AI、适配AI甚至指导AI奠定一定的基础;注重阅读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避免学生沦为单纯的AI工具使用者。

高阶思维与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理解能力、领导力与协同能力,帮助学生在与AI的比较中找到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

情感与人文素养。依托全人教育,通过音乐、艺术、人文历史等学科,强化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思考力。开设AI伦理相关课程,探讨AI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避免学生因依赖AI而丧失自我认知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

我们允许学生在合规前提下利用AI辅助学习,同时正视当前“AI应用无标准”的现状,持续观察,动态调整教学实践方案,邀请教育专家开展AI应用宣讲与教师培训,逐步完善校内AI教育体系。同时,学校已将AI技术融入多个教学环节,包括艺术设计、活动组织、教师备课、学生学习辅助等,覆盖了“教”与“学”的双向需求。我们在人文社科课程中引导学生讨论“AI与人类的关系”“AI对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从价值观层面培养学生对AI的理性认知,而非仅关注技术应用本身。

目前教育界尚未出台明确的AI教育标准。学校可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对AI的认知与使用能力的差异,研究论证“何时引入AI辅助工具”“引入哪些工具”,把握好AI教育的“度”。如应注意减少学生对AI工具的依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鼓励中高学段的学生利用AI工具完成复杂任务,但需明确规则。教育界应与科技界一道,出台“不同层次学生AI教育指引”“教师AI能力培训框架”等,推动学校间共享AI教育经验,让学校教育跟上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脚步。

07 通过技术赋能,回归教育本真


火星蜂巢实验室联合创始人胡晓贇

AI是强大的探究性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处理海量数据、进行模拟实验,深化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学生可以利用AI工具设计解决方案,应对全球性挑战,将知识转化为积极行动。比如用低代码/无代码平台,训练图像分类器等机器学习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用AI技术辅助完成跨学科项目,如AI+艺术、AI+科学、AI+人文等。国际学校的AI教育,最终培养的不是AI专家,而是能够驾驭AI、充满人性智慧的下一代。

展望未来五年,AI教育将深度融入国际学校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常态化、个性化、人本化的鲜明特征。

第一,AI教育将实现从“工具层”到“生态层”的跃迁。

它将不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像互联网一样,成为支撑所有学科教学的基础环境。课程形态上将更强调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利用AI工具探索并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教学场景上将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智能空间的深度融合;评价体系和学习规划则将由AI驱动。

第二,AI教育将根本性地重塑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长路径,推动教育目标实现战略性转向。学习重心将从知识的获取与记忆转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为提出关键问题的能力、进行批判性思辨的能力以及作出复杂价值判断的能力;能力模型将从个体学术能力的竞争转向人机协同领导力的竞争;发展指向将从为职业作准备升华为为使命奠基。当重复性劳动被AI替代时,教育将能更专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创造力,引导他们探寻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培养其解决人类公共问题的能力。

未来国际学校的AI教育,其终极目标并非单纯的技术掌握,而是通过技术赋能,回归教育的本真——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批判性思维、卓越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

来源:本文原载于《留学》杂志总第277期 作者:刘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理发变理财?投了40多万后发现不对劲,本人:我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男子理发变理财?投了40多万后发现不对劲,本人:我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极目新闻
2025-11-03 15:52:57
美国富豪CEO遭员工绑架杀害,逼员工做500个俯卧撑才发薪水

美国富豪CEO遭员工绑架杀害,逼员工做500个俯卧撑才发薪水

潇湘晨报
2025-11-02 16:19:15
自带“青霉素”的3种蔬菜,建议:天冷经常吃,增强免疫少感冒!

自带“青霉素”的3种蔬菜,建议:天冷经常吃,增强免疫少感冒!

江江食研社
2025-11-03 16:30:03
电讯报:密集赛程下,英超顶级球队可能将被迫放弃英格兰赛事

电讯报:密集赛程下,英超顶级球队可能将被迫放弃英格兰赛事

懂球帝
2025-11-03 15:39:13
国补确认恢复继续!国补政策2025年最新消息:国补没有结束,新一轮第四批690亿11月发放中,国补资格申领操作教程方法攻略

国补确认恢复继续!国补政策2025年最新消息:国补没有结束,新一轮第四批690亿11月发放中,国补资格申领操作教程方法攻略

开封网
2025-11-03 18:24:24
宣告奇迹出现不到1个月,蔡磊近况曝光,他已为自己安排好后路

宣告奇迹出现不到1个月,蔡磊近况曝光,他已为自己安排好后路

闻识
2025-11-03 15:20:57
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为什么仅被授予少将军衔,有何缘由?

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为什么仅被授予少将军衔,有何缘由?

元哥说历史
2025-11-02 21:00:03
那年暗恋高中女老师,毕业时我鼓起勇气表白,她笑着提出一个要求

那年暗恋高中女老师,毕业时我鼓起勇气表白,她笑着提出一个要求

晓艾故事汇
2025-10-30 17:20:46
“举报的家长们后悔了?”学校不打印课后作业,家长不满老师冷笑

“举报的家长们后悔了?”学校不打印课后作业,家长不满老师冷笑

熙熙说教
2025-11-01 20:36:25
3-1!亚马尔破门 拉什福德爆射独造12球 巴萨反超黄潜落后皇马5分

3-1!亚马尔破门 拉什福德爆射独造12球 巴萨反超黄潜落后皇马5分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3 03:26:50
巴基斯坦飞行员很清楚:驾驶美制F-16战机,就等于和建功立业绝缘

巴基斯坦飞行员很清楚:驾驶美制F-16战机,就等于和建功立业绝缘

云上乌托邦
2025-11-03 11:30:52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2 08:25:30
北京今天最高气温14℃,明后两天夜间至早晨能见度较低

北京今天最高气温14℃,明后两天夜间至早晨能见度较低

新京报
2025-11-03 12:47:15
国产算力终于扬眉吐气!“GPU 第一股” 摩尔线程敲开科创板大门

国产算力终于扬眉吐气!“GPU 第一股” 摩尔线程敲开科创板大门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1 09:16:12
江苏8位同学宴请恩师,点了24道美食6瓶茅台,结账时集体“破防”

江苏8位同学宴请恩师,点了24道美食6瓶茅台,结账时集体“破防”

小蜜情感说
2025-11-02 11:59:32
你遇到过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护士这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你遇到过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护士这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5:03
真能单挑10万吨美军航母?尼米兹号刚进黄岩岛,055全速冲入编队

真能单挑10万吨美军航母?尼米兹号刚进黄岩岛,055全速冲入编队

爱史纪
2025-11-03 17:32:59
9.6分!这部无数人心中的NO.1美剧,值得一看

9.6分!这部无数人心中的NO.1美剧,值得一看

i书与房
2025-11-03 18:10:03
被叶柯榨干!47岁黄晓明大变样,满脸褶子还秃顶,小餐馆吃面太憔悴

被叶柯榨干!47岁黄晓明大变样,满脸褶子还秃顶,小餐馆吃面太憔悴

八星人
2025-11-03 16:17:52
友情不变,全红婵陈芋汐全运会有说有笑,和张家齐腻歪细节超有爱

友情不变,全红婵陈芋汐全运会有说有笑,和张家齐腻歪细节超有爱

二哥聊球
2025-11-03 09:41:26
2025-11-03 20:08:49
留学杂志 incentive-icons
留学杂志
专注出国群体聚焦国际教育领域
6268文章数 1033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新时代人民教育论坛(2025)将于11月6日在北京举办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放手接纳后,躺平的孩子多久能主动去上学?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数码要闻

仅售 5000 件,铁三角推出 ATH-M50x 十周年 ENSO 限定款监听耳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