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晚本该是身心休憩的时光,可对失眠者而言,却是漫长的煎熬。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凌晨早早醒来再也无法入睡、睡眠浅易醒且白天疲惫不堪,这些都是失眠的典型表现。
要摆脱失眠困扰,首先得认清它的真相,了解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再掌握科学的助眠技巧。
![]()
失眠≠睡不着?
很多人认为失眠只是“睡不着觉”,实则不然,它背后隐藏着多重真相。
生理层面,随着年龄增长,褪黑素分泌减少,睡眠周期紊乱,中老年人更易失眠;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使神经兴奋,干扰睡眠。
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经济焦虑、人际关系矛盾等负面情绪,会让大脑在夜晚仍处于活跃状态,难以进入放松模式。
此外,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诱因,睡前刷手机、玩游戏,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睡前喝咖啡、浓茶,咖啡因会刺激神经;作息不规律,今天熬夜、明天早起,打乱了生物钟,这些都会导致失眠。
![]()
长期失眠患心理疾病风险增大
长期失眠对心理状态的危害极大,形成恶性循环。失眠者白天常感到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幅下降,进而产生自我否定、焦虑情绪。夜晚又因担心睡不着而更加紧张,加重失眠。
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抑郁情绪,变得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暴躁、易怒等情绪问题。有研究表明,长期失眠者患焦虑症、抑郁症的概率比睡眠正常者高出数倍,失眠已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隐患。
![]()
这些小技巧,可以有效改善睡眠:
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尝试阅读纸质书、听舒缓的轻音乐,让大脑逐渐放松。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关键,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选择柔软的枕头和透气的被褥,能提升睡眠舒适度。
规律作息是核心,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打乱生物钟,让身体形成固定的睡眠节律。
此外,睡前泡脚也是不错的选择,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疲劳,帮助快速入眠。
![]()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若失眠状态持续超过1个月,且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运用助眠技巧仍无明显改善,甚至已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与情绪状态,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睡眠医学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
失眠并非无法攻克,科学应对、积极干预,才能让我们重新拥有高质量的睡眠,让身心在夜晚得到充分休憩,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每一天。

1
2
3
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