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门一装,冬天不灌风、晚上睡得香,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瑞和春天小区A2单元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网格化管理在破解民生“小事”中的关键作用。此次小区单元门从“破损扰民”到“安全好用”的转变,正是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生动缩影。
![]()
一、网格走访“察民情”:把治理触角延伸到家门口
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底数清、情况明”。瑞和春天小区网格员坚持“日常巡逻+定期走访”机制,在楼栋巡查中敏锐发现A2单元门存在门框变形漏风、门锁失灵、开关噪音大等问题,更捕捉到居民路过时皱眉避让、私下抱怨的细节——这些“无声的诉求”,被第一时间纳入网格民情台账。
为确保需求真实精准,网格员开启“逐户敲门”行动,累计收集20余条有效反馈,梳理出“冬季冷风致老人感冒”“门锁失效存安全隐患”“维修诉求响应慢”三大核心痛点。通过“居民说+网格记+台账建”的流程,原本分散的个人困扰,转化为清晰可办的治理任务,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了“靶向施策”的基础。
二、网格协调“聚合力”:让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基层治理难在“多头管、协调难”,而网格员正是打破僵局的“纽带”。针对单元门改造的方案制定与资金使用,网格员主动承担“信息中转站”与“矛盾调解员”角色:一方面,将居民反馈提炼为“静音门体”“耐用门锁”“错峰施工”三大核心需求清单;另一方面,提前对接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明确协商议题,同步分发民情台账与需求清单,避免协商“跑偏走题”。
在专项协商会上,网格员全程记录、精准补位:业委会提出“更换新门防反复维修”,物业承诺“出报价、担部分资金、避休息时段施工”,网格员则补充“流程全公示、质量严监督”的要求,最终推动三方达成共识——业委会管“资金公示”,物业管“施工落地”,网格员管“进度跟踪+质量验收”。今年10月,新单元门顺利安装,网格员第一时间验收、同步完工信息,让居民“看得见进度、摸得着成效”。
三、网格总结“建长效”:用一次实践形成一套机制
网格化管理不止于“解决一件事”,更在于“形成一套法”。单元门改造完成后,网格员并未止步,而是通过“定期回访+联合接待”持续跟踪效果:每周上门询问居民使用体验,每月联合物业开展“物业经理接待日”,将反馈记录整理成“问题发现-协同解决-效果跟踪”的闭环档案,为同类问题提供“可复制经验”。
基于此次实践,网格员还向社区提议建立“网格监督公共收益+网格优先响应急难需求”机制:明确每笔小区公共收益支出,需经网格员核对后,通过单元公告栏、业主群双重公示,确保资金透明;同时由网格员核实居民反馈的“急难愁盼”,优先纳入公共收益使用评估,让资源精准投向“最需要的地方”。
从“网格发现问题”到“网格推动解决”,再到“网格建立长效”,瑞和春天小区单元门改造的全过程,彰显了网格化管理在基层治理中的“毛细血管”作用。当网格员成为连接社区、业委会、物业与居民的“桥梁”,不仅能快速破解家门口的民生难题,更能激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让“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成为现实,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供稿单位:济宁市任城区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 姜育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