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分敌友发动了关税战,霸全球贸易搞得乌烟瘴气。但在针对中国的关税战中,美国注定必败。今天我从数据和逻辑的双重视角,来阐述这个问题。
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企图借关税手段达成多重目标。然而,从数据与逻辑层面深入剖析,美国败局已定。
从经济数据来看,美国贸易战目标与现实背道而驰。美国嘴上说是为了缩小和中国的贸易逆差才挑起贸易争端,但真实的数据情况却和它说的完全不一样。在2017年特朗普还没当上总统的时候,美国从中国这里进口多、出口少产生的贸易逆差是3752亿美元。等到了2022年特朗普卸任总统的时候,这个逆差不但没减少,反而还变多了,涨到了3829亿美元。
![]()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战,不仅对华贸易逆差没有解决,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总额更是从 2017 年的 5660 亿美元飙升至 2024 年的 9184 亿美元。
这一结果,证明了贸易战不仅没实现美国减少贸易逆差的目标,反而使其在全球贸易逆差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美国声称加征关税是为推动制造业回流、增加就业,但事实并非如此。2022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1298万人,随后降至1280万人,制造业就业岗位不增反减,连续四个月收缩。
与此同时,美国通胀数据也因贸易战变得十分难看。自 2025 年 4 月特朗普实施全球性关税后,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走势发生明显变化,1 - 4月本来就呈下降趋势的同比通胀率开始回升,9月份通胀率同比增长3%,达到自2024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
从贸易战的逻辑基础看,美国关税战的出发点就存在致命缺陷。美国以货物贸易逆差为由发动贸易战,却忽视了自身在服务贸易中的绝对优势,而关税战伤害最深的恰恰就是美国在服务贸易中的绝对优势。
中美经贸关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仅聚焦货物贸易逆差,就如同盲人摸象,无法全面客观看待双边经贸往来。
联合国发布的《工业化的未来》报告里提到,2024年的时候,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在全球总产值里占到了35%。中国给美国供应了好多质量不错、价格又实惠的成品,美国呢,在技术、品牌还有服务这些方面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位置,双方各有长处,合作起来能实现互相受益、共同发展。但美国因为一些片面的想法,打算通过加收关税的办法,来调整全球生产要素的分布,想把产业链拉回美国,或者转到别的国家去,从而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
但全球产业链的形成是基于各国比较优势和长期市场选择的结果,并非简单的关税就能轻易改变。提高关税使得美国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那些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企业竞争力被严重削弱,大量工人失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美国商会报告显示,贸易战及混乱的政策已导致美国国内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金融市场遭受了严重的冲击,损失很大。
不过呢,和这种情况完全不一样的是,中国在贸易战里表现出了特别强的适应力和抗打击能力。中国积极调整贸易策略,转变贸易方向,加大了对非美国地区的产品出口,同时也减少了从美国进口产品的依赖。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1% 降至15%,东盟已经超过了美国,变成了和中国贸易往来最多的伙伴,成了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另外呢,中国本身就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内需特别旺盛。而且中国还通过拉动国内消费、加强和“全球南方”那些国家的合作这些办法,让自己的经济更稳当,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了。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加大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取得重大成就。今天的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开始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快速走向自给自足。
综合数据与逻辑多方面因素,美国在这场对华贸易战中,无论是既定目标达成情况,还是自身经济社会承受能力,都已显露出败象,失败结局已成必然。
很显然,在前期的关税战中,美国已经尝到了苦果,发现情况不对劲了,于是反复要求和中国重启谈判。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还是那句话,趁他病要他命,却不能做救蛇农夫。仅仅是彻底终止对美出口稀土,就能把美国的制造业打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