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国防报)
迎着清凉的海风,我们乘客轮来到富有“海上仙山”之称的山东长岛。只见眼前楼房林立、街道繁华,风光秀美、游人如织,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油然而生。
30多年前,我在原济南军区某部政治部任宣传干事,多次来长岛了解战备情况、采访宣传优秀官兵的先进事迹。那时,这里设有内长山要塞区。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没有道路、没有营房甚至没有淡水的自然环境,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的要塞区第一代守岛官兵,爬高山、攀陡坡,劈山开石修起羊肠小道;靠人抬肩扛,把几百吨重的水泥和工具从码头运上山顶。为把海岛建成“御敌的堡垒,生活的乐园”,守岛官兵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以“人脱一层皮,岛披一层钢”的决心毅力,既战备训练又建设阵地。
“岛是我的家,党是我的妈;我听党的话,我爱我的家。”这是早年流传在内长山要塞区的一段话,道出了守岛官兵“岛把根扎在海里,我把根扎在岛上”的心声和情怀。
曾任要塞区司令员的王化金,是抗战时期的“老八路”,带着战场上的硝烟进岛,一干就是几十年。1989年,离休的王化金准备出岛进济南的干休所时,在船修所工作的儿子流露出想跟着一起去的意愿。按政策,王化金可以随调一名子女。但他一口拒绝了儿子:“济南有船修吗?如果当领导的都把自己的孩子往城里调,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大家扎根海岛?”
一代代守岛官兵继承发扬前辈们的战斗作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培育形成了“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的老海岛精神。在国防和军队改革大潮中,内长山要塞区部队奉命撤并,完成了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留下动人的守岛佳话。2020年6月29日,“老海岛精神陈列馆”建成开馆,浩然英雄气,长留天地间。
如今,长岛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人们漫步月牙湾、攀登九丈崖、领略黄渤海交汇景观、观赏海上灯光秀,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路边花坛、渔家庭院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像人们开心的笑脸一样。我蓦然想起作家杨朔的散文名篇《海市》,其中写道:“岛子上有一处好景致,叫花沟,遍地桃树,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落到海岛上来。”他是把长岛比作如梦如幻的“海市蜃楼”了。
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花沟村,村干部热情地迎了上来。天高海阔,村美民富,他一边引领大家走进村子,一边讲述军民携手并肩、建岛守岛的难忘往事。
这里正是当年守岛部队某团机关所在地,一排排用灰白石块砖瓦建造的制式营房依然矗立,墙上的标语宣传画还在述说着当年的风云激荡。村子里建有独具特色的民宿,接待天南地北的游客。
在老营房的入口处,保留着当年的大门,上边镶嵌着一颗鲜红的五角星。我们几名当过兵的人特意聚在这里,照了一张合影,虽说均已两鬓斑白,但腰板挺拔、双眼有光,军人风范不减当年。
(许 晨)
![]()
(中国国防报 2025年10月30日第三版)
责任编辑:李媛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