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最好的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0
分享至

“家里这袋山楂都快放坏了,你们怎么都不吃?”
“什么山楂?咱家有山楂吗?”
原来,孩子们根本没认出饭桌上那袋红果子。

仔细想想,这代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可能从没见过不裹糖衣的山楂

01 孩子不识山楂,谁之过?

就在我为孩子的“五谷不分”感慨时,河南一家幼儿园突然火了。
那里的孩子:拔花生、筛麦子、揉面团、做烧鸡,系着围裙掌勺、搬运柴火,手法熟练得像个小大人。


幼儿园视频截图

视频底下最火的评论是:“这哪是幼儿园?这简直是童年该有的样子!”

回头看看自家孩子,连山楂都不认识。
这鲜明的对比,照见了当代教育最深的割裂。

我们总抱怨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他们哪有时间去“勤”?去哪认识“五谷”?
城市孩子的日常是:早七点出门,晚六点回家,作业写到十点,周末在各个培训班之间奔波。
他们的世界,被压缩在教室、车厢和房间里。

不认识山楂,不是孩子的错,是我们把他们的生活装进了“真空袋”。

02 失去真实体验,孩子正在付出三重代价

这种与真实世界隔绝的成长,代价远超想象:

第一,感知力严重退化。
现在的孩子,可能分不清麦苗和韭菜,认不出鸡和鸭的区别。
他们的世界被简化成图片和标签——苹果是“手机里的图”,鸡是“餐桌上的块”,猪是“超市里的排骨”。

研究显示,长期远离自然的孩子,感官敏感度会明显下降。
他们习惯了屏幕的虚拟刺激,对真实世界的细腻变化反而无感。

失去感知力的孩子,就像蒙着眼睛触摸世界,再美的风景也只剩模糊轮廓。

第二,抗挫力不断消失。
筛麦子会累,揉面团费劲,生火可能被熏出眼泪——但正是这些“不舒服”,才能练出真正的韧性。
我们给孩子营造了无菌环境,却也剥夺了他们历练的机会。

一个从没被烟熏过眼睛的孩子,怎学会在困境中保持镇定?

第三,幸福感持续降低。
心理学研究发现,越是间接的体验,带来的满足感越短暂。
刷视频的快感转瞬即逝,而亲手种出一颗果实的喜悦却能持续数月。

一位儿童心理咨询师说得犀利:“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除了幸福感。”



03 改变正在发生,让教育回归真实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开始“接地气”:

政策层面,教育部全面落实“体育每天2小时”,从源头保障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

河南那所“野性”幼儿园不是孤例:

  • 重庆有幼儿园开辟“责任田”
  • 上海有学校把厨房搬进教室
  • 南京有教师联盟推进“智慧陪伴”进社区

这些探索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让教育回归生活,让孩子接触真实世界。

04 三招养出“接地气”的孩子

培养一个感知真实、内心丰盈的孩子,其实不难:

第一,每周给孩子半天“浪费”的时间。
不安排任何课程,让他们自由发呆、奔跑、观察蚂蚁——或者跟你去菜市场,认认蔬菜,看看生鲜。

第二,有意识地创造“不舒适”体验。
雨天踩水坑,夏天流大汗,揉面到手酸——这些微小的挑战,都是在为孩子积蓄面对生活的勇气。

第三,把生活技能还给孩子。
5岁可以擦桌子,7岁可以学做饭,10岁应该会整理自己的房间。
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在实践中长出来的。

05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那个不认识山楂的晚上,我带两个孩子把山楂洗净、去核、穿串、熬糖。
当第一串糖葫芦出锅时,小女儿舔着嘴唇说:“妈妈,原来山楂这么酸,裹上糖才变甜呀!”



这句话让我顿悟:
我们在学习上卷生卷死,却忘了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这些被我们忽略的生活技能,恰恰是孩子未来最坚实的底气。
就像那所“野性”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可能解不出复杂的奥数题,但他们懂得:

  • 麦子要经过碾压才能变成面粉
  • 鸡肉要慢火炖煮才会香醇

这些认知,比任何标准答案都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别再让孩子活在一个包装好的世界里了。
把真实还给他们,把生活还给他们——
毕竟,我们养育的不是答题机器,而是要在真实世界里活得游刃有余的人。

会解题的孩子或许能赢得考试,但会生活的孩子才能赢得人生。

今日互动: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教育反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奥运冠军江旻憓称放弃加拿大护照,参加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

奥运冠军江旻憓称放弃加拿大护照,参加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

懂球帝
2025-11-03 22:35:39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马英九落泪,洪秀柱亮明立场:谋求统一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马英九落泪,洪秀柱亮明立场:谋求统一

乐天闲聊
2025-11-03 16:01:45
后续!女孩校门口吃烤肠被收走钥匙,女孩哭求归还,学校紧急回应

后续!女孩校门口吃烤肠被收走钥匙,女孩哭求归还,学校紧急回应

鋭娱之乐
2025-11-03 11:25:29
塞尔维亚转向乌克兰,扎哈罗娃被曝利用战争赚的盆满钵满

塞尔维亚转向乌克兰,扎哈罗娃被曝利用战争赚的盆满钵满

史政先锋
2025-11-03 19:04:40
疑似张智栋前同事发文:北大高材生,成为世界闻名大毒枭

疑似张智栋前同事发文:北大高材生,成为世界闻名大毒枭

吃瓜体
2025-11-03 11:15:35
逐一排查,260亿包养李春平的好莱坞女星是谁?

逐一排查,260亿包养李春平的好莱坞女星是谁?

不正确
2025-11-03 16:22:58
卫冕冠军遭绝杀!全运会浙江0-1 末轮不胜山东=出局 王钰栋被换下

卫冕冠军遭绝杀!全运会浙江0-1 末轮不胜山东=出局 王钰栋被换下

我爱英超
2025-11-03 18:46:32
不到24小时,日本撕毁对华承诺,特朗普不敢做的事,高市早苗做了

不到24小时,日本撕毁对华承诺,特朗普不敢做的事,高市早苗做了

阿校谈史
2025-11-03 09:43:27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从张家界赤裸裸搞钱的所长到怀化蛮横扣人的所长,都有湘西遗风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3 12:02:05
“特朗普”突袭!深夜,全线重挫!

“特朗普”突袭!深夜,全线重挫!

证券时报
2025-11-03 23:50:17
台海观澜 | 郑丽文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

台海观澜 | 郑丽文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

经济观察报
2025-11-03 17:48:04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国产大飞机,为啥现在没消息了?

国产大飞机,为啥现在没消息了?

热点菌本君
2025-11-03 15:01:09
14场13胜!创64年纪录!全欧神帅诞生,放弃2亿巨星,成神来之笔

14场13胜!创64年纪录!全欧神帅诞生,放弃2亿巨星,成神来之笔

阿泰希特
2025-11-03 10:50:12
马上测|离大谱!多地办电话卡需工作证明、无犯罪证明、银行流水

马上测|离大谱!多地办电话卡需工作证明、无犯罪证明、银行流水

澎湃新闻
2025-11-03 20:10:28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黄金大消息!工行宣布,今起暂停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2:17:24
卫星在南海拍到振奋一幕,055大驱打头阵,当面横穿美航母战斗群

卫星在南海拍到振奋一幕,055大驱打头阵,当面横穿美航母战斗群

头条爆料007
2025-11-03 19:17:16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
2025-11-03 11:16:46
带小三产检后续:男方发朋友圈道歉,称已从律所辞职,恐将办离婚

带小三产检后续:男方发朋友圈道歉,称已从律所辞职,恐将办离婚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3 16:32:01
扰民的运动会,还是别开了吧

扰民的运动会,还是别开了吧

青陆
2025-11-03 14:25:30
2025-11-04 06:32:49
陈一亲子观
陈一亲子观
公众号「陈一笔记」主理人。聚焦家庭教育前沿观点,拆解育儿底层逻辑。不做焦虑的传播者,只做理性观察员。
3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又是母慈子孝的一天,人类幼崽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湖光塔影 小众公园影湖楼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