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25日本移动出行展(东京车展)正式开幕。在这个被日本本土品牌长期垄断的舞台上,比亚迪作为唯一参展的中国汽车品牌,却出人意料地成为全场焦点,展台四周自开幕起便人头攒动。
![]()
比亚迪此次参展做足了充分准备,以“ONE BYD”为主题精心设置了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区,带来了包括全球首发的专为日本市场定制的K-EV BYD RACCO、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海狮06DM-i在内的多款重磅车型,全面展现了其深耕日本市场的决心与实力。
攻守易形的市场格局
日本汽车市场历来被称为“最难攻破的进口车市场”,其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4%。独特的消费文化、对本土品牌的高度忠诚以及严苛的技术标准,构成了坚固的市场壁垒。
然而,比亚迪正通过精准的战略一步步打开这个封闭的市场。此次车展上,比亚迪全球首发的K-EV BYD RACCO,是专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轻型电动车,直接切入了日本汽车市场的核心领域。
![]()
K-Car(轻型车)在日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市场地位。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本田N-BOX以10.34万的销量摘得日本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选择直接切入这一核心市场的决策可谓极具战略眼光。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正式推出了其在日本市场的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这款车型搭载了先进的第五代DM混动系统,精准切中日本新能源市场的过渡需求。
二十年深耕的渐进式策略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高光表现并非一蹴而就。回顾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其稳扎稳打的战略布局。今年恰逢比亚迪进入日本市场二十周年,这段漫长的征程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试探到深入的渐进过程。
早在2005年,比亚迪便以新能源商用车为先锋,敲开了日本市场的大门。这一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如今从北海道的雪国街道到冲绳的滨海公路,比亚迪J6、J7、K8系列纯电动巴士已覆盖日本全国,稳居电动巴士市占率第一的宝座。
商用车领域的成功为比亚迪积累了宝贵的本地化经验与客户信任,为其后续进军乘用车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2022年7月,随着元PLUS(参数丨图片)正式登陆日本市场,比亚迪开启了在日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随后的三年间,海豚、海豹、海狮07等纯电车型相继上市,66家销售据点遍布全国,初步构建起面向个人消费者的零售与服务体系。
![]()
从技术跟随到技术输出
比亚迪在日本的二十年,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转变。
过去,全球汽车产业由欧美日车企主导,中国车企长期处于“代工生产、技术引进”的被动地位。而如今,比亚迪凭借在电池、电控、电机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以及对海外市场的深度理解,在日本这个“汽车强国”市场实现突破。
技术层面,海豹被日本权威出版社日经BP社拆解研究,一本《中国BYD SEAL(海豹)彻底分解(全体编)》售价高达8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1万元)。这不仅是日本行业对中国汽车技术的认可,更标志着中国车企从“技术跟随”转向“技术输出”。
![]()
市场数据也清晰地印证了中国品牌在日本市场的实质性突破。根据日本汽车进口商协会(JAIA)最新公布的9月份进口车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9月销量达到802辆,创下历史新高。这一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倍。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销量已占日本当月进口纯电动汽车销量的两成左右。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表示,未来将继续全力投入日本市场,并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布局。
从商用车市场的先发布局,到乘用车领域的精准破局,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每一次产品亮相与网络拓展,都紧扣当地用户需求与产业发展脉络。
![]()
比亚迪在东京车展的强势亮相,已经引起了日本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其中铃木社长铃木俊宏的直接担忧最具代表性,他坦言:“世界上有许多小型车的标准,而比亚迪选择了日本的轻型车标准,这意味着新的竞争即将开始。”
中国车企正在走出一条全新的出海之路——不是靠低价冲量,而是靠技术实力、针对性产品和本土化运营,在全球市场真正站稳脚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