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
通讯员 谢雪娇
“我们都以为高龄是手术的‘禁区’,是这里的医生团队创造了奇迹。”重阳节前夕,92岁的李爷爷及其家人感慨道。数月前,他刚因乙状结肠癌在这里接受了根治性手术。这背后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一整套成熟的“同济模式”在保驾护航。
![]()
患者在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中心检查身体(通讯员齐剑东供图)
面对我国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老年人口,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张存泰指出,老年人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的特点,使得以单个器官为中心的传统诊疗模式难以胜任。为此,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目前已构建起九大特色医疗中心作为核心支撑,包括老年综合评估、危重症救治、围手术期评估和管理、脏器康复、营养示范、慢性病整合照护、健康管理,以及新增的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中心和老年肿瘤亚专科管理中心。
李爷爷是围手术期评估和管理中心体系下的受益者。他不但患有结肠癌,还同时有高血压、慢阻肺等多种慢性病。该中心负责人李岽健副主任医师介绍,团队没有因高龄而放弃手术,而是为他进行了详尽的老年综合评估,精准权衡手术获益与风险,制定了个体化的手术、麻醉及术后康复方案,确保了手术安全与效果。
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则体现在新增的中心建设上。张存泰教授带领团队始终致力于从血管衰老中探寻健康老龄化的密码。他力推的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中心,目前已在全国12个省份建成30余家分中心,管理患者一万余人,通过早期干预血管老化,延缓老年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我们治疗的不只是病,更是‘老人’的整体状态。”张存泰教授表示。科室自主研发的老年综合评估App,能从躯体、认知、心理、社会等多维度为老人“画像”,并据此制定贯穿院内的全程照护与院外随访计划。
90岁的余奶奶就是慢性病整合照护和“H2H”模式(“Hospital to Home”)的受益者。三年前出院后,她严格遵循个性化照护档案进行康复,三年来病情稳定,从未再次入院。这种打破院内院外壁垒的服务,正是追求全人、全程照护的“同济模式”缩影。
“老年医学科是一个综合学科,既依赖专科治疗,又与专科治疗有所区别。银发浪潮下,面对老年人庞大的医疗需求,九大中心的建设只是第一步,完善体系建设才是长久之计。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各方都应树立为老年人服务的理念,共同助力老年人享有更加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张存泰介绍。
![]()
护士带老年住院患者认识新门牌(通讯员齐剑东 摄)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