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5日讯近年来,济南高新区聚焦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核心抓手,通过“政策解读、上门服务、体检签约一体化、长效履约”四个维度,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输送至老年群体身边,让辖区老年人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专业、便捷的健康服务,切实提升银龄群体的健康获得感与幸福感。
政策解读“接地气”,破解认知壁垒促签约
“签约后看病能少跑腿吗?慢性病用药咋保障?”在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活动现场,老人们围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际好处”频频发问。为打破政策认知壁垒,让签约政策真正“入脑入心”,济南高新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摒弃专业晦涩的术语,采用“拉家常+举实例”的通俗方式开展解读。
在徐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梧桐郡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将家庭医生形象地比作“医生朋友”,用“慢性病可开长处方,不用每月跑医院;每年免费享体检,日常不适随时咨询”等直白表述,让老人们快速理解签约权益。孙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走进章锦村卫生室健康课堂,以“健康管家”为喻,详细讲解优先预约就诊、慢性病精细化管理等核心服务内容。同时,梧桐郡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纸质流程图,清晰标注电话、现场、线上三种签约渠道,并邀请已签约老人分享“就医少跑腿、健康有保障”的真实体验,有效激发了老年人的签约积极性,推动签约意愿从“要我签”向“我要签”转变。活动期间,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步开展健康咨询服务,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常见慢性病,提供用药指导、饮食建议,并发放健康宣传折页。
上门服务“暖人心”,精准呵护特殊老年群体
“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去趟医院太折腾,没想到医生能主动上门!”居民肖大姨的感慨,道出了众多高龄、行动不便老人的心声。针对辖区内失能失智、行动困难的特殊老年群体,济南高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精准施策,建立“重点人群台账”,组织家庭医生团队携带便携式血压计、血糖仪及签约材料,开展“上门签约+健康服务”专项行动,确保特殊群体“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遥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团队在为馨苑社区独居糖尿病患者赵大爷上门签约时,发现其血糖指标偏高,当即结合老人饮食调整方案,并手把手教他用笔记本记录血糖数据,助力日常监测;瀚裕华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为80多岁的郭秀芝老人服务时,不仅完成血压测量、用药评估,还主动为其老伴办理签约,实现“一户双守护”;未来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则为双目几近失明的葛大爷与行动不便的张大妈夫妻定制专属服务,定期上门监测血糖血压,指导药物服用与饮食控制,让精准医疗服务直达家中。
此外,巨野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还将健康守护延伸至细节,上门时会检查老人家中卫生间扶手是否稳固、地面是否防滑,从居家安全角度筑牢健康防线;东城逸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创新建立“医患家”三方沟通机制,定期向家属同步老人健康数据,有效缓解了家属的照护焦虑。
体检签约“一站式”,高效衔接提升服务质效
“先体检、再签约,医生根据体检结果推荐服务包,省心又高效!”在未来城、新东方花园等社区卫生服务站,“体检+签约”一站式服务成为老年人的“心头好”。今年以来,济南高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简化老年人体检流程,推出涵盖生化检查、B超、DR、中医问诊等项目的基础体检套餐,老年人凭身份证即可参与,无需繁琐预约。
体检前,医护人员主动讲解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及不同服务包的内容,帮助老人提前了解权益;体检后,家庭医生结合体检报告,为老人精准推荐适配的服务包——从基础健康管理到慢性病专项服务,全方位匹配老人健康需求。新东方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还特别安排全科主任医师坐诊,现场为老人解读体检报告,解答健康疑问;金汇瀚玉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体检现场设置签约点,老人完成体检后可直接办理签约手续,同步更新健康档案,实现“体检、签约、建档”无缝衔接。据统计,通过“体检签约”模式,济南高新区累计新增老年家庭医生签约超100人。
长效履约“显担当”,筑牢银龄健康长效防线
“签约不是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起点。”济南高新区始终秉持“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的理念,为签约老年人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签约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根据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常态化的后续服务。兴旺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按老人健康等级划分巡诊周期:“失能老人每周1-2次巡诊,慢性病稳定老人每月1次巡诊,健康老人每季度1次巡诊”,每次巡诊都会细致核查药品有效期、指导正确用药;此外,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还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为老人提供24小时健康咨询服务,遇突发健康状况时开通门诊绿色通道,确保老年人随时能找到“靠谱的医生”,真正让家庭医生成为银龄群体的“健康依靠”。
此次家庭医生签约系列活动,不仅是济南高新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生动实践,更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广覆盖”向“高质量”深度转型。接下来,济南高新区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老年健康服务,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注入基层医疗力量,让银龄生活更有品质、更有保障。
闪电新闻记者 段嘉琪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