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入中美“稀土战争”,和中国针锋相对,站在了必败的那一边
10月27日,在日本东京,特朗普专机刚落地,立即就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举行会晤,话题没有转弯,直奔“稀土合作”。美日刚签完的备忘录摆在桌上,上面写着两个机构的名字:美国REAlloys公司,日本国有能源和金属矿产支持机构JOGMEC。
![]()
![]()
特朗普与高市早苗进行会晤
这份协议不只写了合作,更写明了路线图: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开矿,到萨斯卡通提炼厂分离,再送去俄亥俄制造磁体。西澳还要建一个每年产能100吨的镓精炼厂。那么钱从哪来?美方用进出口信贷银行(EXIM)顶着,承诺融资22亿美元。
![]()
美国进出口信贷银行(EXIM)
日本也不是空手参与,打算把日本稀土分离和磁体制造技术转移到美国,还计划由JOGMEC牵头对接后续资源。这么一搞,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三边就凑齐了资源、技术、市场这三件事,看起来像是组了一个闭环。可惜,外表光鲜,内里空洞。
![]()
日本能源与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
几天前,澳大利亚稀土公司Arafura才刚刚拿到来自美澳两国政府总计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用于推进“诺兰斯项目”。但这类项目从建设到投产,没有个五年八年根本见不到量。现实摆在那:中国花了二十年才打磨出今天的精炼系统,西方却想靠烧钱快速起步。
欧盟正推进一项叫“RESource EU”的计划,想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格陵兰等国加强关键原材料合作,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乍一看,全球各路人马都在联手“脱中”。可谁都不说一句话:没有中国的技术和工艺,这些矿藏就是一堆石头。
![]()
欧盟能源合作计划“RESource EU”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编号为61,内容不复杂,但杀伤力极强,今后凡是含中国稀土,或用中国设备制造的产品,出口前都得经过中国审批。这话的分量很重,因为全球超过90%的高纯重稀土精炼工艺、设备、材料,几乎都离不开中国。
![]()
美国想绕开中国搞精炼,日本想输出技术,澳大利亚挖出矿来出口。可镝、铽这些重稀土要精炼出来,需要离心萃取槽、焙烧窑、耐腐蚀材料、稀释剂和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工艺数据库。这些东西,中国已经吃透了,别人连图纸都画不全。
![]()
稀土矿区
有人质疑中国是不是在打稀土“组合拳”?看看今年9月的数据就知道了。中国的稀土永磁体出口量比8月下降了6.1%,从6146吨降到5774吨。不是卖不出去,而是在有意识地控制节奏,把手收紧一点,让别人试试断供的滋味。
有人说,日本不是2010年就经历过一次中国“断供”了吗,从那以后他们就开始搞回收技术、磁体回收。但收归收,到头来还是得靠中国那套完整的“分离-提纯-烧结”流程。
特朗普这次高调访日,嘴上说要“重塑全球供应链”,实际是打中国的主意。他曾夸下海口说,一年内让美国稀土多到“处理不过来”。可现实是,就连建设一个磁体厂,也要面临环评十年不过关的局面,他讲的是愿望,不是计划。
![]()
磁体设备
这一轮“稀土战争”里,日本的站位很清楚。它选边了,选的是美国那一边,可站在战略上看,这一步可能是错的,不是因为中国强,而是因为美日澳这套合作,在产业链上根本立不住脚。
中国不再把精力放在“禁矿”这类手段上了,它看得更远,卡的是“技术链”。也就是说,就算你有矿、有厂、有投资,只要你用的是中国的萃取技术,用的是中国造的设备,你就别想绕开审批。西方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急着搞替代、搞融资、搞政治牌。
![]()
中国稀土开采技术
这世界不是靠政治能支撑产业的。产业靠的是成本、数据、工艺、精度。在这些领域,中国领先太多。
美日澳当然想摆脱中国。可是他们越急,反而越暴露了自己的短板。他们的联盟更像是一次仓促集结,没有积淀,没有韧性,也没有备选方案。中国收的是网,不是绳。一旦收紧,外面的鱼跳不出去,网里的鱼也进不来。
![]()
美澳签订矿产协定
说到底,日本加入这场战局,是赌了一把未来。但这未来,十有八九不是它想象的那样,工业主权不能靠买,工艺经验无法靠转让,磁体也不是组装零件那么简单。日本站了队,也许站得太早了。站到了一个注定要输的那一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