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贴出广西玉林博白某木片厂的货单,就不断有网友留言或私信抱怨:同样是桉树柴火材,别人轻轻松松就能卖到450元/吨,甚至460元,而自己却只能拿到350元/吨,有时甚至低至320元。
![]()
大家苦思冥想也弄不明白,直呼“不可能”。
![]()
但这世上没什么不可能,更何况这是真实发生的事。那么,同样是柴火材,价格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
一般来说,柴火材指的是检尺直径在4-6厘米的小径材,以及树尾、枝桠等伐区剩余物。过去它主要用作真正意义上的柴火,如今则集中用于纤维板材和制浆造纸。
这一轮柴火材价格上涨,背后的推手不是板材工厂,而是浆纸企业。
![]()
产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80%以上的新增浆纸产能集中在广西。大批造纸企业携巨资进驻,如APP金桂浆纸(北海)、斯道拉恩索(北海)、玖龙纸业(北海)、太阳纸业(北海、南宁)、理文造纸(崇左)、植护元创(贵港)、建晖纸业(梧州)等。
你可以质疑资本的逐利性,但不能否认资本的眼光。它们选择广西,除了看中当地的营商环境、交通便利和辐射东盟的区位优势,更关键的是这里丰富的原料资源。
无论是木浆类的桉树、松树,还是非木浆类的竹子、蔗渣,广西不仅应有尽有,而且体量庞大。例如,桉树种植面积超过4500万亩,竹子超过700万亩,甘蔗也超过1100万亩……这些造纸原料纤维长、强度好,适合生产各类纸张,且再生能力强,自然吸引众多浆纸企业争相布局。
![]()
据统计,目前广西已建成、在建及待建的制浆项目总产能已突破4200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造纸工业基地之一。
浆纸企业沿广西沿海、沿江集聚,已形成临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持续推高了对造纸原料的需求。需求强劲,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各大纸企纷纷上调木片进厂价。
据了解,某大型纸企今年已七次调价,前两天再次上涨,最新价格已达1260元/干吨。
![]()
回到核心问题:同样是柴火材,价格为什么差异如此巨大呢?
浆纸企业对成本的控制极为精细,可谓锱铢必较,不仅要考虑原料类型和区域资源,还要权衡物流成本。由于桉树柴火材体积大、运输成本高,浆纸企业多要求以木片形式进厂。
理论上,最优的原料来源是“就地取材”,理想经济半径在100公里以内,动态半径一般不超过200公里。
![]()
此外,市场竞争也是关键因素。浆纸企业集中、需求旺盛,会推动木片价格上涨;如果当地木片加工厂密集,也会拉动柴火材价格走高。反之,若当地仅有一家加工厂,原料供应充足,哪来的动力涨价呢?
理解这些,也就明白了价格差异背后的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