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2019年氧感知通路研究斩获诺贝尔奖,到如今多款靶向HIF信号通路的药物相继问世,这段历程展现了科学与产业界携手推动创新的力量。药明康德也有幸见证了这一旅程,并始终致力于通过一体化、端到端CRDMO赋能平台,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将更多科学突破转化为新药好药,造福全球病患。本文将回顾氧感知通路的基础研究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驱动突破性疗法的诞生。
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诺贝尔奖见证了众多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重大突破。许多获奖成果从基础科学的前沿探索,走向造福患者的临床应用,并催生了改变疾病治疗格局的创新疗法。其中,氧感知机制的发现无疑是一座里程碑——它不仅揭示了人类与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关键通路,也推动了贫血、癌症等疾病治疗新策略的诞生。
包括人类在内,绝大多数动物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氧气。然而,我们对于氧气的需求必须保持微妙的平衡:缺氧会导致窒息,氧气过多又会引发中毒。为此,生物体演化出一系列精妙机制来维持氧气稳态。
上世纪90年代,英国分子生物学家Peter Ratcliffe教授和美国遗传医学家Gregg Semenza教授领导的团队,共同揭示了这一调控机制的核心。他们发现,名为缺氧诱导因子(HIF)的复合体可与基因调控序列结合,激活多种应对缺氧的基因表达,其中包括编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基因。这些蛋白可分别促进血管新生与红细胞生成,从而提升机体摄氧能力。
作为关键的调控蛋白,HIF在缺氧时启动相关基因表达,在富氧环境中则会被迅速降解。那么,氧气如何决定HIF的“命运”?
让我们转向William Kaelin教授的研究。他当时正致力于研究一种叫做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 disease)的癌症综合征。他注意到,典型的VHL肿瘤常伴随异常血管新生,且患者体内VEGF与EPO水平升高,这使他联想到缺氧通路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1996年,Kaelin教授团队发表研究指出,缺乏正常
VHL基因的细胞即使处于富氧条件下,仍表现出类似缺氧的生理反应;而重新引入功能性VHL蛋白则可逆转这一现象。1999年,Ratcliffe教授团队证明了缺乏VHL蛋白的细胞无法降解HIF,将VHL的功能与HIF联系起来。在此启发下,Kaelin教授团队和其他研究者共同揭示了VHL调控HIF的信号通路。原来,HIF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HIF-1α与VHL的结合需氧原子的参与:在富氧情况下,HIF-1α的羟基化让它能够与VHL结合,被VHL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而在缺氧情况下,羟基化无法进行,HIF-1α因而逃脱降解。
2019年,诺贝尔委员会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Peter Ratcliffe、Gregg Semenza和William Kaelin教授,以表彰他们在阐明氧感知机制方面的卓越贡献。诺贝尔委员会指出,他们的工作不但揭示了生命氧变化的核心机制,也为治疗贫血、癌症等疾病的新药研发鉴定了基础。
![]()
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从科学突破到抗癌疗法
2002-2003年,Kaelin教授团队通过实验证明,在缺乏VHL的肾癌细胞中抑制HIF功能,可显著阻止肿瘤生长,从而确立了HIF与肿瘤生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后续研究进一步揭示,除了最初发现的HIF-1,HIF家族中还存在另一个关键成员HIF-2。HIF-2α不仅能与HIF-1β结合,激活包括VEGF在内的多种促癌基因,还可上调癌基因MYC的水平,因此被确立为一个理想的抗癌靶点。
然而,靶向HIF-2面临巨大挑战。作为一种转录因子,HIF-2通过直接结合DNA序列来调控基因表达,其表面缺乏像蛋白激酶那样可供小分子结合的活性“口袋”,因此长期以来,包括HIF-2在内的转录因子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
但这一困局之后被打破。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Richard Bruick和Kevin Gardner博士团队发现,HIF-2α蛋白上存在一个别构“口袋”,小分子化合物可与此“口袋”结合,通过改变HIF-2α蛋白的构象,进而抑制HIF-2的活性。
基于这一研究而成立的Peloton Therapeutics公司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了候选分子PT2385和PT2977,并推进其进入临床阶段。2019年,默沙东(MSD)以约22亿美元收购了Peloton公司,获得其核心在研药物PT2977,持续推动它在晚期肾细胞癌(RCC)和透明细胞肾癌方面的临床试验。这款创新疗法即后来的belzutifan。
2021年8月,美国FDA批准Welireg(belzutifan)上市,用于治疗VHL疾病相关癌症,包括肾细胞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Welireg成为FDA批准的首个HIF-2α抑制剂。2023年,其适应症进一步扩展至晚期肾细胞癌,适用于经PD-1/PD-L1抑制剂及VEGF-TKI治疗后疾病仍进展的患者。
催生多款创新贫血疗法
在HIF-2α抑制剂取得突破的同时,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也在探索通过提高HIF蛋白水平来调节机体对缺氧的反应,以治疗贫血。HIF复合体作为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血红细胞的生成、铁代谢等与缺氧适应相关的多个生理过程,因此成为贫血治疗的重要突破口。
![]()
图片来源:123RF
在富氧条件下,HIF脯氨酰羟化酶(HIF-PH)会对HIF蛋白进行修饰,促使其被蛋白酶体降解,从而降低机体内的HIF水平。这是细胞在富氧环境下降低HIF水平的重要机制。而HIF-PH抑制剂则通过阻断这一过程,提升HIF的稳定性和活性,从而达到缓解贫血的效果。
目前,已有多款HIF-PH抑制剂获得批准上市,包括治疗慢性肾病相关贫血的roxadustat、daprodustat、vadadustat、molidustat和enarodustat。与此同时,针对氧感知通路的药物研发仍在快速推进,据统计,已有20多款靶向HIF信号通路的在研药物已经进入临床阶段。
作为创新的赋能者,药明康德多年以来通过其一体化、端到端的CRDMO平台,为包括氧感知通路靶向药物在内的广泛新药研发提供从药物研究、开发到商业化生产各个阶段的支持,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突破性疗法问世。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该赋能平台,支持合作伙伴将更多科学突破转化为新药好药,造福全球病患。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