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一种看似“极限”的健康项目越来越多地在健身房、运动康复中心甚至美容机构中流行,它就是——全身冷冻疗法(Whole-Body Cryotherapy, WBC)。
![]()
走进一个温度可能低至零下110℃-140℃的冷冻舱中,停留2-3分钟,就能恢复体力、缓解疼痛甚至延长健康寿命。是不是听起来就很神奇?不过,不少谨慎的网友也对其安全性问题表示了担忧…..
那么这一黑科技到底是啥呢?真的那么有用吗?百闻不如…..朕已阅,今天,咱们就用一文的时间来解开它的第一层面纱!
![]()
全身冷冻治疗,指的是一种将人体暴露在极低温度(通常在-110°C至-140°C)下,短时间内刺激身体的自然防御机制,以获得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炎症以及提高身体抗氧化能力等健康效益的治疗方法。
![]()
追溯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倒也并不新鲜,因为人类老早就知道了冰敷能减轻炎症和疼痛。
大约在公元前400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记录了使用冰或雪覆盖伤口,以使血管收缩来治疗伤者的方法;
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医师山口敏马(Toshima Yamaguchi)博士注意到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冬季症状有所缓解,这让他产生了利用超低温冷冻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想法。
![]()
图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部特征包括关节肿胀、畸形和功能受限
于是,Yamauchi博士开始尝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皮肤表面,使用短期冷冻治疗来管理他们的疼痛,他发现这显著降低了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且短期快速冷冻效果比浸泡在冰浴中逐渐冷却对人体更有益[1-2]。这为后来全身冷冻疗法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前奏;
1984年,德国的风湿病学家莱因哈德·弗里克(Reinhard Fricke)教授在医疗领域开创性地应用了全身深低温冷疗技术;此后,波兰学者对这一疗法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推广。
如今,全身冷冻疗法已逐渐扩展到运动科学、美容美体、保健理疗和抗衰老等领域。
![]()
![]()
图注:全身深低温冷疗(上);球星詹姆斯使用全身冷冻疗法
![]()
那么,全身冷冻治疗背后的机理又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当人体暴露于超低温环境时,多项生理指标(如血液成分、免疫因子等)都会发生改变,并向大脑传递低温危险信号。随后,大脑调动外周血管收缩,减少皮肤和四肢的血流量,以优先保障心脏、大脑等主要器官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存。
![]()
图注:人体体温
而当人离开低温环境、身体开始回暖时,血管会再度扩张,此时血液流回各组织,这一过程为周围组织带去了因“低温预警”而紧急生产的氧气、营养物质、抗炎细胞和修复因子,同时还带走了局部积聚的代谢废物和炎症因子,从而有助于机体的恢复和愈合。
目前在抗衰领域,全身冷冻治疗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积极的治疗效果:
NO.1 促进肌肉健康
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是肌肉健康面临的两大难题。
研究发现,让橄榄球运动员在-110°C条件下每隔一天进行一次2分钟的全身冷冻治疗后,他们体内的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浓度显著提高,促炎细胞因子(如IL-2)和炎性标志物(如sICAM-1)的含量显著降低,表明该疗法能减轻肌肉炎症和促进肌肉恢复[3]。
![]()
图注:WBC对相关免疫参数的影响
即使是不参与特定运动训练的普通人,体内的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也被发现在全身冷冻治疗后被提高[4]。要想改善肌肉健康,全身冷冻治疗倒是一个选项。
NO.2改善认知衰退
在一些患有轻度认知障碍(MCI)老年人中,全身冷冻治疗显著增加了血浆中一氧化氮的水平,这有助于血管舒张和神经保护。同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浓度也有所提高,表明神经生长和突触的可塑性增加了[5]。
研究人员表示,全身冷冻治疗可能会是一种辅助治疗MCI的潜在手段。
![]()
NO.3缓解慢性疼痛
WBC在缓解一些与年龄相关的风湿性疾病和老年慢性疼痛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科学家认为,WBC过程中表现出的收缩外周血管以维持核心体温的机制可能对缓解关节和肌肉的疼痛有益[6]。此外,其减轻炎症的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疼痛的效果。目前在肩周炎患者[7]、老年慢性下背痛患者[8]中,已有相关该疗法减轻患者疼痛的数据。
![]()
此外,WBC还被认为可以改善皮肤老化、提高睡眠质量[9]以及促进血管健康[10],在改善老年人的不宁腿综合征和多发性硬化症方面也能发挥出积极的治疗效果[11,12]。
![]()
图注:全身冷冻治疗法在不同研究中的效果
尽管目前证据有限,在未来的抗衰实践中,全身冷冻治疗能否“发育”成为一种辅助抗衰干预手段,派派个人觉得还是可以小小的期待一波的!
![]()
就在国内多数人还在刷新概念或观望之际,全身冷冻治疗体验和服务已在国内外专业运动康复中心、美容与塑形机构、健身房等机构中悄然兴起。
![]()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全身冷冻治疗中的主要设备——冷冻舱。
常见冷冻舱有两种:液氮冷冻舱和电动空气冷冻舱(不含液氮)。以封闭性划分,也可以简单分为开放式冷冻舱和封闭式冷冻舱。
液氮,就是空气中占大头的氮气的液态形式,在温度低于-196℃时保持液态。当温度升高,接近其沸点-196°C时,液氮开始蒸发,并从周围环境中吸走大量的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
![]()
图注:液氮与空气接触,蒸发吸热,形成“仙雾缭绕”的效果
根据液氮的蒸发速度,液氮冷冻舱的温度通常在-110°C至-180°C之间,具有能快速达到极低温度,治疗效果快的优点。比如下面这款液氮超低温冷疗舱[13]:
用户只需要将头以下部分“浸泡”在-100℃至-180℃的寒冷环境中,就能在3D包裹式环绕体验下进行全身均匀充分的冷疗,从而促进皮肤、肌肉和身体功能的康复。设备设有氧浓度监测及氮气排放系统,还有防漏电、一键急停按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的安全性!
![]()
图注:冷冻治疗舱示例
电动空气冷冻舱则依靠电力驱动,而不用液氮制冷。它也能快速冷却到合适的治疗温度(一般可达-110℃至-140℃)。尽管可能无法达到像液氮冷冻舱那样的极端低温,但这种冷冻舱通常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成本效益好,为传统液氮系统提供了现代的替代方案。
![]()
图注:电动冷冻舱
有体验者分享了自己3分钟的治疗感受:“起初会感觉凉意瞬间袭来,然后四肢温度下降,感觉手脚腕处有酥麻感和轻微刺痛感,随后痛感逐渐褪去,出舱一瞬间会感到神清气爽!”
总之,作为一种独特的“极寒体验”,全身冷冻治疗在短期内可能对身体有好处,但也要承认,现有科学证据有待完善,效果常被夸大也无可避免。如果大家好奇尝试,派派建议应当先确认自身健康状况,选择正规场所,并把它当作一种辅助手段,而非万能疗法去理性看待。
![]()
参考文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