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阳节,恰逢《霜降伊始、秋意渐浓》,福州永泰的山林间却热闹非凡——君竹师兄(张友德)带着兄弟姐妹们、同事朋友们钻进茶园,和当地农民伯伯一起弯腰采摘茶籽。
![]()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采摘,而是永泰茶籽从“山间果实”变身“致富金果”的起点,更是君竹师兄用实际行动诠释“真助农”的生动写照。
![]()
一、从李果之乡到茶籽沃土:永泰农民的“增收新选择”
提起福州永泰,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李果之乡”,漫山遍野的李果树曾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可前些年,李果价格低迷,一斤仅卖两毛钱,还要投入大量人工施肥、打药、搬运,端午采摘时顶着烈日,村民们常常满身大汗还亏本。“种李果不如种茶籽!”这成了永泰父老乡亲的共识。
如今走进永泰,曾经的李果园早已换上“新装”——一棵棵茶籽树扎根山间,无需频繁施肥打药,一年除草2-3次,用点除草剂就能打理,成本低到让农民伯伯笑开颜。
![]()
《茶树:自带防虫系统,但要防蚁》
更省心的是,茶籽树自带“驱虫buff”:树枝和树干密度高、茶多酚含量足,虫子吃了会被油脂粘住或麻痹,唯一偶尔出现的黑蚂蚁、螳螂,也掀不起“风浪”。“种茶籽不费力,还比种李果赚钱,谁不乐意?”一位老农边摘茶籽边笑着说。
二、茶籽树里藏“门道”:品种、产量与“慢工出好油”
永泰的茶籽树,可不是“千篇一律”,仔细看能分出两种“明星选手”,各有各的优势:(分类介绍)
![]()
1.野生小果茶籽(羊屎果/酸枣果):天然的“香饽饽”
这种茶籽是“自然的馈赠”——早年小鸟吃了野生茶籽,种子随粪便落在李果园旁,被农民伯伯细心养护长大。它个头小,只有小指指甲到拇指头大小,形状圆润,一颗果里常藏着两颗茶仁;树长得高,能到1米8至2米多,树叶细长,长度在5-13厘米。别看它小,产量却不含糊,土质好的树能结70-100斤,普通的也有15-60斤。更关键的是,它榨出的茶油香味浓郁、据民众介绍这种野生的营养和其它的功效更多,批发价能卖到80-140元/斤(每年的产量不同,价格不同),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
2.杂交大果茶籽:丰产的“主力军”
为了提高产量,农民伯伯也种了人工培育的杂交茶籽树。它的优势很明显:树矮,1米左右就结果,采摘不用爬高;结果快,护理好的话产量不低;树叶偏椭圆形,长度3-5厘米,一眼就能和野生品种区分开。虽然榨出的茶油香味稍逊于野生款,但批发价70-110元/斤(按产量和定的数量定,有所波动),胜在稳定丰产,成了不少农户的“保底选择”。
![]()
而从茶籽到茶油,更是一场“慢工出细活”的修行:
①采摘:要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晚了茶籽掉地上会被虫吃或腐烂;
②发酵:采回来的茶籽要铺塑料布盖好,发酵3-5天;
③晒干:发酵后晒一周或到半个月(3~15天),看天气(晴、雨、阴)定是否有晒干透;因为重阳节与立冬部分年头,阴雨天多。现在有烘干的机器助力更快。
![]()
④去皮与挑选:(看数量与人数)接着是最费功夫的剥皮,用螺丝刀撬开外层壳,每天晚上剥,要剥半个月到一个月;剥好的茶仁再晒几天,才能送去榨油(一般花籽果要剥皮好几天),同时挑选优质的果实,去除坏的果仁(防止异味)。
(5)茶籽果仁榨油:100斤茶籽,根据品种和干燥度,能榨出15-40斤茶油,每一滴都是“浓缩的精华”。
![]()
三、“真助农”:不是纯一的帮摘茶籽,而是帮农民“赚大钱”
重阳节当天,君竹师兄和朋友们摘得满头大汗,筐里的茶籽堆得冒尖,可他却说:“助农不是帮农民摘多少茶籽,是帮他们把茶油卖出去、卖好价,让钱包鼓起来才是真公益!”
![]()
他的助农行动,藏在实实在在的“干货”里:作为自媒体人,他镜头里全是永泰茶籽的“好”——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能帮着调理肠胃、增强免疫力,适合现代人改善亚健康;茶饼能当天然洗发水、去渍神器,浑身是宝;他还主动宣传茶籽树种植技术,告诉更多农户“种茶籽成本低、虫害少,是稳赚的买卖”。
![]()
更重要的是,他打通了“产销链路”:帮农民找销路、拓端口,联系全国各地的买家;呼吁完善当地物流和道路,解决茶油运输的“后顾之忧”;甚至帮农民设计包装,让“永泰茶油”从“散装货”变成“精品”。去年,有位老农靠卖茶油多赚了3万块,拉着君竹师兄的手说:“你这宣传,比我们自己摘10天茶籽还管用!”
![]()
这种“授人以渔”的助农,才是真扶贫、扶真贫。
君竹师兄常说:“回馈父老乡亲,不是嘴上说说,是让乡村经济暖起来,让农民敢种、敢盼、敢笑。”
![]()
四、茶油:不是食用油,更是“全民健康宝藏”
如今的永泰茶油,早已不是农民“自家用的油”,而是走进千家万户的“健康好物”。
对于注重饮食健康的人来说,茶油的烟点高,炒菜时少产生有害物质,能保留食材本味;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用茶油炒菜,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帮着增强身体防护力;冬天皮肤干燥,抹点茶油能滋润;头发毛躁,用茶籽榨油后的茶饼泡水洗头,清爽又顺滑。
![]()
更难得的是,茶油的“健康”背后,是永泰茶籽树的“天然生长”——不打农药、少施肥,靠山林的自然肥力生长,结出的茶籽绿色又安全。“吃茶油就是吃健康,买茶油就是帮农民!”越来越多人这样说,也愿意为永泰茶油买单。
![]()
五、点赞君竹师兄:让助农有温度,让乡村有未来
君竹师兄的助农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却藏着最动人的细节:重阳节和农民一起蹲在茶园聊天,了解他们的难处;熬夜剪视频,把永泰茶籽的故事讲给全国网友听;帮农民对接订单,看着他们数钱时的笑脸……他用自媒体的力量,让“永泰茶油”被更多人看见,让农民的辛苦有了“好回报”,让整个永泰县的茶籽产业有了“新希望”。
君竹师兄其人其事
君竹师兄,法名妙福居士,真名张友德 ,籍贯福建省永泰。他出生于永泰农村,质朴的乡村生活赋予他善良与坚韧的品质,也让他对这片土地满怀深情。
![]()
2012年和2013年,他在福州开元寺担任本性方丈的助理,负责维护寺院网站,将佛教禅文化手写稿转化为文字发布,还帮忙打字整理师父的书籍,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意识。
![]()
2004年,君竹师兄正式开启公益之旅,从学生开始,就和社会的公益团队投身慈善爱心义工活动。他参与社区关爱活动,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助力环保公益行动,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精神。毕业后,组织大学生们一起共同到山区支教、关爱山区的孤寡老人,联系企业老板们亲自到山区直接助力孤儿学习费用等。疫情期间,联系福州的相关企业和自媒体及电商平台来大力支持助力(永泰、闽清)部分农村的农业李子李果李干、枇杷等相关对接渠道生产李果酒、李果醋、酵素等,在困难时增加民众的收入。
![]()
在持续的公益活动中,他结识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通过组织公益QQ群,吸引2000多名大学生和爱心人士加入,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开展山区支教、慰问老人、关爱孤儿等多样公益活动。
他还邀请20多家企业、20多个大学院校生、18个中小学校的学生以及10多个社团团体,携手各宗教爱心人士,共同举办了300多场公益慈善关爱送温暖活动,捐赠物资、表演文艺节目、参与义务劳动,为众多有需要的人送去帮助和关怀。
![]()
这种助农,不是“走过场”,而是“扎根乡村”;不是“帮一时”,而是“谋长远”。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公益,是帮农民打通产销链路,是让好产品有好销路,是让乡村经济活起来。
如今,永泰的茶籽树还在不断生长,茶油的香味飘得越来越远,农民的钱包越来越鼓。而君竹师兄的故事,也像一粒“茶籽”,在更多人心里种下“助农爱农”的种子——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让更多乡村的“金果”走出大山,让更多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