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哪个行当,都有拔尖的能人。革命战争那阵子,最缺的就是会打仗、懂政治的好手。这些人凭着一股热血往前冲,把身家性命抛在脑后,硬是为革命拼出了一条路。
一说起“军事天才”,大伙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毛主席。要是没有他掌舵,我党说不定还在黑暗里摸爬滚打。一场场恶仗打下来,全靠毛主席的神来之笔,把敌人耍得团团转,最后只能认输。
![]()
长征路上,敌人前堵后追,毛主席总能想出奇招化解危机;到了解放战争,关键节点上的决策,没一次不是他看准了方向。除了毛主席,前线还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三位在无数次血战里,把军事才华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是谁呢?
头一位得说“战神”粟裕。毛主席是文武双全的大家,打小就爱读书,把书里的学问揉进实战里,每次都能帮我党稳住阵脚,为胜仗打下根基。虽说毛主席没进过军校,没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但他肯钻研,书里的战例记得牢,还能灵活变通用到战场上。
更厉害的是,毛主席眼光毒,能提前看透战场的变化,跟着调整战术部署。他的这套思路,影响了一大批将领,粟裕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早在井冈山时期,粟裕就跟着毛主席干,耳濡目染之下,打仗的本事一天天见长。
仗打得多了,粟裕也慢慢被委以重任。他属于在战场上“边打边学”的类型,打一仗总结一次经验,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只要提起我军的“战神”“猛将”,粟裕的名字绝对排在前头,没人不佩服他的军事本事。
![]()
其实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就露了锋芒。到了解放战争初期,他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肚子里装着满肚子打仗的门道。那时候敌人兵力比我们强得多,粟裕就想出了“以多打少”的法子——把零散的兵力集中起来,凑出比敌人多几倍的力量,趁势猛扑过去,速战速决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苏中战役就是最好的例子。一开始粟裕手里就三万兵力,对面的敌人却有十几万,明眼人看都觉得咱们占不到便宜。可粟裕分阶段部署,每一场小仗都保证我方兵力占优。就说打国民党整编第八十三师吧,这可是老蒋的王牌部队,清一色的美式装备,结果被粟裕带着人三天就收拾了,歼灭好几千敌人。
解放战争里,粟裕参与的大仗数都数不清。济南战役,他带着华东野战军把济南守敌全端了,还抓了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国民党军队对他怕得要命,后来打阻援战的时候,敌军愣是不敢往前挪一步。淮海战役这些大场面里,粟裕的表现更是让党内同志赞不绝口,连老蒋都想不通,怎么就冒出这么个厉害角色。
粟裕能成为“战神”,不光是脑子灵光,更重要的是肯下功夫总结经验。一场仗打完,不管输赢都要复盘,这样的劲头,难怪他能成为我军里军事能力顶尖的将领。
![]()
第二位是徐向前徐帅,他在军里成名很早。1901年,徐帅出生在山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他爹读过书,所以徐帅从小也没落下文化。可那时候天下大乱,光会动笔杆子没用,1924年,徐帅咬牙考进了黄埔军校,还是含金量超高的一期毕业生。
黄埔一期出了多少名将啊,徐帅能在里头站稳脚跟,本事可见一斑。在军校的日子里,徐帅的革命信念越来越坚定,从这儿正式踏上了革命路。1927年,他认准了我党的方向,不管局势多危险,始终跟着党走。
那时候敌人到处搜捕我党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徐帅从来都是哪里仗打得最凶就往哪里冲。硬仗、恶仗一场接一场,他凭着过人的谋略,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红军时期的双桥镇战斗,徐帅当时还只是个参谋长,军长被敌人缠得脱不开身,全靠徐帅撑着制定作战计划、现场指挥,最后不仅打赢了,还活捉了敌军将领。
抗日战争时期,徐帅已经是八路军一纵队司令员,手下管的兵是当时八路军里最多的,地位可想而知。日军步步紧逼,他带着部队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解放战争的时候,徐帅主要在山西作战,晋中战役里,他又打出了一场漂亮的以少胜多。
![]()
最棘手的是太原战役。国民党在太原经营多年,工事修得固若金汤,易守难攻。我方兵力、火力都比不上对方,好多人都觉得这仗难打。可徐帅敢打敢拼,主动带着人攻城,最后硬是凭着少兵力赢了多兵力,把山西的国民党守军全灭了。作为老红军、黄埔高材生,徐帅的战功确实实打实。
最后一位是韩先楚将军,他的名字总跟解放海南岛绑在一起。1949年底,解放海南岛被提上日程,时任四野12兵团副司令的韩先楚,接下了这个重担。
海上打仗跟陆地不一样,我军没多少经验,难度不小。为了摸清情况,韩先楚跑遍了沿海各地,船工、渔民他都亲自去拜访,地形、海况摸得一清二楚。接着又带着部队苦练渡海作战的本事,方方面面都准备得妥妥帖帖。
之前我军在渡海作战中吃过亏,所以这次大家都格外谨慎。但韩先楚看出海上天气变化快,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动手。他先派先头部队悄悄上岛部署,1950年,渡海作战正式打响。那时候我军压根没有海空军掩护,全靠韩先楚的指挥,战士们一股劲往前冲,短短十四天就解放了海南岛,把国民党部队赶跑了。
![]()
同年,韩先楚又带着40军跨过鸭绿江去了朝鲜战场。在朝鲜,他照样带着部队分割围歼敌人,把美军打得够呛。
粟裕、徐向前、韩先楚这三位将帅,个个都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军事才华在战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我军里的能打将领还有很多,正是这些人拧成一股绳,才换来了咱们今天的太平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