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计划,旨在揭示神经系统如何监测与调控人体内部器官
![]()
我们的身体有第六感?——诺奖团队开启“内感受”地图计划
当你紧张到心跳加快、发烧到浑身发烫、或屏住呼吸几秒后突然感到一阵喘不过气——
这些反应,其实都不是“主观感受”,而是大脑与身体之间一场精密的“内部通讯”。
科学家称这种机制为“内感受”(interoception)——
它让我们的神经系统时刻监听身体内部的信号,维持心跳、血压、体温、免疫等关键生命功能的平衡。
换句话说,这是身体的“隐形第六感”。
NIH重磅资助:绘制“人体内部感知地图”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向一项探索“内感受”的前沿计划提供1420万美元资助。
这项研究由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阿尔德姆·帕塔波提安(Ardem Patapoutian)领衔,他曾因发现细胞的“触觉传感器”而享誉全球。
如今,他的团队要做的,是更具挑战性的一件事——绘制人类史上首张“内感受图谱(interoceptive atlas)”。
这张地图将揭示,大脑如何通过神经网络与心脏、肺部、胃肠道等器官“对话”,
并追踪这些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路径与语言。
项目由帕塔波提安所在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与艾伦研究所(Allen Institute)合作完成。主要成员包括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李烨教授(N. Paul Whittier讲席教授)和金鑫副教授,以及艾伦研究所的分子遗传学主任 Bosiljka Tasic。
解码身体的“隐秘语言”
帕塔波提安表示他们希望借助这一计划,揭示神经系统如何实时监控身体内部的变化,这需要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与系统成像的跨学科合作。
这项研究将分为两个核心部分:
1️,解剖学维度——团队将利用最先进的全身成像技术,从脊髓追踪到心脏、肠道等器官,绘制神经信号通路的三维分布图。
2, 分子维度——他们会分析神经元的基因组特征,辨认哪些神经元与哪些器官相连,哪些负责传递心跳、呼吸、或消化信号。
这两个层面的数据将汇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景框架,成为研究人体“内部感知系统”的基础参考。
从高风险到高回报的科研冒险
这项计划获得的是NIH的主任变革性研究奖(Transformative Research Award)”,这是美国科研体系中专门为“高风险、高回报”项目设立的顶级奖项。
它资助那些可能颠覆传统、但难以通过常规评审的前沿研究。
正如评审团所言:“我们需要让科学家有勇气去追问那些还没有答案的问题。”
❤️ 打开身体与大脑“对话”的新窗口
长期以来,“内感受”在科学界被忽视。
它隐藏在意识之外,却影响着我们的一切:从心跳节律到情绪状态,从免疫反应到疼痛感知。
内感受调控失衡被认为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疼痛、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紊乱。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副教授金鑫指出:“内感受几乎与健康的每一个方面息息相关。
但人们仍然对它知之甚少。通过建立系统性的内感受图谱,科学家们希望揭示大脑如何维持身体平衡,又如何在疾病状态下失衡。”
重新认识“自我”:科学的第六感
从外界的光线、声音到身体内部的呼吸、跳动,人类的生命其实是一场外感与内感的合奏。
如果视觉是“看世界的窗”,那么内感受,就是“感受自我的根”。
内感受几乎是健康各个方面的基础,但它仍然是神经科学的一个在很大程度上未探索的前沿。通过创建该系统的第一个图谱,科学家的目标是为更好地了解大脑如何保持身体平衡、这种平衡如何在疾病中被破坏以及我们如何恢复它奠定基础。
它让我们不仅知道大脑如何理解世界,更能理解——大脑如何理解我们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