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个老街坊是修自行车的,
他的手艺不仅得到街坊四邻的认可,
以前我还看过有些样子很专业的骑手,
专门到他这里来修车。
这位老街坊平时为人很和蔼,
但在修自行车这件事却表现的很严肃,
这种严肃,不是拒人千里的严肃,
而是对自己的手艺活,以严谨的方式去阐释,
他经常说,没有精钢钻别揽瓷器活,
这句俗语,既是对自己的督勉,
也是对某些行业现象的调侃。
![]()
那时有闲功夫,我便蹲在老街坊的车摊边上看他修车,
看多了,听多了,便会有些以此而来的知觉,
成为受益终身的道理。
比如,修车是门手艺活,
能修好,便可打消一切质疑,
修不好,再是能说会道,也不过是给自己的无能找理由,
人家慕名而来,亦或是道边偶遇,
来的都是客,修的都是车,
修好了车,客人才会认可你,
支付相应的酬劳,这一单生意就算做明白了。
有些客人,来时愁眉苦脸,
走时喜笑颜开,这边是不必多辩的口碑,
这口碑蕴含着的,是“东西修好”这一朴实无华的道理,
如果东西没修好,或者越修越不好,
那这其中引来的纠纷,
恐怕就不仅仅是嬉笑怒骂之前的情绪碰撞,
更有甚者,这傍身的交通工具,
要是修不好,或者本身搞点什么隐患出来,
一旦上了路,出了大问题,
更会惹来大麻烦。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有修好的本事,自然就有相应的口碑,
要是修一个坏一个,那这样的买卖,
也就别恶心自己,祸害别人了。
不过这件事,我也听到过不同的版本,
比如那时我就经常听到来客的抱怨,
说是去了之前的修车地,接待他的人给他伺候的舒舒服服,
什么保障,优惠,福利啥的,通通拉满,
再来点什么骑友圈,修友圈的,
弄得一套折腾下来,修的不是车,
而是人,
在我小时候,还不怎么时兴情绪价值,
不像是现在,情绪价值拉满了,
消费就能跟着水涨船高,
以前就是手艺对手艺的比拼,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不行的,回去再练练本事,说再多自觉正确的话语,
也只会让同行感觉可笑且恶心,
所以有时,修车的老街坊听到那些“劣质”的抱怨时,
总会叹着气,然后尽量压低某种情绪试图迸发的感觉,
再然后,告诉对方,
修车跟买东西一样,先看质量好不好,
其他的再说:
质量好,在如今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
恐怕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
但我始终认为,
有些东西能做到就是能做到,
做不到的,越是吹嘘,
越是心虚。
![]()
我不懂修车,但我懂一件事,
当我不懂的时候,如果我想了解,
那么我必须要认真去学,去练,
而不是去谈那些不懂装懂的事,
修车作为服务行业,如果想要提供优质的服务,
那么修好车,便是必须支撑的第一要务,
至于围绕着第一要务的种种,比如提供情绪价值这种事,
或许有人需要,或许有人不需要,
但如果连修车这项本职工作都做不好,
那么,情绪价值的唯一作用,
就成了无能的遮羞布,
有人或许为了面子,为了圈子,
永远不会掀开这块遮羞布,
但有人,
可不惯着那些“臭毛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