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投资理论,能想到的都是价值投资理论,而在A股更加盛行的主题投资,一直被边缘化,其原因之一正是没有相应的投资理论。
主题投资本质上是一个筹码接力的游戏,你买入一只股票,并不是看到它有价值,而是你相信将来会有人以更高的价格买走,而你的信心来源于现代社会高速信息交换。
(图1)所以主题投资,应该去研究社会学中的传播规律,而不是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只要用传播理论5W理论(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立刻就能找到两者在研究方法上的区别:
价值投资是“人找股”,主题投资是“股找人”。
主题投资和一般的价值投资在思考方式上有什么区别呢?
行为心理学大师卡尼曼在他的名著《思考,快与慢》中,把人的思维分成“快思考”和“慢思考”两个系统:“快思考”是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下意识做出反应;“慢思考”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擅长处理那些需要复杂思考的工作。
但问题在于,大脑需要同时处理很多事情,非职业股民无法给出太多资源,如果你买的股票,下意识是随时准备卖出的,很可能最后都是交给“快思考”系统快速完成。
如果拿消费来打比方,价值投资选股就像买汽车,而主题投资更像是买饮料,前者是耐用消费品,买得不好,堵心几年,所以要深度思考、理性决策,而后者是快速消费品,就是图当前一乐,所以是激情购买、快速决策。
价值投资需要批判性思考,相信市场经常出错,主题投资需要从众性思维,相信市场永远是对的。
(图2)实际上,更多的投资者在选股一开始时总是慢思考的、理性的,要买有护城河的、买行业空间大的、买竞争格局好的、买估值合理的……,但由于选股本身过于专业,影响因素太多,普通投资者在具体的选股过程中,总是会受到市场风格、板块效应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右侧天平),想买A却“快思考”忽悠成买 B。
市场上纯粹主题投资的投资者并不多,更多是上面这种本身想价值、想格局,最后却有意无意就买成主题投资的投资者。所以真正符合主题投资的标的,都是半价值半主题,长期价值短期主题,看似买价值实为炒主题,如果是那些明显只有人精买来卖去的“一眼假”的纯主题标的,行情反而很难持续。
具体分析请看公众号全文《价值投资是“人找股”,主题投资是“股找人”》。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