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优秀课程奖结果公布,来自14个国家20所高校的20门课程获奖。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苑琳教授团队的Microbiology课程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3门课程一同荣获“优秀课程AI特别奖”。
![]()
我校Microbiology课程荣获“优秀课程AI特别奖”
Microbiology课程是我校为响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建设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工作的总体部署而立项建设的首批国际平台在线课程。课程于2022年在“学堂在线”平台正式上线运行,2023年6月入选第二批“出海印度尼西亚”在线课程清单,2024年4月入选“出海泰国”在线课程清单。
![]()
Microbiology课程介绍
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聚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情分析不足、课堂思维互动有限、产教融合难深入等痛点,依据“一致性建构”原则进行系统设计,在学习目标、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之间实现有机统一,推动建构性学习,提升教学实效。课程在明晰教学目标并细化分解于每一节课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模块化、知识点化,重构为“细胞结构与功能”“营养与代谢”“信息流与遗传”“微生物的影响”“系统发育学”五个模块,并将科学思维方式和基本实验技能两种核心能力的培养贯彻教学始终。
课程构建了支持个性化学习的全方位认知教学资源,以“One-Health”理念为统领,有机串联各章节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视野。课程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AI知识图谱,动态调整学习路径,实现资源精准推送,为不同学力基础的学生提供自适应学习体验。依托“雨课堂”等智能工具,开展覆盖教学全流程的伴随式评价,实现教学反馈即时化与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
![]()
Microbiology课程
近年来,学校始终将教育数智化作为核心任务,在自治区首开“生态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启动“智慧育种”“智慧化工”“AI与跨语言处理”等系列“人工智能+”微专业建设,搭建智慧教学平台,并率先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学校分批建设了52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试点改革课程、智慧课程,率先参与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共建项目”,与47家单位协同攻关AI课程建设、生成式技术教学应用等关键命题。此外,依托相关项目,我校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49所高校共同签约“学科知识引擎共建共享项目”,积极融入国家级智慧教育创新网络,为跨校知识融合与资源共享奠定基础。学校还举办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课程和学科知识引擎建设研讨会暨AI课程上线发布会”,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我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持续深化基于“知识图谱、AI智能体、任务引擎”的“三位一体”智慧课程建设,积极参与数字教育国际合作,为建设更加开放、高效、智能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01
02
03
![]()
编辑 :郭佳欣
校对 :纪欣
责编 :张振宇 张书宁
初审 :白云波 武涛 伊如乐
审核 :李文娟
终审 :阿茹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