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长卡特琳娜・赖歇这次访问基辅,是为了和乌克兰官员的首轮会谈。
谁也没料到,她这趟原本为“乌克兰过冬”而来的能源援助之旅,开局就成了一场生死体验。
![]()
基辅的“能源噩梦”:60%设施被炸
赖歇此行的核心,是帮乌克兰扛过即将到来的寒冬,可她亲眼看到的却更残酷。
乌克兰能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全国约60%的天然气供应设施、40%的变电站已被俄军空袭摧毁。
![]()
白天走在基辅街头,能看到不少被炸毁的输电塔歪在路边,部分区域只能靠临时发电机供电,到了晚上,除了市中心的少量应急照明,大部分居民区一片漆黑,连路灯都成了“奢侈品”。
这次基辅遭遇的空袭,是俄军近期针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精准打击”,出动的全是经过升级的伊朗产无人机,机身加装了抗干扰天线,能绕过乌军的电子防护网,直奔变电站和输气管道。
![]()
这些无人机飞得低、速度慢,却特别“狡猾”,会故意绕开防空导弹阵地,专挑防御薄弱的能源设施下手。
面对这种困境,赖歇宣布了德国的“援助重拳”,将追加6000万欧元能源基金,这笔钱将直接注入乌克兰“能源支持基金”,重点采购发电机、变压器和管道修复设备。
![]()
按乌克兰的测算,6000万欧元能买200台大型发电机、50台高压变压器,还能修复10段被炸断的天然气管道。
这不是德国第一次帮乌克兰,此前德国已向“能源支持基金”投入3.9亿欧元,占基金总额的近三分之一,这次追加后,德国累计援助额突破4.5亿欧元,成为欧盟内对乌能源援助最多的国家。
![]()
可即便德国加码援助,乌克兰面临的难题依然严峻,修复速度远赶不上摧毁速度。
乌克兰能源部长算了一笔账,目前乌军每天要拦截10-15架无人机,平均每3天就有一座能源设施被炸,修复一座变电站需要7-10天,相当于刚修好一座,就有两座新的被炸。
更让泽连斯基焦虑的是“拦截成本失衡”,俄军的伊朗无人机单价约2万美元,而乌军拦截一枚需要发射价值15万美元的防空导弹,这就意味着打得起也耗不起。
现在的基辅,街头已经能看到“过冬倒计时”的标语,离当地最冷的12月只剩一个多月,届时气温会降到零下15℃以下。
对乌克兰人来说,这个冬天的希望,一半在乌军的防空能力,一半在盟友的援助行动力。
目前德国派往乌克兰的能源工程师已陆续抵达,首批6000万欧元采购的发电机也在运输途中,但所有人都清楚,只要空袭不停,这场“援助赛跑”就不会结束。
![]()
对乌克兰人来说,这个冬天会很艰难,可能会停电、会没暖气,甚至会再次躲进防空洞。
但德国带来的不只是6000万欧元,还有盟友的承诺,在黑暗和寒冷里,这份承诺,或许就是他们撑下去的最大勇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