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2025 年 10 月 20 日 AWS 服务中断暴露了集中式系统的脆弱性,凸显了 web3 迫切需要采用真正分布式、弹性基础设施。
![]()
概括
一次例行的 AWS 更新导致应用程序、游戏平台、银行服务和部分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出现大范围故障,暴露出关键基础设施中存在单点故障。
Web3 对少数集中式云提供商的依赖威胁到它所倡导的去中心化,一旦某个区域离线,就会造成停机和信任危机。
NOWNodes 实现的分布式冗余硬件和主动工程可以吸收故障并保持服务连续性,使基础设施本身成为信任的基础。
2025年10月20日,互联网瘫痪。数小时内,无数应用程序、平台和服务停止运行。《堡垒之夜》卡死,Snapchat崩溃,Alexa也失去了声音。就连主要的银行和交易应用程序也瘫痪了。
原因并非网络攻击或黑客入侵;而是亚马逊网络服务美国东部 1 区(地球上最受信赖的数字基础设施之一)的一次例行软件更新出了问题。
一个小小的配置更改导致了 DNS 故障,并波及全球网络,从游戏到金融服务,再到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某些部分,都受到了影响。
那一刻的沉默提醒我们,“云”并非虚无缥缈的分布式网络,而是由几家公司拥有的数据中心集合而成。其中一家公司稍有故障,整个互联网就会受到影响。
对世界上大多数地区而言,这次故障只是造成不便。但对web3而言,这却是一次关乎存亡的警示。
01
集中式的便利,分散式的幻象
现代互联网的运行依赖于便捷性。AWS、Google Cloud 和 Azure 等平台极大地简化了企业扩展规模的过程。初创公司不再需要购买成排的服务器或运营自己的数据中心。企业只需为实际使用的资源付费,就能专注于产品开发,而无需操心硬件问题。
但这种便利也伴随着一个问题:依赖性。当基础设施位于其他地方时,公司实际上是将大量的信任和控制权交到了别人手中。
Web3领域是全球去中心化最积极的倡导者,但仍然严重依赖中心化的基础设施。许多去中心化应用(DApp)、远程过程调用(RPC)端点、钱包和验证节点都运行在少数几家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上,而且这些服务器通常位于同一地区。
如果单个云区域发生故障,整个“去中心化”生态系统就会瘫痪。这真是莫大的讽刺:我们声称要将金融和治理去中心化,却将维持其运转的服务器集中化。AWS宕机不仅仅是服务中断的问题,还会损害信任。如果一个去中心化系统无法承受单点故障,它还能被称为去中心化吗?
02
集中化的隐性成本
集中式基础设施不仅集中了风险,也集中了控制权。云服务提供商可以而且确实会随意限制、暂停或重新定价服务。他们如同隐形的中间人,拥有影响从延迟到流动性等一切事物的权力。
多年来,云计算比拥有硬件更便宜、更灵活。但随着“三大”云服务商巩固其主导地位,市场开始不再是创新,而更像是寡头垄断。
2024-2025年,AWS的计算成本上涨超过20%,近40%的公司报告账单涨幅超过25%。曾经助力初创企业敏捷发展的这些服务,如今却以不可预测的扩展费用惩罚成功者。
当产品的正常运行时间和财务保障取决于单一供应商的商业模式时,公司就失去了控制权:他们只是租户。
03
硬件回归,非怀旧,而是必要
拥有服务器听起来可能已经过时了,但在 2025 年,它正在成为一种战略优势。
计算并不复杂。一台物理服务器的成本约为 1100 美元,分摊到十年,每月大约只需 110 美元。相比之下,大规模云计算每月成本很容易达到 2000 到 7000 美元。但真正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金钱方面。
企业自建硬件时,真正掌握了主动权。公司可以决定数据存储位置,自行制定冗余方案,并可根据需要调整速度、安全性或合规性。他们无需等待云服务提供商推出新功能,也无需受制于 API 限制。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更重要的是,即使某个云区域出现故障,服务也不会中断。拥有基础设施并不意味着完全离线或建造密密麻麻的机器。它意味着采用分布式设计,将系统分布在不同的服务提供商、地域和硬件型号上,从而避免单一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所以这不是“云与硬件”之争,而是控制与脆弱性之争。云会发生故障,硬件也会发生故障。但是,当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冗余设计,并由真正理解故障不可避免的工程师维护时,整体架构就具备了反脆弱性。
4
为失败而设计:
分布式模型
因此,构建弹性、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比如它的设计基于一个假设:故障不可避免。正因如此,其架构可在全球范围内分布于欧盟、美国和亚洲,数据中心可分别位于德国、芬兰、荷兰、美国和新加坡等... 那么每个选址不仅考虑网络性能,更兼顾政治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
还可以每个关键系统都遵循 2N+1 冗余模型。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系统发生故障,另一个系统会立即接管。如果两个系统都发生故障,流量仍然会通过第三个系统路由。停机时间并非“避免”,而是被吸收。
还可以进行故意故障测试。在镜像环境中运行可控的停机维护,以便在生产环境中出现问题之前识别出薄弱环节。
05
基础设施就是信任
基础设施往往只有在发生故障时才会被人注意到。用户通常不会去想他们的交易在哪里处理,或者他们的钱包是如何连接到区块链的,直到系统停止运行。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信任就会瞬间瓦解。
AWS宕机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平台与用户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信任关系。即使是“智能”设备也无法幸免。网上流传着一个关于智能床因AWS宕机而停止工作的帖子。这听起来很荒谬,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绝妙的比喻。我们的世界越是互联互通、越是“智能”,中心化系统一旦出现故障,造成的混乱就越严重。
这就是为什么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不仅仅关乎理念,更关乎功能。它关乎确保当互联网最大的服务提供商休息时,产品、区块链或“智能床”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免责声明:
本文所发布的内容和图片旨在传播行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所有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市场具有高度风险,投资者应基于自身判断和谨慎评估做出决策。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设为星标 避免错过
虚拟世界没有旁观者,每个点赞都是创造历史的像素
关注我,一起探索AWM⁺
2025-10-03
2025-10-02
2025-10-01
商业赞助
![]()
点击下方 “目录” 阅读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