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爸妈刷短视频是“浪费时间”?《自然》子刊:可能在给大脑做“抗衰训练”

0
分享至


导语

“风水轮流转”。从前,是父母叮嘱青春期的我们少玩手机;如今,却轮到我们劝老去的父母“别再刷短视频了”。我们一边转发着“短视频毒害老年人”的文章,一边心生疑惑:刷手机是否真会侵蚀父母的认知健康?然而一项发表于顶级期刊的论文却给出了一个“反直觉”的答案:我们对老年人如何维持大脑健康的认知,或许要改一改了。

“数字痴呆”的谣言,被41万人的研究打破

今年4月,《自然·人类行为》发表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Jared F. Benge和贝勒大学的Michael K. Scullin的论文:“技术使用与认知老化的元分析”(A meta-analysis of technology use and cognitive aging)[1],该研究整合了全球136篇相关论文,这些文章关注了中老年人在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混合/多种数字技术使用的情况,涉及社会、经济、认知储备、健康等因素,覆盖了41万名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数据。该论文通过对过往研究的分析,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数字技术与中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关系


由于中老年人本就面临更大的认知控制困难,一些学者认为使用数字技术会加速中老年人的认知衰退,增加他们罹患痴呆症的比率,这就是“数字痴呆”假说。但也有学者认为,技术丰富的环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人的认知储备,比如增加了复杂的心理活动、社会联系等,因此接触数字技术反而能够防止认知衰退,有人称其为“技术储备假说”

两种观点各有其理,但科学从不源于空谈,而建立在严谨的实验与系统的观察总结之上。“技术使用与认知老化的元分析”一文基于大量研究发现,数字技术的使用与认知障碍风险降低相关,与随时间推移的认知衰退速率降低相关。研究还发现,技术参与可能促进中老年人的行为和心智过程,从而延缓认知衰退。即使在考虑了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健康和认知储备替代指标后,这种效应仍然显著。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三种可能的原因:

01

数字世界能提供更复杂、多变的脑力训练。积极动脑的活动,一直被证明有益于延缓认知老化。研究将使用数字技术,与读书、玩游戏、做手工等传统益智活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使用手机、平板等数字设备,对大脑的益处至少不亚于这些传统活动,有时甚至更强。比如,玩纸上的填字游戏主要考验的是知识储备和词汇量;但在手机上玩一个文字游戏,人们不仅要思考谜题本身,还要学习如何操作不断更新的App、应对偶尔的卡顿、并屏蔽掉突然弹出的广告和消息。这一整套过程,能更好地锻炼情景记忆和信息处理速度

02

丰富社交生活。社交是维持大脑活力的另一剂良方。数字技术尤其是互联网,能帮助老年人更方便地与家人朋友联系,减少孤独感。有研究表明,互联网带来的认知益处,在独居老人身上最为明显。不过这种效果并非总是立竿见影。如果线上的交流完全替代了面对面的见面,益处就可能打折扣。

03

数字技术弥补了老年人因年龄增长带来的记忆力和精力下降。例如,手机日历可以提醒他们按时吃药、支付账单;地图导航能帮助他们在不熟悉的地方认路,缓解出行焦虑等等。

不过,文章也特别提醒,尽管数据显示使用数字技术与认知健康整体呈正相关,但技术对老年大脑的影响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关键在于“怎么用”和“用多久”。研究认为老年人上网与认知健康之间存在一种“U型关系”——适度使用与更好的认知表现相关,而过度使用则可能适得其反。此外,研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数字先驱”一代,也就是在成年后才接触电脑和互联网的中老年人。而对从小就成长在数字环境中的新一代,技术带来的长期影响是否依然如此,仍有待观察。

数字陪伴,为孤独的生活添一份温度

当自己退休,子女也成家立业,许多父母便成了所谓“空巢老人”。这不仅会加剧他们的孤独情绪,还会显著提升认知衰退及痴呆风险,这一严峻的社会课题也得到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发现,数字科技能成为他们对抗孤独、保持社会联结的有力工具


武汉大学的伍麟与杨旸的研究[2]揭示了数字技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价值。他们强调,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推动“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力量——它能促进社会互动、延缓认知衰退、增强自我价值感与信息参与能力。面对不少老年人在设备使用、操作技能上的“数字劣势”,除了情感支持,我们更应提供具体、实用的操作帮助,让老年人通过适当的学习,顺利完成从陌生到熟悉的数字跨越。

江苏师范大学的黄一诺与杨静慧开展的研究则聚焦于“幸福感”[3] 。他们发现,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频率越高,其生活幸福感也越强这一关系主要通过提升认知水平、增强社会信任与社会支持来实现。研究还指出,目前老年人的数字使用频率远未达到“过度”的程度,更谈不上因使用过多而导致幸福感下降。因此,营造包容的数字环境、提供更多学习与支持,对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的唐丹、张琨、亓心茹等学者指出,使用互联网确实有助于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但这种效果因使用方式而异[4]。与人交流、联络亲友这类“人际型使用”,能有效拓展他们的家庭与朋友网络,从而减轻孤独;而单纯“获取信息”类使用,虽也能直接缓解孤独,但过度使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现实社交圈萎缩,间接带来孤独风险的回升。换句话说,互联网虽然是帮助老年人与社会连接的重要工具,但如何使用它至关重要。研究指出,社会应当鼓励老年人多用它来维系情感、加强沟通,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融入数字社会,远离孤独。

同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靳永爱、刘雯莉、赵梦晗等人则研究了短视频与老年人的关系[5]。研究发现,不少中老年人正通过短视频观看娱乐内容、关注新闻健康、分享日常生活,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融入数字世界那些使用短视频的中老年人,往往表现出更强的社会适应力。他们感觉与家人、老朋友的联络更频繁了,甚至还有机会结识新朋友。这种积极效应在使用年限较长的群体中更为明显,那些“触网”超过一年的用户,不仅在交际上更为活跃,与亲友的关系也更融洽;使用三年以上的长者,其社交网络规模也显著扩大。短视频既满足了精神娱乐需求,也强化了代际联结与社会参与,让长者在退出职场后,仍能保持与社会的同频共振。不过,研究也提到,每周使用1至4次、或平均每天不超过30分钟的“甜点式”使用,在提升社会适应、改善家庭关系等指标上表现最佳。而当每日使用时间超过2小时时,其负面影响则可能抵消原有的益处。

整体来看,互联网带来的认知益处,在独居或缺乏线下陪伴的老年人中尤为明显。短视频等数字技术在方面扮演了重要的‘数字陪伴’角色。不过,这些研究并未将数字技术捧为治愈老年人孤独的唯一“神药”。真正健康的模式是用线上的趣味内容点燃对生活的热情,让数字世界成为通向真实生活的桥梁,而非变成隔绝现实的壁垒。另外,数字技术虽然为老年人提供了保持社会联系、缓解孤独感的机会,但也可能带来诸如错误信息、网络诈骗、注意力分散等新型风险。因此数字技术对老年人认知健康产生的效应虽然大体是积极的,但这背后其实是益处与风险相互平衡的结果。


给父母的刷手机小tips

尽管许多研究都认为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能对他们的认知健康产生正向作用,但也都指出应该引导老年人正确使用它们。作为子女,与其禁止父母刷手机、看短视频,不如帮助他们更好地拥抱数字生活,让他们在安全的前提下,正确使用数字技术工具,真正从中受益。我们可以当好父母的“侦察兵”:主动留意父母的浏览内容,帮他们及时识别可疑信息;做好父母的“教练员”:教会他们搜索正确信源的方式,学会屏蔽、举报等核心技能;为父母装备“防护甲”: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为他们科普安全知识,让他们有意识地提前防范和规避风险,提高反诈能力。

以下是一些更具体可行的小建议:

1

主动科普

多给父母普及科学的健康知识,老年人大多关注身体健康,提前让老年人了解科学的健康知识,避免陷入“三无保健品”陷阱。

2

擅用鼓励

鼓励老人保持好奇、勇于尝试、终身学习。从“低龄老人”开始跟上时代,让其 “学会、知道、懂” 新技术原理。

3

把好入口第一关

在软件下载与安装时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弹窗广告,优先选择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或官方渠道。安装时仔细查看权限请求,拒绝不必要的授权。不随意提供人脸、声音、指纹等隐私信息。


4

练就一双慧眼

看到惊人消息别急着信,先关注发布信息的账号有没有加“V”认证。优先关注科普、健康、新闻等大V官方认证账号,获取高质量内容。不盲目相信、不盲目转发。

5

筑牢安全防线

尽量避免使用无需密码或认证的公共wifi网络。设置密码时,避免使用生日、手机号、简单连续数字(如123456)。

6

守住钱袋子

进行支付转账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不轻信“免费试用”“内部名额”等话术,谨防上当。

7

善用AI新工具

但也别把AI的话当成唯一真理。遇到可疑信息,多方核实、不轻信、不盲从,向家人或社区工作人员求助,查看权威来源。

我们无法阻止岁月流逝,但可以选择衰老的姿态。科技的意义,从来不该是将慢行的人抛在身后,而是托举更多人与时代链接。愿我们的父母,能无负担地点开短视频,能自如地使唤AI助手,找到新的乐趣与陪伴。

他们曾教会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现在轮到我们陪伴他们,从容、快乐地融入这个崭新的数字世界。

参考文献:

[1] Benge, J.F., Scullin, M.K. A meta-analysis of technology use and cognitive aging. Nat Hum Behav 9, 1405–1419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5-02159-9

[2] 伍麟,杨旸.数字技术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心理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06):65-77.DOI:10.16783/j.cnki.nwnus.2021.06.008.

[3] 黄一诺,杨静慧.数字技术使用对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J].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4,3(04):122-131.DOI:10.20186/j.cnki.hustitama2022.2024.04.11.

[4] 唐丹,张琨,亓心茹.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社会网络及孤独感的影响:基于用途的分析[J].人口研究,2022,46(03):88-101.DOI:CNKI:SUN:RKYZ.0.2022-03-007.

[5] 靳永爱,刘雯莉,赵梦晗,等.短视频应用平台的使用与中老年人生活——基于专项调查的探索性研究[J].人口研究,2021,45(03):31-4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十女配一男都不够,成为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国家,美女多到嫁不出去

素衣读史
2025-11-10 17:32:56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15:38:34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演员童瑶: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因为一句话嫁给了丈夫王冉

白面书誏
2025-11-10 19:22:46
一日英超动向:曼城给阿森纳上压力,斯洛特低估了TAA价值

一日英超动向:曼城给阿森纳上压力,斯洛特低估了TAA价值

里芃芃体育
2025-11-11 07:39:29
人口警报拉响!经济第三省的山东,人口三年连减90万背后真相扎心

人口警报拉响!经济第三省的山东,人口三年连减90万背后真相扎心

墨印斋
2025-11-10 18:06:45
郭台铭怎么也想不到,第二个富士康诞生!净利润百亿,员工24万

郭台铭怎么也想不到,第二个富士康诞生!净利润百亿,员工24万

流史岁月
2025-11-10 16:40:03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解读:让历史做评价

小筑
2025-11-09 10:03:20
湖南通报:唐邦国、梁巨伟被查

湖南通报:唐邦国、梁巨伟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10 14:55:04
世预赛狂欢周!14队将直通世界杯:欧洲11队出线 12月抽签

世预赛狂欢周!14队将直通世界杯:欧洲11队出线 12月抽签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0 10:50:29
33岁内马尔气炸了!2大羞辱:跑50米接球遭无视 提前被换直接离场

33岁内马尔气炸了!2大羞辱:跑50米接球遭无视 提前被换直接离场

风过乡
2025-11-10 12:57:42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娱乐看阿敞
2025-11-08 18:12:39
四大家族齐聚,唯独李嘉诚家族缺席全运会火炬接力,透露了什么?

四大家族齐聚,唯独李嘉诚家族缺席全运会火炬接力,透露了什么?

林小明商业评说
2025-11-10 21:07:33
北京人逛上海大宁公园 免费入园却被规矩和流量密码惊到

北京人逛上海大宁公园 免费入园却被规矩和流量密码惊到

今日美食分享
2025-11-10 13:44:18
《唐诡3》出圈理由:杨志刚的演技,许佳琪的身材,孙雪宁的脸蛋

《唐诡3》出圈理由:杨志刚的演技,许佳琪的身材,孙雪宁的脸蛋

八卦南风
2025-11-10 17:54:25
中央重磅文件!国家踩刹车,未来10年财政格局要变天,什么信号?

中央重磅文件!国家踩刹车,未来10年财政格局要变天,什么信号?

史行途
2025-11-10 12:56:17
55年前驾机出走台湾的叛徒,2016年被追认为烈士,并用专机接回

55年前驾机出走台湾的叛徒,2016年被追认为烈士,并用专机接回

知鉴明史
2025-11-08 14:43:16
福建商人苏炳海涉新加坡洗钱案,被英国没收163亿9公寓及恐龙化石

福建商人苏炳海涉新加坡洗钱案,被英国没收163亿9公寓及恐龙化石

环球趣闻分享
2025-11-10 13:00:19
唐诡3:出场就把观众看呆,这才是古装剧“头牌”该有的颜值

唐诡3:出场就把观众看呆,这才是古装剧“头牌”该有的颜值

崽下愚乐圈
2025-11-10 14:14:54
重返4100美元 金价创下11月以来最大涨幅

重返4100美元 金价创下11月以来最大涨幅

大象新闻
2025-11-11 07:42:03
助攻王拉什福德再获致敬,巴萨放弃提前买断!曼联预计3000万进账

助攻王拉什福德再获致敬,巴萨放弃提前买断!曼联预计3000万进账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0 10:17:01
2025-11-11 08:32:49
神经现实
神经现实
大脑,心智,认知
2356文章数 254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头条要闻

小区车库沉降墙体开裂 所涉楼栋有业主未搬离:要退房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家居要闻

四方食事 不过人间烟火

教育要闻

家庭教育最怕的就是甩锅式教育

亲子要闻

全周期赋能中国母婴健康,八赴进博会聚焦生命早期1000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