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联邦信息和广播部长阿塔乌拉・塔拉尔于周三早些时候通过公开表态,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关键信息:伊斯兰堡与喀布尔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最新一轮双边会谈,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可行解决方案”。
![]()
在宣布这一结果的同时,塔拉尔也明确了巴基斯坦的后续立场——将继续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保护本国公民免受恐怖主义的威胁。
要理解此次伊斯坦布尔会谈的重要性,需回溯此前巴阿两国的边境局势。
在此次会谈之前,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曾爆发过持续数日的冲突,局势一度紧张。
冲突期间,伊斯兰堡方面还针对阿富汗境内的古尔・巴哈杜尔武装营地采取了空袭行动,这一军事举措进一步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氛围。
为避免局势失控,双方随后选择通过对话途径缓解矛盾,在卡塔尔多哈展开了一轮关键沟通。
经过协商,两国最终达成了临时停火协议,为边境地区带来了短暂的和平。
同时,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方还在多哈会谈中承诺,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再次会晤,共同探讨构建能够保障两国间持久和平与稳定的长效机制。
正是基于这一约定,上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代表团齐聚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开启了第二轮正式会谈,然而最终结果却未能如预期般达成共识。
除了会谈结果,巴基斯坦在此次事件中还着重强调了跨境恐怖主义问题。周三早些时候,担任新闻部长的塔拉尔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帖子,进一步阐述了巴基斯坦的立场。
他在帖子中指出,巴基斯坦方面已多次就特定恐怖主义活动与阿富汗塔利班进行沟通,而这些活动的主体正是“印度支持的‘哈瓦里吉武装’及印度代理人‘印度斯坦武装’”,巴基斯坦认为这两个组织长期实施跨境恐怖主义行为,对本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希望通过与阿富汗塔利班的沟通,推动问题得到解决。
此外,对于巴基斯坦政府提及的两个关键术语,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背景说明,以帮助外界更好地理解其立场。
其中,“Fitna-al-Khawarij”是巴基斯坦政府专门用于指代被禁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恐怖分子的称呼,这一命名方式体现了巴基斯坦对该组织的定性与排斥态度。
而另一个术语“Fitna-al-Hindustan”,则指向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为基地的一个组织,巴基斯坦政府为这个组织赋予这一名称,其核心目的在于凸显自身的一个观点,不过这一观点目前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仍属于巴基斯坦单方面的立场表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