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记忆中的水银温度计,要在2026年全面禁止生产啦,那测量精准且价格亲民的水银(汞)温度计,为何要被禁了,没了它我们还能用什么呢?
![]()
水银体温计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公告显示,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要知道水银温度计之所以能比电子体温计更精准,和它内部“水银”的存在可离不开关系,这是因为水银的热膨胀系数为1.8×10的(-4)次方/℃,因此水银会在狭窄的玻璃管内膨胀,只需要看到水银的对应数值就能获知当前体温。
![]()
当然,还离不开一个“巧思”,那就是体温计下部的曲颈缩口,水银柱离开身体后会进行冷缩,但水银柱的冷缩程度仅为玻璃泡内液体的千分之一,与玻璃泡断开后会来不及流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即便变化,也只是小于体温计的分度值0.1℃,测量十分精准,误差一般是在0.1-0.3℃。
![]()
而像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子体温计,比如说额温枪,就极易受到环境影响导致准确度不稳定,例如冰宝贴、冷敷等因素,误差能达到0.5-1℃,但是也能基本满足医疗需求。那既然如此,我国为何还要禁止生产汞体温计呢?
![]()
为何要禁止生产水银体温计
首先就是麻烦,常见的细长水银体温计的数字很小,老人读取十分不便,而且每次使用前还需要甩动体温计让汞恢复原位,一不小心,体温计就会被甩飞打碎,当然,这都是小问题。
![]()
最主要的其实是安全问题,因为玻璃的水银体温计很容易打碎,里面的水银(汞)会泄漏,然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
![]()
要知道一支水银体温计摔碎,15平方米房间的汞浓度就会高出近百倍,即使通风也需要一个月才能恢复,如果在环境中的浓度超过1.2毫克每立方米时,就会引起汞中毒,轻则恶心、腹泻,重则中毒、窒息。
![]()
并且一克汞在传播后,会将10万平方米湖泊中所有野生鱼类,污染至不安全食用标准,就比如日本水俣,就在20世纪中期因为工业废水排放污染,发生了严重的汞污染事件,至少有5万人因此受到影响。
![]()
因此早在1992年时,瑞典就率先禁止销售含水银的医疗设备,之后联合国发布的《水俣公约》也在2013年生效,要求缔约国逐步淘汰含汞产品,那可能就有人说了,这还不简单,把水银温度计里面的汞,换成同样性能的材料不就好了吗?
直接换体温计内部的汞不好吗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最早体温计里使用的物质是酒精,但因为酒精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体温计一离开身体,温度计的刻度就会立马发生变化,所以很难读出准确的温度,后来发现了汞才得以替换。
![]()
不过大家用惯水银温度计的朋友也不用担心,我国体温计的相关企业也正在尝试转型,计划通过用“镓铟锡合金”替代水银,变身成为“无汞”体温计,既能有水银体温计的精准度,又可以避免汞的污染危害问题,那大家会选择什么体温计呢,欢迎留言评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