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3683,证券简称:晶华新材)发布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经营稳健增长,核心业务多点突破,全资子公司北京晶智感触觉传感业务高速拓展,为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营收破 15 亿同比增 11% 扣非净利润彰显主营业务韧性
2025 年 1-9 月,晶华新材实现营业收入 15.0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00%,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407.27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6155.08 万元,同比增长 8.62%,扣非净利润的正向增长凸显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韧性。
![]()
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公司总资产达 29.92 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 1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16.03 亿元,同比增幅 20.48%,资产规模与股东权益双增长,为公司业务扩张与研发投入提供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553.63 万元,虽较上年同期下降 49.91%,主要系采购货款、员工薪酬及税费等经营性支出增加所致,整体现金流状况仍与经营规模相匹配。
核心胶粘业务三维发力 筑牢增长根基
作为国内胶粘新材料领域的重要企业,晶华新材前三季度围绕核心业务从市场、研发、产能三方面系统性突破,巩固行业竞争力。
市场端需求旺盛:公司通过主动开拓市场、加速新品落地,精准匹配下游需求。当前工业胶粘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3C 电子、汽车四大核心应用领域订单充足,销量持续攀升,成为营收增长的直接支撑。
研发端成果显著:以项目制整合资源聚焦光学事业部,研发投入产出率显著提升。OCA 系列产品进展迅猛,折叠 OCA、固曲 OCA、盲孔 OCA、车载 OCA 等多款产品已完成终端客户送样验证并通过验厂,其中折叠 OCA 材料实现稳定放量出货,新款产品正协同终端客户开展预研;国产化替代领域亦有突破,高性能丙烯酸泡棉材料已完成多家主流汽车、电池厂商送样,认证进展顺利,待订单释放后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产能端布局优化:四川工厂产能逐步释放,已平稳承接江苏工厂工业板块搬迁产能,在保障生产连续性的同时,依托当地区位优势优化制造成本,进一步提升盈利空间。此外,全资子公司昆山晶华 “电子级高端胶粘新材料生产及研发中心项目” 预计于 2025 年 11 月正式开工,为公司长期产能扩张与产品升级奠定基础。
子公司晶智感突围触觉传感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晶智感在触觉传感领域表现亮眼,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构建产品矩阵,加速市场落地,成为晶华新材多元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技术与产品双轮驱动:晶智感以 “材料 - 工艺 - 产品” 一体化创新体系为核心,研发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三大技术路线,搭配自修复弹性体、纺织物等多元基底及丝网印刷、静电打印等先进工艺,产品具备压力、角度、温湿度多维度感知能力,且灵敏度高、量程广、稳定性强。目前已推出指尖电子皮肤、全掌电子皮肤、三维力全掌电子皮肤三款主流产品,同时持续研发大面积(手臂、足底、胸部)触觉传感器与多模态(压力、温度、纹理)感知传感器,计划布局多底层原理结合的融合感知产品,完善产品体系。
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国内市场方面,晶智感深耕机器人与医疗康复两大核心领域,已与多家头部本体机器人、灵巧手企业合作并交付订单,同时联合国内三甲医院脑科学专家团队研发适配数据交互的监测康复外骨骼手套,拓展医疗康养场景;国外市场依托北美本土优势,积极对接海外头部具身智能客户,目前多家北美客户已进入样品交流与送样阶段,为海外商业化开拓铺路。
未来,晶智感将进一步推进与国内外主流客户的深度技术对接及产品送样,同时通过优化算法、升级材料工艺提升产品性能,强化市场竞争力。
战略布局清晰 长期发展可期
晶华新材表示,2025 年前三季度的稳健增长,既得益于核心胶粘业务在市场、研发、产能上的持续深耕,也离不开子公司在触觉传感等新兴领域的突破。后续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深化技术创新与产能布局,同时推动新兴业务加速商业化,为投资者创造更长期的价值回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