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厦门10月29日电 (记者张萌)29日,厦门市博士后人才交流对接会暨博士后八闽行厦门站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博汇鹭岛,共创新篇”为主题,吸引了超过100名国内优秀博士后人才,以及来自全市的3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现场通过政策推介、实地考察、校企联盟成立等环节,有力推动了人才与项目在厦门落地生根,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智力引擎”。
![]()
厦门市博士后校企合作联盟启动现场。厦门市人社局供图
“政策+产业”的双重优势,成为本次活动汇聚高层次人才的关键所在。活动现场,3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带来了众多核心技术岗位与项目需求,与博士后人才进行面对面交流,精准对接“人才找项目”与“企业寻智囊”的双向需求。期间,主办方还向与会博士后详细解读了厦门市人才政策等,全方位展现厦门在引才留才方面的系统支持。
与此同时,为了让博士后人才沉浸式感受厦门产业与科研环境,主办方还精心设计了两条参访线路,覆盖重点产业集群与高水平科研平台,展现城市“以产引才、以才促产”的发展活力。期间,除了聚焦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核心领域,组织人才深入企业近距离感受厦门产业发展外,还组织博士后人才走进高校学府,详细了解博士后政策与发展情况,高效链接“产学研用”创新资源。
![]()
对接会现场。厦门市人社局供图
“厦门人才政策兼具‘温度’与‘力度’,覆盖安家落户、科研启动到长期发展的全过程,提供了清晰的支持路径……”博士后们纷纷表示,完善的政策有效解决了人才初期的生活顾虑,通过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丰富的“落地场景”。
活动当天,现场还启动了“厦门市博士后校企合作联盟”,此举也标志着厦门博士后工作迈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据悉,该联盟由厦门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管理办公室牵头组建,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多方资源,致力于打破校企壁垒,通过联合培养、共建平台、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人才共育、项目共研、效益共享”。未来,该联盟将定期组织成果对接、技术交易、项目合作等活动,持续助力厦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首批流动站落地厦门经济特区以来,该市已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及创新实践基地共121个,数量居全省首位,累计培养博士后人才超过3232人。其中,45家流动站设于高校与科研院所,46家工作站与30家省级创新实践基地深入产业一线,覆盖全市六区。厦门始终将博士后工作作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支撑,持续探索平台建设、政策创新与产学研用融合,以高水平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厦门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共同主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