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个 有 温 度 的 公 众 号
关注家庭 关心女性 关爱儿童
![]()
10月23日,由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家长教育工作委员会、AI教育工作委员会与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联合承办的“2025年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创新交流论坛”在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数智融合·协同赋能——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为主题,汇聚来自北京12个区的政府、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及媒体等多方力量,吸引了线上线下近1600人共同参与,共同探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
![]()
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建国在致辞中指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是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北京市正以数智融合为驱动,推动育人机制从“分散探索”迈向“系统构建”。
![]()
顺义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肖雅文表示,顺义区妇联立足“家”职能、发挥“联”优势,深度融入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构建起覆盖“区—街镇—社区村”三级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
顺义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张旭东指出,顺义区将围绕“政策落地、平台赋能、数智升级”三大主线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打造资源融通新体系,探索心理健康全链条护航新范式,全面提升区域协同育人实效。
![]()
在经验分享环节,顺义区社区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建军以《固本强基,提质创新——顺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和“教联体”建设实践探索》为题分享顺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经验。他指出,顺义区以“九大行动”固本强基,以“六个联”提质创新,构建起“数智融合、全域协同、精准赋能”的育人新格局,扎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与实践创新。
![]()
通州区教委职业与成人教育科李壬戌围绕《通州区家校政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介绍通州区整合多方力量、推动协同落地的有效路径。
![]()
北京中学小学部德育主任施广胜以《网络环境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经验分享》为题,分享学校依托数字平台优化家校沟通、拓展共育场景的行动成效。
![]()
活动现场,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春英发布《首都家校社共育教联体建设倡议书》,并由来自社会各界的12位代表上台举行集体启动仪式。这份倡议书明确提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旨在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教育环境,标志着首都家校社共育“教联体”建设正式迈入实施阶段。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单志艳作题为《家长自我教育,建设美好家庭》的主题报告,深入剖析家庭在育人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家长教育工委会理事长张峰发布《2025年家庭教育需求及发展趋势白皮书》,为政策制定与实践推进提供了数据支撑与趋势研判。
![]()
![]()
圆桌论坛环节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毛新瑞主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书记、校长任志梅,丰台区社区学院副院长王弋,北京缔智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朱建阳,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马晓星等嘉宾,围绕“数字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痛点与路径”从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对话,结合人工智能课程实践,共同探索协同壁垒的破解之道。任志梅校长表示,人工智能不应仅被视为技术工具,更应发挥其育人价值。马晓星通过“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提出思考,强调在数字化环境中更应关注孩子的情感支持与品德培养。
![]()
![]()
![]()
![]()
![]()
![]()
论坛现场还设置“AI+教育协同”体验区,展示了智能家校沟通平台、家庭教育大数据监测系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等数字化应用,吸引众多参会者驻足体验,直观感受技术赋能教育的现实可能。
![]()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顺义区在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域的探索成果和示范作用,也为全市构建高质量“教联体”生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顺义经验”。未来,顺义区将继续深化“教联体”建设,以数智化手段赋能家庭教育,为首都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来源:顺义区社教中心
整理编辑:顺义区妇联宣传部
2025年10月29日
您看此文已用时· ,转发只需1秒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