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奥特曼:OpenAI上市,势在必得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艾伦

【新智元导读】OpenAI开启了激动人心的新篇章:这家5000亿美元估值的AI先锋经过近一年的争议与努力,完成了架构重组,为IPO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奥特曼深夜现身直播,首次公开OpenAI内部的AGI路线图,豪言十年内迈入AGI时代。

昨天,OpenAI正式宣布公司完成重大重组,结束了与微软这场旷日持久的重组谈判拉锯战。


非营利母体更名为OpenAI基金会并继续握有公司控制权,持有约26%股权(当前估值约1300亿美元),旗下营利实体转变为特拉华州注册的公共利益公司OpenAI Group PBC,使其得以摆脱此前盈利回报上限的束缚,拥有自由增发股票和IPO上市的资格。

作为OpenAI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微软明确支持这一转型,不仅将原先32.5%的股权调整为约27%(价值约1350亿美元),续约双方独家云计算与模型合作至2032年,还放宽了诸多限制:

OpenAI可与第三方联合开发非云端产品、在满足安全标准前提下开源部分模型,微软则取消了独家云服务优先权,双方各自获得了与竞争对手合作探索AGI的自由。

同日,奥特曼携首席科学家雅各布·帕乔基(Jakub Pachocki)罕见地进行了一场一小时直播,详细阐述OpenAI内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时间表——2026年9月前打造AI研究实习生、2028年3月前实现全自动AI研究员——并现场回答了用户的尖锐提问,包括模型安全、使用成瘾、功能下线等备受关注的话题。

重组完成

使命与资本双管齐下

OpenAI的此次重组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折点。

自2015年成立以来,这家公司一直以「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GI)造福全人类」为使命,在非营利架构下起家。

然而,随着ChatGPT一炮而红并吸引8亿周活跃用户,「烧钱」速度激增,原有架构对资本的限制日益凸显。

2019年引入「有限盈利」模式虽换来微软等巨头的投资,但100倍收益上限也让后续融资受到掣肘。

此次重组通过引入公共利益公司(PBC),彻底解除盈利上限,为OpenAI打开了通往万亿级资本市场的大门。

根据新结构,OpenAI基金会作为非营利母体,仍握有对营利实体的最终控制权:基金会通过特殊表决权可以任命或撤换OpenAI Group董事,全权掌控公司方向。

基金会初始持股26%,并获得一份认股权证:未来15年内若OpenAI市值增幅超过十倍(突破5万亿美元),基金会将自动增持,确保自己成为公司最大长期受益方。


OpenAI商业上的成功将源源不断为基金会积累慈善资源,反哺于AI安全和社会公益项目。

OpenAI董事长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形容这一架构实现了业界前所未有的「使命驱动型治理」,在保障研究方向不偏离公益初心的同时,让公司具备了大规模融资和吸引顶尖人才的能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份「双层结构」协议同样带来了定心丸。

微软此次签署的新协议中,不仅承诺未来依然把OpenAI作为最核心的「前沿模型合作伙伴」,更收获了一份巨额订单:OpenAI将在未来若干年内追加采购2500亿美元的Azure云服务。

作为交换,微软放弃对OpenAI硬件业务的任何权利要求(OpenAI正与前苹果设计师Jony Ive开发神秘消费级AI设备)。

此外,协议明确OpenAI宣布实现AGI的决定需经独立专家委员会审核认可,这化解了此前微软与OpenAI在「AGI定义权」上的潜在冲突,也意味着双方的合作关系不再受制于某个单一里程碑事件。

事实上,此前马斯克等人极力反对OpenAI抛弃非营利控制权的努力最终未能撼动监管层的支持,加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在看到OpenAI承诺强化安全监督后,已同意放行这次重组。

重组消息刚公布,微软股价应声上涨2%,市值一度重返4万亿美元关口。


一位华尔街分析师评论称,新结构理顺了OpenAI的所有权与治理权,为公司未来融资和技术授权扫清了障碍,也保障微软在2032年前持续享有OpenAI成果的商业权益。

路线图首次曝光

冲刺AGI时代

在重组落地的同一天,OpenAI高管首次揭开了公司内部关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时间表。

这场在线直播堪称干货满满。


首席科学家帕乔基详细阐述了OpenAI的研究路线图,透露他们相信凭借深度学习的持续突破,人类距离诞生超越所有人类智能的AI系统可能已不足十年。

为此,OpenAI设定了两个惊人的里程碑:

2026年9月前打造出「AI研究实习生」(Intern-Level AI Researcher),能通过调用海量算力辅助科研人员完成数据分析、实验等工作;

2028年3月前进一步研发出「全自动AI研究员」,可自主开展大型研究项目,从提出原创假设到实验验证全程独立完成。


奥特曼补充解释说,到2028年前后,科学研究将实现高度自动化,AI能够在无人干预下推动前沿科技的进展,人类有望见证科研效率被彻底重塑。

为了支撑如此雄心勃勃的时间表,OpenAI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不遗余力。

奥特曼披露,公司已承诺建设超过30吉瓦算力的数据中心,相当于约1.4万亿美元的投资,将在未来数年内逐步落实。


这笔天文数字的投入被OpenAI视作「打造AI新工业时代」的必经之路:从扩大芯片供应、改造电网,到建设「每周新增1GW算力」的算力工厂,OpenAI正联合AMD、英伟达、谷歌、软银等众多伙伴共同推进这一庞大的工程。

奥特曼将此类比为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革命,预言AI领域很快也会出现类似「硅谷造芯、全美建厂」的景象,为经济带来实实在在的制造业增量。

他甚至乐观地描绘了一个场景:未来可能需要成百上千的机器人来帮忙搭建数据中心!

当然,要实现这一愿景,OpenAI自身也必须高速成长。

奥特曼坦言,公司最终需要达到每年数千亿美元的收入规模才能支撑万亿投入,企业服务和大众消费都将是重要的利润来源,届时公开上市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技术路线方面,OpenAI团队强调当下的突破不仅来自模型规模的扩大,更来自对AI思维方式的改进。

他们介绍了一个衡量模型能力的指标——「任务时间跨度」(Task Time Span),即模型独立完成复杂任务所需的时间长度。

当前的GPT约可连续「思考」5小时,其解题能力已相当于顶尖人类选手在数学、编程竞赛中的水平。

随着「上下文计算」「测试时计算」等新方法的发展,模型的连续推理时间和深度将迅速提升,未来不排除让AI占用整个数据中心来解一道重大科学难题的可能性。

基于此,OpenAI对于模型能力的跃升充满信心,内部并没有「雪藏」某个远超现有产品的神秘模型,但已经研发出许多强大的模块化技术组件,一旦集成便可能带来质的飞跃。

奥特曼预计未来半年内就会出现一次「极为重要的能力飞跃」,甚至不需要等到GPT-6,一个强大得多的新模型已在酝酿之中。

距离我们见证下一次AI性能的大幅跃升,可能只有短短几个月。

直面用户的灵魂拷问

「我们会犯错,但会努力不犯同样的错。」

在直播的问答环节,奥特曼的一席话赢得了弹幕喝彩。

这是OpenAI历史上首次公开AMA(Ask Me Anything),短短几十分钟里他和帕乔基连连被抛「烫手山芋」,包括此前引发众怒的模型路由、内容审查、AI成瘾等敏感问题。

两位高管虽略显疲惫,但回应颇为坦诚,展现出沟通改进的姿态。

其中一系列提问集中在模型选择权与内容限制上。

不少老用户抱怨新版ChatGPT「管得太宽」,经常自动切换模型或拦截某些回答,剥夺了成年人自由使用AI的权利。

对此,奥特曼直言公司之前在安全路由上的做法「搞砸了」,过于越界地干预用户体验。

他承诺正在加速推出年龄验证机制,一旦用户证明成年,将享有最大程度的自主权。

例如备受喜爱的GPT-4o模型并无下线计划,未来成年人可在合规前提下自由选择老模型或新模型;

12月即将上线的「成人模式」也会大幅放宽创造性场景下的内容过滤,让AI更少扮演「道德警察」。

简而言之,OpenAI希望「把成年人当成年人看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管束。

这一系列回答多少平息了社区近来的怨气——很多开发者曾指责OpenAI一边打造高情感聊天模式,一边又担心用户上瘾而暗中换模型,「自相矛盾」。

现在OpenAI表态,不会掩盖模型真实身份,更不会扼杀用户寻求情感支持的正当需求;

相反,如果AI陪伴能帮助人们度过难关,他们认为这正体现了技术的价值所在。

当然,前提是模型必须诚实,不能谎称自己是人类,也要防范对未成年人和心理脆弱人群造成伤害。

另一波提问关心AI的潜在滥用和社会影响。

有人质疑OpenAI一面警告AI可能令人上瘾,一面又在新应用Sora中采用类似TikTok的界面、「勾人」眼球,是否言行不一。


奥特曼对此并未回避,他坦承自己也担心有人过度沉迷聊天机器人,形成不健康依赖。

他强调OpenAI的长期目标是用户的福祉而非短期指标,公司愿意为此做出取舍——「如果某个产品真的让人上瘾到不可自拔,我们宁可砍掉它」。

对于AI可能被坏人用于生物武器等风险,OpenAI表示高度警惕。

奥特曼提到,他们正在研究一整套AI韧性(Resilience)体系,从模型层面的安全设置到跨机构的快速响应机制,来防范有人利用AI制造新的传染病等极端事件。

他将当下时刻比作互联网早期:

最初人们不敢在网上输信用卡信息,但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已经建立起网络安全生态,使在线支付变得习以为常。

同样的道理,我们需要为AI打造这样的信任之网。

他呼吁政府、企业、高校协作,尽快建立起应对AI风险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框架,这也正是OpenAI基金会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AGI进度,帕乔基和奥特曼给出了耐人寻味的回答。

帕乔基认为AGI的实现不会是某天突然降临的「奇点」,而是一个渐进演化过程,我们眼下就已经身处其中。

奥特曼则干脆表示,与其纠结定义,不如定下具体可检验的目标,比如2028年实现自动化研究员就是公司内部对AGI的「小目标」。

当被问及GPT-6何时发布,奥特曼笑言「甚至不知道会不会叫这个名字」,但他话锋一转,郑重透露在不超过半年内大家就会看到模型能力的巨大飞跃。

在商业层面,奥特曼坦承AI的冲击正在逼近临界点——「大规模的脑力工作自动化将在未来几年内发生」,社会需要提前思考应对方案,如推动教育和职业培训转型等。

他相信尽管AI会替代许多重复性知识工作,但也会催生新的职业和机遇,「正如历史上每次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果」。

影响与展望

共筑AI造福人类之路

OpenAI此次重组与亮相,映照出当今AI产业的一个关键点: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的平衡。

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初衷,到引入投资、再到如今谋划IPO,OpenAI走过的道路饱含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架构调整为其持续推进AGI提供了充足「弹药」。

通过PBC模式,OpenAI既可大举融资引入算力和人才,又在法律上绑定了公益使命,将安全和人类福祉置于股东利益之上。

这或许为AI公司树立了一种新范式:即使逐利,也要Built to benefit everyone(为全人类造福)。

对微软而言,OpenAI的蜕变同样是重大利好。

这家老牌巨头近年因押注OpenAI而收获颇丰,13亿美元投资换来了百倍账面回报,还使Azure云稳坐AI时代的「底座」角色。

如今新协议签订,微软不仅锁定了未来十年OpenAI顶尖模型的优先使用权,更打开了与Anthropic、谷歌等其他AI玩家合作的空间,实现「一鱼多吃」的战略纵深。

可以预见,在AGI竞赛全面提速的背景下,微软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多元生态,以避免在「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带来的风险。

微软CEO纳德拉已经明确表示,欢迎包括Anthropic的Claude、谷歌的Gemini等模型登陆Azure云服务。


这种兼容并包的策略,将进一步巩固微软在企业AI基础设施市场的统治力。

然而,真正值得关注的仍是人类整体的得失。

OpenAI基金会宣布首批将投入250亿美元,用AI力量攻克疑难疾病、建设AI韧性防护网。

这意味着在追逐下一个GPT的同时,OpenAI没有忘记去应对AI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如利用生成模型发现新药、抗击瘟疫,也防范「AI制造病毒」这样的噩梦场景。

正如联合创始人沃伊切赫·扎雷姆巴(Wojciech Zaremba)所言,为了让公众真正信任AI,我们需要复制一个类似网络安全行业的生态,打造出AI时代的「安全气囊」和「急救队」。


在更宏大的层面,OpenAI此举或将引发全球AI治理的新讨论:当一家私营公司掌握通往AGI的钥匙,我们如何确保它始终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

OpenAI给出的答案是让非营利基金会掌舵方向,以制度设计防止逐利偏航,同时主动寻求监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

在直播中,奥特曼一再强调「透明度」的重要性,称这是赢得公众信任、避免AI恐慌的基石。

他还表示OpenAI愿与同行合作制定AI安全标准,已开始与谷歌DeepMind、Anthropic等竞争对手在相关领域展开初步合作,可谓放下成见、携手护航。

从某种意义上说,OpenAI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一方面要在资本助推下加速奔向AGI的圣杯,另一方面又要谨守创立之初那份对人类的承诺。

当被问到「AI把一切都自动化后,人类的意义何在」时,帕乔基的回答意味深长——也许正是由人类来决定下一步要追求什么,这种高层次目标设定本身,就能赋予我们新的意义。

正因如此,OpenAI的新篇章更是关于技术与人类未来的史诗。

作为旁观者与参与者的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在迈向AGI的征途中,OpenAI能否证明他们始终铭记着那句初心宣言:「确保AGI造福全人类」。


参考资料:

https://openai.com/index/built-to-benefit-everyone/

https://openai.com/index/next-chapter-of-microsoft-openai-partnership/

https://openai.com/zh-Hans-CN/live/?video=1131297184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restructuring-mean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大陆开始清算,12名“台独”被锁定!赖清德急了,赶紧喊话国民党

起喜电影
2025-11-03 12:50:46
国民党再掀波澜!郑丽文上任真相令人震惊!

国民党再掀波澜!郑丽文上任真相令人震惊!

鲁源写作读书会
2025-11-01 06:00:07
中方出手制止朱拉尼,海湾国家迅速转变立场,叙利亚局势迎来新局面

中方出手制止朱拉尼,海湾国家迅速转变立场,叙利亚局势迎来新局面

起喜电影
2025-11-02 05:16:49
三级片没有死,只是换了个活法而已!

三级片没有死,只是换了个活法而已!

时分秒说
2025-11-03 11:19:46
于谦的“十兄弟”圈子,老大马未都,老七吴京,其他几人都是谁?

于谦的“十兄弟”圈子,老大马未都,老七吴京,其他几人都是谁?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26 16:07:19
被俄影响上百年的蒙古国,突然选择“脱俄入中”,究竟有何目的?

被俄影响上百年的蒙古国,突然选择“脱俄入中”,究竟有何目的?

孔孔说体育
2025-11-04 02:00:49
谢思埸陈艾森领衔!全运会跳水男子团体决赛:广东队再夺一金

谢思埸陈艾森领衔!全运会跳水男子团体决赛:广东队再夺一金

全景体育V
2025-11-03 22:03:09
浙江安吉“霸王村”乱收费100元,引发民愤潮

浙江安吉“霸王村”乱收费100元,引发民愤潮

记录生活日常阿蜴
2025-11-03 15:21:03
想的挺美——哈马斯要求豁免躲藏在加沙隧道中的恐怖分子

想的挺美——哈马斯要求豁免躲藏在加沙隧道中的恐怖分子

老王说正义
2025-11-04 00:05:34
今年谁能有他猛!拿到亿元合同,当上球队老大,有望入选全明星

今年谁能有他猛!拿到亿元合同,当上球队老大,有望入选全明星

球毛鬼胎
2025-11-03 16:17:33
这下好了,君合律所不仅上海人,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这下好了,君合律所不仅上海人,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2 15:47:12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王家卫好样的,这下全网都知道唐嫣洁身自好了

娱乐故事
2025-11-01 21:36:09
三国终于签字,中方对美动真格,订单全部被取消,特朗普开始救场

三国终于签字,中方对美动真格,订单全部被取消,特朗普开始救场

爱下厨的阿酾
2025-10-08 04:57:38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老年人行房最晚到多大年龄?或许很多人想错了!

深度报
2025-09-11 23:05:16
张海迪是个谜!!1955年出生,身患重病,面色红润还能活到现在

张海迪是个谜!!1955年出生,身患重病,面色红润还能活到现在

忠于法纪
2025-11-03 09:44:33
炸裂!佛山女老师被举报出轨多人,肮脏聊天曝光,自称被顶到腰疼

炸裂!佛山女老师被举报出轨多人,肮脏聊天曝光,自称被顶到腰疼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5-17 13:22:23
福建三兄弟一年低调赚了21亿,门店3700家,去IPO敲钟了

福建三兄弟一年低调赚了21亿,门店3700家,去IPO敲钟了

品牌观察官
2025-11-03 19:20:19
柬埔寨经营电讯诈骗园区的太子集团创办人陈志,先后遭美国及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包括提出起诉、制裁及冻结资产!关联保险经纪与证券公司被暂时吊销牌照

柬埔寨经营电讯诈骗园区的太子集团创办人陈志,先后遭美国及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包括提出起诉、制裁及冻结资产!关联保险经纪与证券公司被暂时吊销牌照

和讯网
2025-11-03 17:14:04
这种箱子千万不能放在家里,暗藏甲醛、易致癌,很多人还舍不得扔

这种箱子千万不能放在家里,暗藏甲醛、易致癌,很多人还舍不得扔

DrX说
2025-10-31 16:02:10
太空吃播上线!中国航天员在太空吃烧烤

太空吃播上线!中国航天员在太空吃烧烤

极目新闻
2025-11-03 22:26:57
2025-11-04 03:12:49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777文章数 662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手机
本地
健康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教育要闻

康熙身边的洋顾问

手机要闻

华为突然推送3.68GB大更新:Pura 80获推,你收到更新了吗?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