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是社区里的行政,每天坐在电脑前录数据要 4 个多小时,月底整理档案还得弯腰搬纸箱。最近半个月,她总觉得腰不得劲,贴了几片止痛贴就没当回事,直到上周帮邻居抬婴儿车时,腰突然疼得直不起来,被家人扶去医院才查出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说再拖可能要做康复治疗。
其实咱们的腰椎间盘就像 “夹心面包”,外层的 “吐司” 是纤维环,裹着中间软软的 “果酱” 髓核。长期久坐让 “吐司” 被压得越来越薄,再加上弯腰、搬重物的劲儿,“吐司” 容易裂开口子,“果酱” 漏出来就会压到旁边的神经,疼和麻就找上门了,像老师、快递分拣员这些经常久坐或弯腰的人,尤其要注意。
![]()
信号 1:腰臀连腿一起痛,像有根筋扯着
一开始可能只是腰隐隐作痛,后来疼得会从腰窜到屁股,再往下到大腿后侧,甚至脚踝。比如抱孙子时一使劲,疼得赶紧把孩子放下;咳嗽或打喷嚏时,腰和腿的刺痛还会加重。这是神经被压到的明显信号,别硬撑着做家务,赶紧找个硬椅子坐下歇着。
信号 2:脚底板发麻,像踩了团棉花
有时腰不怎么疼,但脚底板总觉得木木的,走路像踩在软棉花上没力气,穿袜子时摸脚踝都没知觉。这说明神经已经被压得出现损伤了,再拖可能连走路都不稳。平时别总翘二郎腿,工作时每坐 30 分钟就站起来走两步,活动活动腰和腿。
信号 3:上下楼梯膝盖软,差点摔跟头
买菜拎着袋子上楼梯,突然膝盖一软,差点跪下去;想踮脚够高处的东西,脚尖却使不上劲。这是因为神经长期受压,肌肉没了 “指挥”,时间长了肌肉会变松,恢复起来更麻烦。平时可以多做 “靠墙站”:后背贴墙,脚离墙 10 厘米,每天站 5 分钟,能锻炼腰腹肌肉。
![]()
信号 4:半夜疼醒,只能侧着睡
躺下准备睡觉,腰却疼得翻不了身,只能侧着蜷成 “虾米” 才舒服,早上醒来腰硬得像块板,得慢慢挪才能下床。这是因为夜里椎间盘的炎症更容易扩散,疼得更明显。睡前可以用热水袋敷腰,温度别太高,40℃左右就好,敷 10 分钟能缓解僵硬。
信号 5:肛门周围发麻,必须马上就医
如果突然觉得肛门周围又麻又胀,甚至小便时控制不住,这是特别紧急的情况(医生叫马尾综合征)。一定要在 24 小时内去医院,晚了可能会影响下肢活动。这时候别自己走,让家人扶着或用轮椅,避免加重腰部负担。
信号 6:弯腰系鞋带都费劲
以前系鞋带蹲下来很轻松,现在弯腰时腰像被卡住,得先蹲一半再慢慢弯腰,甚至得单腿站着系。这说明腰椎的活动已经受限了,再拖会让腰椎变得更僵硬。平时别做深蹲、弯腰搬重物的动作,拿东西时先蹲下,让腰不用力。
![]()
别觉得这些信号 “不碍事”,拖着不管麻烦大了。神经被压久了会 “失灵”,不仅疼得更厉害,还会让腰越来越弯,甚至影响走路;夜里疼得睡不着,白天没精神,连给家人做饭、陪孩子玩都做不了。
其实大部分人不用做手术,选对方法就能缓解:
姿势要注意:办公椅上放个腰靠,让腰贴紧靠背;站着时别歪身子,避免单侧用力;睡觉选硬床垫,别睡软塌塌的弹簧床。
锻炼有技巧:疼的时候先卧床休息,不疼了练 “猫式伸展”:趴在床上,抬头抬屁股,再低头塌腰,慢慢做,每次 10 下,能放松腰椎。
别信偏方:别随便找路边按摩店按腰,万一按错了可能加重突出,不舒服就去正规医院的骨科或康复科。
![]()
腰就像家里的 “承重墙”,平时看着不起眼,一旦出问题,全家生活都受影响。那些偶尔的疼和麻,都是身体在喊 “该休息了”。早发现信号,早调整习惯,才能一直有个好腰,帮家里扛事,陪家人好好过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