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测试题没有对与错,就是根据测试者的真实情况来选择。判断的时候可以依据测试者的选择得分,根据得分得出一定的结论。这种测试有一定的依据,似乎和人们认识世界有关系。
![]()
长期以来,人们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认为世界上的东西一定分个对错。甚至很多人比较自私,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对的,对自己没利的就是错的。其实对与错只是相对存在的,并不是绝对存在的。很多人认为是对的,一少部分人可能认为是错的。并不是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的就一定是对的,所谓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也只是为了协调多数人的利益,不损害多数人的利益,以免引发众怒,并不一定是公平公正的。俗话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的人发现了真理,绝大多数人却没有发现真理。就好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其他人并没有发现。倘若牛顿盲从其他人,跟其他人一样变得庸庸碌碌,科学就没法发展了。很多人们认识世界的问题没有对与错,虽然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是不同的,人与人认识的世界也是不同的,但人们的心态有可能是相同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但也有可能产生意义的畸变,产生认识的巨大改变。心理学测试题照顾了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并不会轻易让人们判断对与错。所谓的对与错,只是人们规定的或者是法律规定的,或者是道德规定的,或者根据共同的想法判断,却并不一定符合事实,不一定符合个体心理的发展。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性,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会根据自己的眼光来判断对错。但这种判断是偏颇的,而不是全面的。
远古时期,人类群体决定对错。对人类群体有利的就是对的,对人类群体不利的就是错的。那些时代往往忽略个人的力量,但人类群体会崇拜英雄,崇拜神灵,英雄死后可以成神,这些都是人们寻求心理依靠的办法。后来有了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就可以定义对错。当然个体也可以定义对错,知道法律是怎样规定的,也知道道德体系是怎样规定的,知道人们平常的风俗习惯是怎样规定的,也知道新鲜事物对自己是否有利。有了功利化的判断,就有了对与错的判断。而对与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具有相对性,而不具备绝对性。倘若一个人认为对与错具备绝对性,那么他肯定认识出现了问题,或者说社会化程度比较高,受到社会规则的完全驯化,已经无法作出真实的判断了。譬如两个国家打仗,只是为了争夺一小块地盘,却谁都说自己有理,最终造成生灵涂炭,那么谁都没有道理了。一方士兵杀死另一方士兵,似乎可以成为英雄,但在国内杀人就会被判死刑。被杀死的士兵认为杀死他的士兵是个坏蛋,而杀死他的士兵认为他是个坏蛋。连同双方的国家都无法判断对错,就更别提两个士兵了,已经完全进入了混战的模式。在战争中,国内的法律似乎不起作用了,道德似乎也不起作用了,因为面临着生死的抉择。似乎生是对的,死是错的。
![]()
古人早就好生恶死,喜欢长久生存下去,而不喜欢死亡。孟子偏偏反其义而用之,提倡舍生取义,而不提倡苟且偷生。可是历史上苟且偷生的人很多,尤其是改朝换代以后,很多旧朝的臣子纷纷归顺新朝,继续在新朝做官,而不会归老林泉。那么他们是对还是错?历史又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历史往往由胜利者书写,那么归顺新朝的人就成了识时务者的俊杰,而不是苟且偷生的叛徒。为了保全性命,就可以背叛原来的国家。不仅官员可以这样做,而且老百姓也可以这样做,甚至为了一点钱就可以出卖起义领袖。陈胜、吴广起义后,最终被叛徒出卖。耶稣被叛徒犹大出卖,似乎已经成了历史定势。在饥荒战乱的时候,老百姓流离失所,吃不上饭,就有可能易子而食。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变成了野兽,哪有什么对错可言?在他们眼里,生存是第一等大事,为了生存可以干任何事。他们可以集合起来吃大户,抢劫官府的钱粮。似乎官府不是对的,他们才是对的。好坏的形式易位,最终导致乾坤颠倒,社会大乱。世间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好与坏都是后天人们的判断,甚至统治阶级代表被统治阶级作出判断,往往有着愚民的嫌疑。
心理学测试题没有对与错的说法,只有根据测试人自己的想法来测试的说法。有试题是这样设置的:“明天考试,今天晚上你是否担心考试睡不着觉?”“你认为工作压力大吗?”“你对你的恋人满意吗?”等等。只能回答是或否,却没有对错的判断。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这样,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虽然遵守法律和道德,但并没有完全成为法律和道德的奴隶,而是有自己的看法。甚至这种看法非常活泼,总是复杂而多变,有时候连自己都把握不住。有一个阶段,可能会产生学习焦虑,可能会产生社交焦虑,而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动消失。不用找精神科医生治疗,也不用找心理咨询师咨询,自己就调节好了。那么所谓对与错的观念,就变得不堪一击。人的思想总是复杂多变的,并不是永远保持一种状态,不然就会变成机器人。心理测试题充分考虑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态度。已经摒弃了简单的好与坏的观念,让人们做出真实的选择,而不是为了得高分而选择好的一方面,那样反而不真实。人们认识他人就是这样,小的时候总是认为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长大后就会发现,社会上的人并不是简单地分为两种人。大多数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好人或坏人。连同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完全定义为好与坏,需要有所鉴别,作出理性而客观地分析。
![]()
心理测试题没有对错的说法,只有适合测试者自己想法的选择,和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有关系,和人们的心态有关系。也和哲学思想有关系。毕竟世界不是那么简单,人们的认识也不是那么简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