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之眼观转基因:为技术正名,为民生谋福
作者为导弹研究院研究员、院长
同志们啊,看待转基因这项技术,咱们得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从国家长远利益和科学本质出发,不能被杂音牵着走,更不能因一时的疑虑就否定一项可能改变未来的重要成果。
我搞了一辈子科学研究,深知任何新技术的诞生都会伴随争议,但判断一项技术价值的核心,始终是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能为人类福祉服务。转基因技术本质上是对生物遗传特性的精准调控,这和我们过去培育良种的思路一脉相承,只不过手段更先进、靶向更精准——传统育种要等上十几年才能筛选出优良性状,而转基因技术能直接将有益基因导入作物,大幅缩短育种周期,还能让作物具备抗虫害、耐盐碱、高产优质的特性。这对咱们这样一个人口多、耕地紧的国家来说,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出路,是实实在在的“科技兴农”,怎么能不支持?
有人担心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说“吃了会改变人的基因”,这种说法不符合科学常识啊。咱们得明白,基因是生命的遗传物质,但它进入人体后,会被消化系统分解成小分子的核苷酸,就像吃猪肉不会变成猪、吃米饭不会长出稻穗一样,怎么会改变人的基因呢?这些年,全球那么多权威的科学机构,比如美国国家科学院、世界卫生组织,都做了大量研究,结论都是“已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安全性上没有本质区别”。科学结论要靠实验证据说话,不能靠主观臆测,更不能靠谣言吓唬人。
还有人说“转基因是外国人的技术,咱们用了会被卡脖子”,这种想法有道理,但更要看到另一面——如果因为怕被卡脖子就放弃研究,那咱们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永远没有自主创新的机会。咱们国家这些年在转基因技术上已经有了不少突破,培育出了抗虫棉、抗虫玉米等自主品种,这正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越是有争议的领域,越需要咱们的科研人员沉下心来攻关,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说到底,转基因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门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学技术。对待它,咱们要坚持“科学研究要大胆,推广应用要谨慎”的原则:科研上要鼓励创新,不设条条框框;应用上要严格监管,做好安全评估和标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绝不能因为个别杂音就停下发展的脚步,更不能让非理性的恐慌阻碍科技进步的步伐。咱们搞科学的,要带头讲科学、信科学,用事实说话,让更多人明白:支持转基因技术,就是支持农业现代化,就是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