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斯里兰卡新总统戈塔巴雅一上任就搞出个大动静,直接要求中国归还汉班托塔港的 99 年使用权,还说这是为了 “维护国家主权”。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盯着看,想知道这事要怎么收场。可谁能想到,才过了一个月,这位总统就改口了,承认港口协议就是纯商业性质,再也不提重新谈判的事。
前后态度差这么大,中间到底藏着什么事?他为什么会这么快就改变主意,连之前强调的“主权”都不提了?
![]()
从"香饽饽"到"烫手山芋"
2005年,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雄心勃勃,想在自己家乡汉班托塔搞个大项目,建设现代化港口来拉动经济。
马欣达第一个找的是邻居印度,印度派了专家团队实地考察,最后摆摆手说:"风险太大,我们不干。"接着又找日本,日本人更直接,连详细评估都懒得做,直接表示没兴趣。
项目眼看要黄,这时候斯里兰卡想起了中国。中国团队来了之后,仔细评估了一圈,觉得这地方战略位置确实不错,位于东西方航运要道上,未来潜力巨大。于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决定提供约15亿美元的商业贷款支持项目建设。
![]()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商业贷款,不是无偿援助,利息按照国际市场正常水平执行。2007年10月,汉班托塔港正式开工。经过几年建设,到2012年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
但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港口有了,但配套产业链跟不上。没有足够的工业区、物流仓储、加工制造业,船来了卸完货就走,根本留不下什么经济效益。斯里兰卡当时正处于内战后的重建期,国力有限,没有足够资金去完善配套设施。
![]()
结果就是,这个本来寄予厚望的"香饽饽"很快变成了"烫手山芋"。从2012年到2016年,汉班托塔港连续亏损,累计亏损超过3亿美元。斯里兰卡政府不仅没从港口赚到钱,反而每年都得往里贴钱维护运营。
到了2017年,斯里兰卡实在撑不住了。国家外汇储备告急,各种国际债务即将到期,政府财政几乎要崩盘。在这种情况下,斯里兰卡政府主动找到中国,希望中国企业能接手港口运营。
经过多轮商业谈判,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公司同意出资11.2亿美元,购买汉班托塔港70%的股权,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99年。这11.2亿美元对当时的斯里兰卡来说,简直就是救命钱。
![]()
印度的焦虑
中国接手后,港口运营立刻出现了质的变化。凭借中国企业在全球的航运网络和管理经验,各种货轮开始频繁往汉班托塔港跑。
201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9.6万吨,是前一年的4倍。到2020年,吞吐量已经达到180万吨,港口从亏损变成盈利,成了印度洋上重要的转运枢纽。
更重要的是,港口的成功运营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开始招商引资,纺织、物流、制造企业纷纷入驻,给当地创造了数万个就业机会。斯里兰卡政府作为30%的股东,每年还能从港口盈利中获得可观分红。
![]()
但印度坐不住了,汉班托塔港离印度南部海岸只有几百公里,这么关键的位置被中国控制,印度心里肯定不舒服。印度媒体开始密集炒作"中国威胁论",声称这是中国"珍珠链战略"的重要一环,可能成为中国军舰的永久补给站。
2019年斯里兰卡大选,新当选的总统戈塔巴雅面临着国内巨大的经济压力。当时斯里兰卡外债已经高达500多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濒临崩溃边缘。
这时候印度适时伸出了"援手"。莫迪总理第一时间打电话祝贺戈塔巴雅当选,热情邀请他访问印度,并承诺提供25亿美元的援助。条件只有一个:对华政策得"调整"。
![]()
130亿美元的"清醒剂"
戈塔巴雅显然被这个"糖衣炮弹"击中了。上台没几天,他就公开表态:"把汉班托塔港租给中国99年是个错误决定,我们必须和中国重新谈判,把港口拿回来!"
印度媒体立刻大肆报道这是"斯里兰卡纠正错误"。紧接着,斯里兰卡外交部真的给中国大使馆发了正式照会,要求终止99年租赁协议,归还港口使用权。
面对斯里兰卡这波突然的"政治操作",中国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冷静和专业。没有愤怒抗议,没有外交制裁,而是让律师和商务团队上场,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回应:算账。
![]()
很快,双方代表在科伦坡坐到了谈判桌前。中方代表没说太多外交辞令,直接把当初签署的商业合同摊开在桌上,指着其中一条条款说:"你们要单方面终止协议,可以,但得按合同条款承担相应后果。"
中国律师团队迅速行动,把违约成本算得清清楚楚:首先是投资本金,当初中方支付的11.2亿美元股权收购款得全额返还。其次是运营损失,中方接手后为了盘活港口投入的成本都得赔偿。
![]()
最大头的是机会成本和预期收益损失,合同签的是99年租期,现在才执行了2年就要终止,等于剥夺了中方未来几十年的合法收益。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国际商法通则,经过专业计算,总的违约金高达130亿美元。
这个数字一报出来,斯里兰卡谈判代表当场就懵了。130亿美元相当于斯里兰卡当时全年GDP的六分之一,全国外汇储备只剩下十几亿,根本不可能承受。
![]()
印度"画饼"与无奈妥协
斯里兰卡政府也想过找印度帮忙。毕竟当初就是在印度的鼓励下才做出这个决定的,现在遇到困难,印度总该出手相助吧?
但印度虽然口头上表示支持,但对于出钱帮忙承担违约金这事,态度就很暧昧了。印度承诺的25亿美元援助,真正到账的只有3亿美元,而且还附带了一堆条件,要求斯里兰卡以港口股权和其他资产作抵押。
即使印度把承诺的25亿全部兑现,也远远不够支付130亿的违约金。让印度真金白银掏这么一大笔钱去填别人的合同漏洞?印度又不傻。
![]()
戈塔巴雅政府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与此同时,国内民众的反应也出乎政府意料。普通百姓最关心的是就业和收入,汉班托塔港在中国运营下创造了数万个工作岗位,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折腾了不到一个月,这场闹剧就悄无声息地结束了。2019年12月20日,戈塔巴雅总统公开改口,对媒体表示汉班托塔港协议是"纯粹的商业性质",政府不会再进行重新谈判。之前发出的那份强硬照会,也被灰溜溜地撤了回去。
![]()
契约精神的最终胜利
这场风波最终以斯里兰卡的妥协告终。中国用一份严谨的商业合同守住了底线,也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个道理:商业合作不是儿戏,合同条款不是废纸。
对斯里兰卡来说,这也是一堂昂贵的教训。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确实处于弱势地位,但这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违背契约精神。想要在国际社会获得尊重和信任,首先得证明自己是个可靠的合作伙伴。
![]()
到了2022年,斯里兰卡外债高达510亿美元,最终不得不宣布"国家破产"。而汉班托塔港在中国公司运营下,已经成为南亚地区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每年为斯里兰卡带来数十亿卢比的收入和数万个就业岗位。经历了经济危机的至暗时刻后,斯里兰卡比谁都清楚这个"会下金蛋的母鸡"有多重要。
![]()
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政治风向可能随时改变,但契约精神是国际合作的压舱石,也是中国在海外投资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底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