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假真的来了!”10月27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式开启2025年秋假,5天假期衔接前后周末,形成9天连休,且无需调休。消息一出,本地家长们的朋友圈瞬间被刷屏。
紧接着,恩施州鹤峰县、利川市两地的秋假安排也相继公布,假期同样设置为5天,均形成9天长假期。通知明确,幼儿园、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均可参照执行。
01 秋季假期
恩施州的秋假通知特别引人注目:严禁给学生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和任务型实践作业。这打破了以往“假期即第三学期”的怪圈,让学生真正得到休息。
教育部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体验社会,参与秋收劳动、生态保护、红色教育等主题活动。这份通知背后,是对素质教育实实在在的推进。
与此同时,广东佛山、四川宜宾和自贡等地也陆续出台了春秋假试点方案。佛山采用“3+2”春秋假模式,本学年秋假3天,衔接周末后形成5天小长假。
四川宜宾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不含初中、高中毕业年级)进行春秋假试点,春假与秋假各3天。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总督学何照强表示,此举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缓解学业压力,参与社会实践。
自贡则更为具体,在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试点推行“春秋假”制度,春假2天衔接“五一”假期,秋假3天固定于每年11月第二个星期三至星期五。
02 教育革新
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黄如贝强调:“假期明确计入学校机动时间,严格落实‘不补课、不调休、不增负’要求。”这三个“不”字,仿佛是对以往“假放而实不放”现象的正式告别。
这些探索并非突如其来。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深入推进,教育理念正在从单纯的知识灌输向全面发展转变。春秋假的出现,正是这种转变的具体体现。
教育专家指出,春秋假在欧美国家已实施多年。德国学校每年有约75天假期,分散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法国则实行“七周上学,两周放假”的作息制度。这些安排都遵循了教育规律,考虑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黄甫全教授认为,“春秋假给予学生更丰富的成长经历,这是闭门读书无法替代的。”
03 反响热烈
消息传出后,在家长群和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论。多数家长表示支持,认为这能让孩子真正接触自然,体验课堂外的世界。
“终于不用只在作文里编造‘金色的秋天’了。”一位家长在微博上的评论获得了高赞。“以前的孩子,写秋天要么是虚构,要么就是去了一趟人头攒动的公园。现在,他们可以真正地去感受季节的变化。”
也有部分家长担忧假期会影响学习进度,或因工作时间冲突无法陪伴孩子。对此,教育部门表示,春秋假的时间安排已经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学校不得在假期后组织补课,确保学生休息权。
一位小学班主任坦言:“与其让学生在教室里心不在焉地盼着秋天,不如让他们走出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这种体验本身就是学习。”
在恩施,一些学校已经开始组织非强制性的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参与农事体验等。这些活动完全自愿,不设考核标准,让孩子们在放松中学习。
一位教育工作者在社交媒体的留言点亮了许多人的内心:“当我们谈论春秋假时,我们其实是在讨论:教育是否敢于留给生命更多自由生长的空间?”
另一个高赞评论则写道:“童年的美好,往往来自于那些不被打扰的时光:捉昆虫、捡落叶、看云彩。这些看似无用的瞬间,恰是滋养一生的财富。”
也许,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我们给了孩子多少知识,更在于我们是否守护了他们与世界对话的好奇与热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