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方意图联合6国,再次对中国施压,但是这次,还没动手就输了,中方并没有把话说得很直白,而是回了关键的6个字。
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不光是经济决策的问题,更是反映了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较量。
如今,美国又有“大动作”在酝酿,这次的目标是限制从笔记本电脑到喷气发动机等软件驱动产品对华出口,以回应中国的稀土政策。美国财长贝森特还强调,可能会和七国集团中的其他盟友,一起实施此计划。消息一出,市场瞬间紧绷,美国股市指数再次下跌。
![]()
(贝森特证实该限制出口计划)
虽然中方并没有对此计划进行具体回应,但强调了一句话,我们将采取果断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方表态中的“采取果断措施”,其实就是对美方最好的回应。说明我们根本就不担心美方的施压手段。
稀土不是日常生活中能轻易见到的东西,但它们是制造现代科技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小到手机,大到战斗机,都需要它。而中国正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美国想在稀土话语权上发力,却被中国抢占了先机。这可把美国急坏了,不仅纷纷向其他供应链砸钱,还试图通过其他手段施压中方。
然后再来看特朗普政府的新策略——限制软件驱动产品出口。这就像下了一步“险棋”,因为这一策略并非新鲜事。早在2022年,美方在对待俄罗斯时就采取过类似的策略。只不过美国显然没学乖,当初对俄如此施压,并未取得预期成效,现在又试图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中国。
![]()
(中国在稀土领域掌握绝对主动权)
近年来,特朗普政府像打出了“关税大棒”的满血技能,不断提高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甚至一度飙升到145%。表面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满是漏洞。美方的关税政策,不仅给美国的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消费成本,还没能有效削弱中国的经济成长。中国立马还击,实施了一系列关键矿产出口管制措施,美国立刻感受到了稀土短缺带来的阵痛。
如今,美国又提到了“软件限制”这个老套路,看似要从科技领域给中国当头一棒。但这真的是个好主意吗?
就连美国的官员也承认,限制软件出口将对美国自身的工业产生反噬效应,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有知情人士提到,该计划的重点,可能只是在施压上,要说具体实施,或许并不会。如此看来,这次美方还没动手就输了。
美国眼下这个“损招”,本质上是想施压中国迫使其改变稀土政策。然而,这种做法明显低估了中国的应对能力和全球经济联动机制的复杂性。
![]()
(稀土供应对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很重要)
首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14亿人口的购买力超越美国,失去这样的市场将对美国企业造成巨大打击。其次,中国手上还有大量美债,一旦抛售,美国金融市场势必颤抖。此外,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得很多国家,包括美国,都离不开中国制造。一旦脱供,供应链断裂,美国可能面临广泛的市场空白和物资短缺。
中国作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际贸易版图非常广阔。中美贸易占中国总贸易额的比例已经下降,这意味着,即便双方矛盾加剧,中国也不会因此陷入经济困局。
综合来看,美国政府此次提出的出口限制计划,更多像是一种战略性威慑,而非务实的政策选择。在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大背景下,急剧的单边行动,必然会招致广泛的国际反对,并进一步削弱美国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
(中国在全球的贸易地位已达到一定高度)
更关键的是,此类威胁性策略,在全球已屡见不鲜,一旦撕破脸,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都没有好处。对于美国而言,与其采取极端措施,不如回到谈判桌前,用实际行动与中国解决分歧。毕竟,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满手制裁牌的那个,而是能用合作开辟新局面的智慧者。
这场博弈仍在继续,两国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冷静地权衡利弊。未来,或许是一次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也可能是一场漫长的外交修复之旅。不管怎样,唯有智慧与克制,才能引导国家关系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