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仲量联行在亚太地区开展了酒店运营商信心指数调研,共收到832份反馈,涵盖所有酒店类型,其中317位来自中国市场(含港澳台地区),占样本总量的38%。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洞察酒店业者对2025年和2026年的业绩预期、核心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量,以期为区域内的投资者、业主和酒店运营商提供决策参考,更为2026年酒店预算的制定提供指引。
![]()
调研显示,亚太区多数市场2026年的GOP(经营毛利)预计将实现2%–5%的增长。相较之下,中国市场情绪仍偏审慎(-2%—-1%)。
受访者认为,2026年中国酒店市场业绩主要面临三大逆风因素:一、大量新增酒店供应即将入市,加剧行业竞争;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影响整体经济增速,对消费与商务活动有所抑制;三、企业差旅频次与预算收缩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此外,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叠加出境游热度不减对内需市场形成分流效应,亦为酒店从业者的高度关注点。
不同定位的酒店大多对2026年持谨慎态度,仅奢华酒店中约半数受访者对收入端持积极预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生活方式型酒店,在收入与GOP预期上较传统型品牌更为乐观;同时,度假型酒店相较城市型酒店,展现出更高的积极预期与信心。
![]()
餐饮方面,受诸多外部因素及消费者行为转变的影响,46%的中国市场受访者预计2026年酒店餐饮的表现将不及2025年。
随着高端或奢华酒店的部分餐厅让渡给社会餐饮品牌经营、包间最低消费限制取消等调整日益普遍,仲量联行观察到,酒店“餐饮+”模式正在重塑其业务格局——部分场所融入现场演出、IP联名、主题展览与快闪活动,逐渐从单一餐饮功能转向复合型体验空间。未来,酒店餐饮若要实现持续增长,还需进一步关注人力效率优化、增量收入拓展以及空间利用率提高等关键环节。
![]()
![]()
![]()
尽管受访者对市场前景普遍持谨慎预期,但在运营层面,国内酒店业者并未被动观望,而是积极应变:多数受访者表示,其战略重心将聚焦于三大核心方向:
1强化动态定价能力
通过数据驱动与加强市场敏感度以提升收益管理效率,灵活应对需求波动;
2多元化拓展目标市场
在传统商务与休闲客群基础上,积极挖掘本地消费、小众圈层(譬如宠物友好、二次元主题等)、MICE及长住需求等增量机会,以分散风险并扩大客源基础;
3深化成本优化举措
从人力排班、能源管理、供应链整合到数字化提效等多维度控制运营开支,在收入承压环境下确保利润。
鉴于对总收入增长的审慎预期,45%的受访者预计2026年酒店GOP仍将承压。然而,相较2025年的59%的比例,已有所收窄,反映出市场信心正逐步企稳。
![]()
![]()
调研显示,2025年,受访的中国酒店中,仅有8%获得了外部可持续认证,低于亚太区30%的平均水平,在可持续发展认证渗透率方面仍存较大差距。调研同时显示,阻碍酒店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有二: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投资回报周期不明确、收益难量化。然而,驱动企业迈出投资步伐的首要动因,恰恰是通过节能降耗、资源优化等举措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升现金流表现——这表明,当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形成闭环,可持续转型才具备内生动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