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移动交出了2025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股东应占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0%。
在宏观逆风持续的环境下,这家通信巨头依然保持着相当的盈利韧性。
但仔细剖析数据背后,中国移动正面临一场深刻的转型压力。第三季度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降至48.0元,较去年同期的49.5元下降1.5元,降幅达3%。
正是这看似微小的“1.5元”,折射出中国移动在5G红利逐渐消退背景下的增长困境。
业绩回升
第三季度的小幅冲刺
纵观202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移动的业绩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第三季度第三季度明显“冲刺”了一段,单季营业收入达到2509亿元,同比增长2.5%,这一增速明显高于前三季度整体0.4%的增长率。
![]()
第三季度的增速回升,成功扭转了前两季度的相对低迷局面。
与半年业绩相比,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运营收入重新回到同比增长通道,一方面是由于通信服务收入增幅略有上涨,另一方面是因为销售产品收入及其他降幅收窄,说明第三季度中国移动基本经营好转。
移动业务
“增量不增收”困境
尽管中国移动能够快速扭转上半年收入下滑的困境,可以说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成绩单,但成绩背后的隐忧同样不容忽视。
近几年,由于传统通信业务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即便中国移动的表现已然“稳如压舱石”,却仍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其个人市场的ARPU在2023年达到顶峰之后持续下滑,而且呈现出加速下滑的趋势,今年前三季度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1.5元。
![]()
图源AI
截至9月30日,中国移动的移动客户总数达到10.09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增至6.22亿户。在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下,用户规模的微增依旧无法很好的抵消ARPU下行带来的冲击。
多元布局
开拓新增长曲线
面对传统通信业务增长放缓,运营商正迫切从AI、云计算等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中国移动也不例外。
中国移动的增长动力,正从传统的个人移动业务,转向多元化的新兴领域。
个人市场方面,中国移动正从“一人一面”向“一人千面”过渡,除了给用户提供功能价值之外,还要给用户提供体验价值和情绪价值。通过进一步加强细分市场拓展,深化存量经营、价值经营,深入实施网龄成长计划和全球通升级计划,不断巩固个人市场根基。
家庭市场方面,中国移动坚持以“移动爱家”品牌为引领,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融合经营体系,推进智慧家庭服务生态和服务体系升级。截至9月30日,固网宽带用户达到3.29亿户,前三季度净增1420万户;家庭客户综合ARPU为44.4元。
![]()
新兴市场方面,中国移动积极把握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发挥国内国际市场联动效应,加快培育国际业务增长新动能。同时,持续深化“内容+科技+融合创新”运营模式,推动重点产品客户规模持续增长。
在5G红利逐渐消退,传统通信业务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的行业背景下,中国移动上下坚定信心、稳中求进,紧扣“一二二五”战略实施思路,全面实施“三大计划”,全面推进“三个深化”,将“1.5元”的流失价值,转化为未来发展进步的新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