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突如其来的撕裂剧痛,往往是肾结石卡塞在输尿管发出的“警报”。这根连接肾脏与膀胱、仅几毫米宽的纤细管道,内部有三道天然的“鬼门关”,结石在此卡顿,便会引发刻骨铭心的剧痛。
![]()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输尿管上的三道“生死路障”
第一关:起始隘口:位于肾盂与输尿管衔接处,内径仅2-3毫米,是全程最窄点。超过3毫米的结石首当其冲在此“搁浅”,直接阻塞尿液出口。
第二关:盆腔弯道:输尿管跨越髂动脉处形成天然弯道,受血管压迫管腔缩至3-4毫米。结石通行至此因空间骤减而卡顿。
第三关:终端狭径:输尿管入膀胱的末段最为狭窄,内径仅1-2毫米。受膀胱压力与抗返流结构制约,细小结石也常在此“功亏一篑”。
![]()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这三处关键狭窄共同构成了结石下行路径中的主要障碍,理解其解剖特点有助于认识结石梗阻的发生机制。
结石卡住的危险信号
除了剧烈疼痛,结石卡顿带来的隐性伤害更需警惕。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常立高主任提示,识别以下信号是避免肾功能受损的关键。
1. 疼痛:部位与性质是关键
结石卡在不同位置,会引发不同区域的剧痛。卡在输尿管上段,疼痛多在腰背部;若降至中下段,疼痛会向腹部、大腿根部放射。这种疼痛多为突发的绞痛,程度剧烈,常让人无法静卧。
2. 血尿:并非都肉眼可见
多数情况下,结石摩擦管壁造成的出血是“镜下血尿”,尿液颜色正常,但化验可发现红细胞。这是结石活动的重要痕迹。
![]()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3. 胃肠道反应与发热:危险的升级
剧烈的肾绞痛常会引发反射性恶心、呕吐。一旦出现发热、寒战,则意味着梗阻可能已引发感染,这是需要立即就医的危险信号,否则可能迅速发展为严重并发症。
如何“通关”与“排雷”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输尿管结石早已不是“难治之症”。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及肾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 一般来说,直径在0.5cm以下的结石,无梗阻、感染,首选药物治疗,配合喝水、运动、跳绳等方法,结石自行排出的几率较大。
● 直径超过0.5-1cm的结石,在无梗阻、无积水、无感染等情况下,可以尝试体外碎石,2次无效者需考虑改行微创手术。
![]()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 直径超过1cm,或小于1.0cm,但位置特殊、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直接考虑微创手术,不建议采用体外碎石治疗。
● 如果出现了结石位移导致的明显症状,更需要及时治疗。
常立高主任提醒,战胜输尿管结石,需要医患共同努力。以科学的生活方式筑牢防护根基,定期开展泌尿系彩超检查,为肾脏健康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