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可抗力的限流导致无法接收推送文章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以下操作: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一半杯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这样就更容易找到我们和收到推送文章!
保持爱读文章,保持领先!
![]()
事实往往如此,他并非始作俑者,却是最肆无忌惮地借他人过错为自己开脱的人。
道德相对主义颇具诱惑力。它让我可以通过参照他人的行为,来确立自己所作所为的道德价值。它使我得以逃避谴责,不再依据行为本身的是非对错来评判自己的动机、选择和行动,而是采用更低的标准——即处于相似处境的人是否也可能做出类似行为。
这种心态对个人品行和社会信任具有深层腐蚀作用,久而久之会令良知对任何道德层级失去敏感。它在法律上从来站不住脚,在道德层面也不应成为借口。
道德相对主义在公共生活中并不新鲜。公众人物通过虚假的道德等同来自我开脱,这种做法由来已久。但当它成为主导公共行为的伦理架构时,我们就面临严重问题了。其后果是让领导者得以毫无顾忌地做几乎任何他们想做的事,不受内疚、羞耻或政治制裁的约束。道德相对主义加上棘轮效应,将确保总能找到足够接近的先例,让人们即使面对己方明显的不端行为,也选择耸耸肩、视若无睹。
我们早已在这条下滑的道路上走下坡路,但正如几乎所有与唐纳德·特朗普这位巨人身影相关的事情一样,他的行为加速了这一坠落过程。
他对道德、语言乃至保守主义准则的腐蚀性影响,因共和党在此过程中的积极默许而被进一步放大。
那个曾经自诩致力于价值观和原则的政党,如今已成为“一切皆相对”这一观念最愤世嫉俗的代言人。媒体中一群所谓的保守派人士充当啦啦队,为此铺平了道路。每当面对总统新的丑闻证据时,许多右翼人士都会回避道德一致性这条费力不讨好的路径,转而选择阻力最小的策略:转移视线、“那你呢主义……”(whataboutism),或干脆戴上眼罩视而不见。过去一周里,所有这些相对主义工具都已展露无遗。
Whataboutism(中文常译为那你呢主义、转移话题、你也有错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策略。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指控者、其盟友或无关第三方所犯的类似或可比错误上,以转移对原始指控实质内容的批评或反驳。这种方法属于“你也一样”(tu quoque)谬误的一种变体,即质疑批评者的道德立场或一致性,而非正面回应其论点的有效性。尽管这种策略可能揭示出削弱指控者评判权威的真实虚伪行为,但它通常回避了对当前问题的责任追究,因为其他类似错误的存在并不能否定最初指控的真实性或严重性。(黄色引用线区域为译者对相应黄色背景文字的解读。)
以币安加密货币交易所创始人赵长鹏获得赦免为例。他曾因洗钱罪名被定罪,而他的公司此前还与总统及其家族保持着一项利润丰厚的财务合作关系,仅今年就帮助他们创造了45亿美元的财富。所谓可以拿来道德上可类比的先例?亨特·拜登?克林顿基金会?这些根本不在同一量级上。今年我们所目睹的是前所未有的腐败与权谋程度。我们似乎正在迅速滑向一种司法体系:总统实质上可以决定谁该入狱。如果你是政治敌人,我们就给你罗织罪名;如果你是朋友,我们便为你抹去罪行。
还有特朗普对白宫东翼的宏伟计划。关于此事已经出现了大量无谓的喧嚣。我并不怀疑左派的歇斯底里是言过其实的。从法律和宪法上讲,总统如果愿意,完全有权拆掉整个行政官邸,然后建起一座巨型赌场——这方面的总统先例确实不少。仅就这一点而言,进行道德上的类比尚有合理之处。
但如何支付费用却是一个正当的问题。长期以来的习惯已让我们对“如果民主党这么做我们会怎么说?”这个问题变得麻木。但我们中有些人还记得,当比尔·克林顿邀请富有的捐赠者在林肯卧室过夜时,共和党人及其在媒体中的支持者连续数周抨击他,仿佛他正在将这片神圣空间卖给出价最高者。如今我们却有一位总统,真的正在把这地方卖给出价最高的竞标者,而这一切却被堂而皇之地辩解为与奥巴马早年进行的一些小规模改造并无不同。
转移视线是相对主义的一种便利工具。看看总统对加拿大实施的新关税政策,这又是一次令人震惊的对理智的冲击。一位总统仅仅因为不满某个加拿大省政府在电视上播放的内容,就单方面对进口商品征税,这种在法律、政治、道德、外交和经济层面都堪称荒谬的行为,实属史无前例。然而过去一周,许多右翼人士却忙着辩称,特朗普说罗纳德·里根“比那些可恶的加拿大人更爱”关税的说法本质上是对的。(事实上里根并非如此,但真相早已成为道德相对主义的又一牺牲品。)
至于总统正在制定个人化的法律并随意行使司法权力的问题,我们干脆先放在一边,你看过缅因州那位民主党参议员候选人身上的胸部纹身吗?天啊,民主党才有纳粹问题呢。
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理当能够也必须同时指出己方与对手的道德可憎之举,这至关重要。如今这似乎不再可能,这使我们所有人都陷入了道德堕落。
Gerard Baker
格里·贝克(Gerry Baker)现任《华尔街日报》特约编辑。他在该报社论版每周二刊登专栏“自由表达”(Free Expression)。他同时主持《华尔街日报》评论部的同名周播播客“Free Expression”,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士与思想家对谈。
贝克先生亦为《泰晤士报》(The Times of London / The Times)撰写每周专栏,关注美国与全球事务。他经常以时事评论员身份亮相电视及其他新闻平台,并作为公共演讲者活跃于世界各地的舞台。
贝克先生曾任《华尔街日报》总编辑。作为一名记者,他从业逾三十年,曾在多家世界顶尖新闻机构撰写与主持节目,包括《金融时报》、《泰晤士报》与英国广播公司(BBC)。2023年,他出版首部著作《American Breakdown》,探讨过去十年美国民主陷入危机的成因。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