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晓晓拉着张浩的手,站在我面前,哭着求我把我那张存了五年的银行卡交给他们,作为他们“梦想工作室”的启动资金时,我心里最后一点温热的东西,彻底碎了,掉在地上,摔得粉粉的。
五年。
我像个上了发条的陀螺一样转了整整五年。从大学城里那个一天跑三个地方送外卖、只为给她买一支新口红的穷学生,到后来写字楼里那个靠咖啡和止痛片硬扛着996,把所有工资都规划成“晓晓的包”、“晓晓的旅行”和“我们未来房子的首付”的程序员。
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我跑得够快,付出的够多,就能为她追来她口中那个“有品质”的生活。我清空了她购物车里所有的东西,却发现,始终买不来她看我时,一个真正发自内心的笑脸。
那种笑,我只在一个人面前见过。那个人,就是此刻正站在她身边,用一种悲悯又带着一丝优越感的眼神看着我的,她的男闺蜜,张浩。
而这一切的崩塌,都要从那个周五的晚上,从那碗我为她精心炖了三个小时的排骨玉米汤说起。
第1章 那碗凉掉的汤
周五下午五点半,我准时从电脑前弹起来,以一种近乎百米冲刺的速度收拾好东西,冲出写字楼。项目总监在背后喊我,说有个紧急的bug要处理,我头也没回,只留下一句“明天早上到公司第一时间解决”,就汇入了晚高峰拥挤的地铁。
因为今天是个不大不小的纪念日,我和林晓晓在一起五周年的日子。
我没买什么华而不实的礼物,那些东西,平时只要她开口,我都会满足她。今天,我想给她一点不一样的,一点带着“烟火气”的东西。我记得她刚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最喜欢喝我熬的排骨玉米汤,她说那味道,有家的感觉。
可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家的感觉了。
我提着从菜市场精挑细选的肋排和甜玉米,挤在闷热的地铁里,脑子里却在盘算着时间。焯水、去浮沫、放姜片和葱段,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再下玉米和胡萝卜,继续炖一个小时,最后加盐调味。时间刚刚好,等她七点半下班到家,正好能喝上最暖和、最鲜美的一口。
回到我们租住的那间一室一厅的小公寓,我熟练地系上围裙,厨房里很快就响起了锅碗瓢盆的交响曲。窗外的天色一点点暗下来,屋子里的灯光和汤锅里氤氲的热气,让我暂时忘却了工作一整天的疲惫。
我甚至还找出两个高脚杯,倒上了她喜欢喝的起泡酒,在餐桌中央摆上了一小束从楼下花店买的雏菊。我觉得,生活需要仪式感,爱情也需要。
七点半,汤好了,浓郁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屋子。我给她发了条微信:“汤炖好了,等你回家。”
她没有回。
八点,汤在锅里温着,我坐在餐桌前,看着那束雏菊,有点出神。
八点半,我又发了一条:“堵车吗?要不要我去接你?”
依旧没有回复。
九点,桌上的起泡酒冒完了最后一丝气泡,变得和白水一样平静。我心里的那点期待,也跟着沉了下去。我把汤盛出来,吹了吹,自己先喝了一口。味道很好,只是心里有点空。
快到十点的时候,门锁终于响了。
林晓晓带着一身酒气和香水味走了进来,脸上是那种狂欢过后的疲惫和兴奋。她看到我坐在餐桌前,愣了一下,然后才注意到桌上的饭菜和那束花。
“呀,你今天搞这么隆重干嘛?”她的语气里没有惊喜,只有一丝敷衍的惊讶。
“今天是我们在一起五周年的日子,你忘了?”我站起身,想去扶她。
她摆摆手,自己走到沙发边,一下子陷了进去,高跟鞋随意地踢掉。“哎呀,瞧我这记性,最近公司忙死了,真给忘了。你吃饭没?不用等我呀。”
“我炖了你最爱喝的排骨汤,给你盛一碗?”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和平时一样温柔。
“别了,腻得慌,”她揉着太阳穴,看都没看餐桌一眼,“晚上跟客户吃饭,在一家新开的日料店,张浩也在,他推荐的,味道绝了。你不知道那里的海胆多新鲜……”
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那家日料店,讲张浩又说了什么风趣的笑话,讲他们部门新来的实习生多么不懂事。整个过程中,“张浩”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比“我们”要高得多。
我默默地把那碗已经有些温凉的汤端回厨房,倒进了水槽。排骨和玉米沉下去,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我此刻的心情。
“对了,陈宇,”她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从沙发上坐起来一点,“下个月我生日,张浩说要送我一个惊喜,我们打算去邻市的温泉山庄过周末,他已经把房间都订好了。”
我洗碗的手顿住了,水龙头哗哗地流着水,掩盖了我几乎要失控的情绪。
“你们?两个人?”我尽量平静地问。
“对啊,就我们俩。怎么了?”她拿出手机,开始翻看今天拍的照片,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说明天天气不错,“他是我最好的闺蜜,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你周末不是还得加班改bug吗?正好,你安心工作,我出去散散心。”
我关掉水龙头,厨房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我能听到自己有些粗重的呼吸声。
“晓晓,他是个男人。”
“男人怎么了?陈宇,你能不能别这么小心眼?我们是纯洁的友谊!你这么想,是在侮辱我,也是在侮辱张浩!”她的声音瞬间尖锐起来,仿佛我说了什么十恶不赦的话。
“我只是觉得,男女之间,应该有最基本的界限。”
“界限?你跟我谈界限?”她冷笑一声,把手机扔在沙发上,站了起来,走到我面前,“陈宇,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浑身上下都是油烟味,头发几天没洗了?你每天除了工作、代码、加班,还会跟我聊什么?我跟你说最新的电影,你说没时间看;我跟你说新开的网红店,你说那是智商税;我跟你说我想去欧洲旅行,你说再等等,等我们买了房。等!等!等!我的人生都要等没了!”
她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根针,精准地扎在我最痛的地方。
我加班,是为了谁?我省吃俭用,存钱买房,又是为了谁?我以为我在为我们的未来添砖加瓦,在她眼里,却成了一个无趣、乏味、不懂生活的人。
“只有张浩,他懂我,”她看着我,眼神里满是失望,“他懂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会陪我去看画展,会带我去吃我没吃过的餐厅,会给我讲各种有趣的故事。跟他在一起,我才觉得自己还活着。而跟你在一起……”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句最残忍的话。
“我觉得窒息。”
说完,她转身走进了卧室,“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冰冷的客厅里,和一桌子没来得及庆祝的纪念日残骸。
那晚,我一夜没睡。我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从辉煌到寂灭,第一次开始怀疑,我这五年的坚持,到底是不是一个笑话。
第2章 “你负责赚钱,他负责浪漫”
那次争吵过后,我和林晓晓陷入了长久的冷战。
我不再主动给她发消息,她也乐得清静。我们像合租的室友,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早上出门时她还没醒,晚上回来时她要么已经睡了,要么就还没回来。
餐桌上的雏菊早就枯萎了,被我扔进了垃圾桶。那瓶没喝完的起泡酒,也静静地立在角落,像一个沉默的讽刺。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疯狂加班,麻痹自己。同事都笑我,说我是不是想竞争年度劳模。我只是苦笑。我不敢停下来,我怕一停下来,那种铺天盖地的孤独和无力感就会把我吞噬。
周末,我独自去超市采购生活用品。推着购物车走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我习惯性地拿起了林晓晓最喜欢吃的那个牌子的薯片,又默默地放了回去。走到酸奶区,我看到了她常喝的那款,犹豫了一下,还是放进了购物车。
就在我排队结账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
林晓晓和张浩,就在隔壁的收银台。
他们靠得很近,张浩正低头在林晓晓耳边说着什么,逗得她咯咯直笑,那种笑容,明媚得刺眼。是我很久很久没有在她脸上看到过的,毫无保留的开心。
他们的购物车里,装满了各种进口零食、红酒、还有看起来就很昂贵的牛排。张浩很自然地拿出钱包付了款,然后顺手接过所有的购物袋,另一只手,则极其自然地揽住了林晓晓的腰。
林晓晓没有丝毫的抗拒,反而把头轻轻靠在了他的肩膀上。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躲在暗处的小偷,窥探着本该属于我的幸福。我下意识地低下头,拉高了卫衣的帽子,生怕被他们发现。
我的购物车里,只有打折的牛奶、挂面,和一瓶给她的酸奶。
强烈的对比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我的脸上。
回到家,我把那瓶酸奶放在冰箱最显眼的位置,然后把自己关进了书房。我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脑子里反复回响着林晓晓之前的话:“只有张浩,他懂我。”
是啊,他懂她喜欢什么牌子的红酒,懂她爱吃哪家的牛排,懂她想去哪里旅行。而我呢?我只懂得她每个月几号来例假,需要喝红糖水;懂得她胃不好,不能吃太辣的东西;懂得她睡觉会踢被子,半夜要起来给她盖好。
原来,这些生活里最琐碎的关心,在浪漫和情调面前,一文不值。
冷战在几天后被林晓晓主动打破了。她给我发来一条链接,是一款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售价接近两万。
后面跟着一条语音,语气是久违的撒娇:“亲爱的,我最近做设计,电脑好卡呀,你看这个怎么样?马上就是618了,有活动呢!”
我点开链接,看着那个刺眼的价格,心里五味杂陈。我们已经快一个星期没好好说过一句话了,她一开口,就是要钱。
我回了一句:“我这个月工资还没发,能不能缓一缓?”
那边立刻弹来一个视频通话。我接通,看到林晓晓画着精致的妆,背景像是在一家咖啡馆。
“陈宇,你怎么回事啊?不就一台电脑吗?你一个月的工资都不止这个数吧?”她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我最近在看房子,想尽快把首付凑够,我们的钱得省着点花。”我耐着性子解释。
“房子房子,你就知道房子!”她拔高了音量,引得旁边的人朝她看了一眼,“我电脑卡得工作都做不了了,你还在想着你的房子!再说了,买电脑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赚钱啊,这叫投资,懂不懂?”
“可是……”
“别可是了!”她不耐烦地打断我,“这事就这么定了。对了,我跟你说,张浩也说这款电脑特别好,性能稳定,外观也漂亮,最适合我这种设计师了。”
又是张浩。他像个无处不在的幽灵,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他觉得好,你让他给你买啊!”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我知道这句话很伤人。
视频那头的林晓晓果然愣住了,随即眼圈就红了。“陈宇,你……你什么意思?你是在羞辱我吗?在你眼里,我就是个只知道花你钱的拜金女是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
“你就是!”她哭了起来,“我跟你在一起五年,我图你什么了?刚在一起的时候,你穷得连顿像样的饭都请不起,我嫌弃过你吗?我陪你吃食堂,陪你挤公交,我最好的青春都给你了!现在你工资高了,能赚钱了,就开始跟我算计了是吗?”
她的话像一把钝刀,一下一下地割着我的心。我承认,她说的是事实。在我最一无所有的时候,是她陪在我身边。这份恩情,我一直记在心里,也一直想加倍地补偿她。
所以这些年,我拼命工作,对她有求必应。她看上的包,不管多贵,我眼睛不眨就买了;她说想去旅游,我熬夜做攻略,订最好的酒店;她购物车里的东西,我每个月都会定时清空。
我以为,这就是爱。
“好,我买。”我听到自己疲惫的声音从喉咙里挤出来,“你别哭了,我下班就去下单。”
“这还差不多。”她立刻收住了眼泪,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那你快点啊,我等着用呢。”
挂掉视频,我靠在椅子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我点开支付软件,看着那个四位数的余额,自嘲地笑了。这个月,又要靠信用卡度日了。
那天晚上,林晓晓很晚才回来,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她心情很好,甚至哼着歌。
“电脑我给你买了,已经发货了。”我对她说。
“嗯,谢啦。”她把东西扔在沙发上,态度不咸不淡。
我看着那些购物袋上醒目的logo,都是些轻奢品牌。“你又买东西了?”
“哦,张浩今天发了奖金,非要拉着我去逛街,说就当提前送我的生日礼物了。”她一边说,一边从袋子里拿出一件漂亮的连衣裙在身上比划着。
我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我突然想起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你负责赚钱养家,他负责貌美如花。”
现在的情况似乎更讽刺。
我负责赚钱,而另一个男人,负责给她所有浪漫、惊喜和快乐。
我在她的生命里,好像只剩下了一个功能——付款。
第3章 “我们的梦想,你来投资”
日子就在这种诡异的平衡中继续着。
林晓晓对我时好时坏,高兴的时候会叫我一声“亲爱的”,给我夹一筷子菜;不高兴的时候,就拿我和张浩做全方位的对比,从穿衣品味到说话技巧,把我贬得一无是处。
而张浩,则以一种“拯救者”的姿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家里的灯泡坏了,我正在加班,林晓晓一个电话,张浩二十分钟内就能带着工具箱出现;下雨天林晓晓没带伞,等我冲出公司时,她已经坐上了张浩的车;甚至有一次我出差回来,发现我放在阳台上的那盆绿萝,都被张浩换成了一盆更“有格调”的琴叶榕。
我感觉自己像个被逐渐架空的皇帝,这个家,名义上是我的,实际上,处处都是另一个男人的影子。
我不是没有抗议过。
“晓晓,我们能有自己的生活吗?不要总让张浩参与进来。”有一次,我忍无可忍地对她说。
她正在敷着张浩送她的面膜,闻言,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陈宇,你是不是有病?张浩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关心我,帮我,这有什么不对?你作为我男朋友,做不到你该做的事,还不许别人帮忙了?你这占有欲也太可怕了吧!”
我被她堵得哑口无言。
是啊,我加班,我没时间,我做不到随叫随到。这是我的错。
可我为什么加班?还不是为了我们那个飘在空中的“未来”?
矛盾的爆发,源于一个他们称之为“梦想”的计划。
那天,林晓晓异常兴奋地回到家,手里拿着一叠打印出来的资料。
“陈宇,快来看!我和张浩的创业计划书!”她把资料拍在桌上,眼睛里闪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我拿起来看了看。是一份关于开办一家集咖啡、花艺、烘焙于一体的“生活美学工作室”的计划书。做得倒是有模有样,从市场分析到品牌定位,再到装修风格,都写得很详细。
“怎么样?是不是很棒?”林晓晓一脸期待地看着我。
“想法不错,”我客观地评价,“但是,启动资金、运营成本、选址、货源,这些实际问题你们考虑过吗?这上面的财务预算,太理想化了。”
我指着计划书上那个预估的启动资金——三十万。
“这些我们当然都考虑过了!”林晓t晓的笑容淡了一些,“选址张浩已经看好了,就在市中心一个创意园区,租金虽然贵,但量大。货源他也有门路。现在,就差启动资金了。”
我的心猛地一跳,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她接下来说:“张浩家里能拿出十万,他自己这几年也攒了五万。还差十五万的缺口。”
她说完,就那么定定地看着我,眼神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我沉默了。
那十五万,几乎是我这几年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所有积蓄。那是我准备用来付我们未来房子首付的钱。是我们家的根基。
“晓晓,这不是一笔小钱,”我放下计划书,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理智,“创业风险很大,万一失败了,这笔钱就打水漂了。我们还是稳妥一点,先攒钱买房,好不好?”
“买房买房,你就知道买房!”她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了毛,“陈宇,我真没想到你这么俗气!我跟你谈梦想,你跟我谈钱?房子就那么重要吗?难道我们的梦想,还没有一套冰冷的水泥房子重要?”
“这不是俗气,这是现实!”我也提高了音量,“我们在这个城市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谈什么梦想?那不是梦想,那是空想!”
“你就是自私!你就是见不得我好!你就是嫉妒张浩比你有才华,比你有追求!”她口不择言地攻击我。
“我嫉妒他?”我气笑了,“我嫉妒他什么?嫉妒他整天无所事事,围着别人的女朋友转吗?”
“你混蛋!”林晓晓一个耳光扇了过来。
脸上火辣辣的疼,但远不及心里的疼。
这是她第一次动手打我。
“陈宇,我告诉你,”她指着我的鼻子,浑身发抖,“这个工作室,我开定了!这不仅仅是我的梦想,也是我和张浩的梦想!你不支持我,总有人支持我!”
说完,她摔门而去。
我知道,她去找张浩了。
那个晚上,我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看着那份被我揉皱的计划书,第一次感觉到了绝望。
原来,在她的世界里,我和张浩的梦想,比我们共同的家,要重要得多。
而我,只是那个被要求为他们的梦想“投资”的冤大头。
第4章 最后的摊牌
林晓晓一夜未归。
第二天早上,我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班,整个人都浑浑噩噩的。电脑屏幕上的代码像一群扭动的虫子,我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中午的时候,我接到了张浩的电话。
“陈宇,我们聊聊吧。就在你们公司楼下的咖啡馆。”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居高临下。
我不知道他想聊什么,但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我走进咖啡馆,看到张浩和林晓晓坐在一起。林晓晓的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她看到我,立刻把头转向一边,不看我。
张浩示意我坐下,然后像个谈判专家一样,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
“陈宇,关于工作室的事情,我觉得我们之间可能有些误会。”他开口道,语气官方得像在开会。
我没说话,只是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晓晓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我了解她,她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和灵气的女孩,不应该被困在写字楼里,做那些枯燥的设计稿。她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一个能让她发光发热的舞台。”
他说得慷慨激昂,仿佛林晓晓是蒙尘的珍珠,而他,是那个独具慧眼的发现者。
“所以呢?”我冷冷地问。
“所以,我希望你能支持她。”张浩的目光直视着我,“我知道你有顾虑,担心钱。我可以向你保证,这笔钱,算我们借的。等工作室盈利了,我们第一时间连本带息还给你。我甚至可以给你写借条。”
我笑了,笑得有些悲凉。
“张浩,你凭什么来跟我谈这些?你是以什么身份?”
“我是晓晓最好的朋友,也是她未来的事业伙伴。”他回答得滴水不漏。
“最好的朋友?”我转头看向一直沉默的林晓晓,“晓晓,你也是这么想的吗?你让他来当说客,来逼我?”
林晓晓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她身边的张浩却抢先一步开了口。
“陈宇,你不要这么咄咄逼人。我们是在跟你商量,不是在逼你。晓晓夹在中间很难做。你爱她,就应该为她着想,而不是只考虑你自己的感受,你那套所谓的安全感。”
“我的安全感?”我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我的安全感就是每天加班到深夜,看着银行卡里的数字一点点上涨,想着有一天能让她住进自己的房子里,不用再每个月看房东的脸色!我的安全感就是让她不用为了钱发愁!这有错吗?”
我的声音有些失控,引得咖啡馆里的人都朝我们这边看过来。
林晓晓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她终于开口了,声音嘶哑:“陈宇,你别说了……丢人。”
“丢人?”我看着她,心如刀割,“在你眼里,我说出我的付出,就是丢人?”
“陈宇,我们今天不是来吵架的。”张浩及时打断了我们,把话题拉了回去,“我们就谈一件事,那十五万,你到底愿不愿意拿出来?”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像是在给我下最后通牒。
我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我看着对面的两个人,一个是我爱了五年的女人,一个是她的“男闺蜜”。他们坐在一起,像一个坚不可摧的同盟,而我,是那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我忽然觉得很累,很没意思。
“好,”我说出了一个字。
林晓晓的眼睛瞬间亮了,连张浩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意外的惊喜。
“你……你同意了?”林晓晓试探着问,语气里带着不敢相信的喜悦。
“我同意,”我看着她,一字一顿地说,“但这笔钱,不是给你们的‘梦想’投资,也不是借给你们。”
“那是什么?”
“是分手费。”
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林晓晓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她难以置信地看着我,仿佛不认识我一样。“你……你说什么?”
“我说,我们分手吧。”我重复了一遍,这一次,声音异常平静,“晓晓,我累了。我不想再玩这种‘我负责赚钱,他负责陪你’的游戏了。你想要的他都能给你,我给不了。所以,我退出。”
我从钱包里拿出那张我存了五年的银行卡,放在桌上,推到她面前。
“这张卡里,有十六万三千多。密码是你的生日。多出来的,算是我最后为你做的一点事。从此以后,我们两不相欠。”
“不……陈宇,你不能这样……”林晓晓终于反应过来,她慌了,伸手想来抓我的手,却被我躲开了。
“为什么不能?”我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是你说的,我让你窒息。现在,我放你自由。你可以去追求你的梦想,和他一起。”
我指了指张浩。
张浩的脸色也很难看,他大概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设想的剧本里,我应该是在他的“晓之以理”和林晓晓的“动之以情”下,乖乖交出钱,然后继续当他们的提款机。
“陈宇,你别冲动,我们……”张浩也站了起来,试图挽回局面。
“别叫我的名字,我跟你不熟。”我冷冷地打断他,“祝你们的‘梦想’,早日实现。”
说完,我没有再看林晓晓一眼,转身走出了咖啡馆。
推开门的那一刻,午后的阳光刺得我眼睛生疼。我听到身后传来林晓晓的哭喊声,但我没有回头。
我知道,一旦回头,这五年的纠缠,就永远也断不了了。
我的心很痛,像被挖掉了一块。但同时,又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就像一个背着沉重行囊的旅人,终于卸下了所有的包袱。
虽然前路未知,但至少,我不用再为别人而活了。
第5章 没有你的日子,天很蓝
搬离那个曾经被我称之为“家”的公寓,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
我的东西不多,几箱子书,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一个装着我所有代码和项目资料的硬盘。当我拖着行李箱关上门的那一刻,我没有回头。我知道,那个房子里,已经没有任何值得我留恋的东西了。
我找了个离公司近的单身公寓,面积不大,但阳光很好。我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把小小的空间打扫得一尘不染,买了新的床单被套,甚至还给自己买了一盆绿萝,放在窗台上。
生活像是被按下了重启键。
起初的几天,很不习惯。
早上醒来,身边是空的。晚上加班回家,再也没有一盏灯为我留着。冰箱里的酸奶,过期了也没人喝。我甚至会在半夜惊醒,下意识地去给她盖被子,摸到的却是一片冰冷的空气。
五年的习惯,像藤蔓一样,早已深入骨髓,想要拔除,必然会血肉模糊。
林晓晓给我打过几次电话,发过很多条微信。
起初是歇斯底里的质问:“陈宇你这个懦夫!你用这种方式来报复我吗?你以为你走了我就会求你回来吗?你做梦!”
后来是带着哭腔的挽留:“阿宇,我错了,我们不分手好不好?那笔钱我不要了,工作室我也不开了,你回来吧,我不能没有你。”
再后来,是张浩发来的信息,语气依旧带着那种令人不舒服的优越感:“兄弟,差不多就行了,晓晓都这样了,你一个大男人,别这么小气。回来吧,工作室的事,我们再从长计议。”
我一条都没有回。
我不是在赌气,也不是在报复。我是真的想清楚了。
一段需要靠一方无底线付出来维系的感情,就像一个沙滩上堆砌的城堡,看起来很美,但海浪一来,就会瞬间崩塌。我和林晓晓之间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工作室,一笔钱,或者一个张浩。
而是我们从根上,就不是一路人了。
我屏蔽了他们的所有联系方式,开始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我不再需要掐着点下班,可以安心地在公司处理完所有的工作。项目总监对我的效率赞不绝口,给我分配了更核心的任务。
我不再需要把工资掰成八瓣花,一部分存起来,一部分给她买礼物。我给自己换了用了四年的手机,报了一个健身班,周末的时候,会约上三五好友,去爬山,去钓鱼,去做一些以前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情。
我开始学着给自己做饭。我发现,原来除了排骨汤,我还能做出很不错的红烧肉和可乐鸡翅。每次当我把精心烹制的饭菜摆上桌,一个人慢慢享用时,我感受到的不是孤独,而是一种踏实的、属于自己的安宁。
我的世界,在离开林晓晓之后,并没有崩塌。
反而,天变得更蓝,空气也变得更清新了。
大概一个月后,我在朋友圈看到了林晓晓的动态。
是她和张浩的合影,背景是一家正在装修的店铺,配文是:“梦想,启航!感谢生命中最重要的伙伴!”照片里,她笑得很灿烂,依偎在张浩身边,看起来幸福极了。
底下有很多共同好友的点赞和祝福。
我静静地看了几秒钟,然后面无表情地划了过去。心里没有任何波澜,就像在看一个陌生人的故事。
我知道,他们还是用了我的那笔钱。
也好。
就当是,为我那死去的五年青春,举办的一场昂贵的葬礼吧。
第6章 梦想的泡沫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
又过了几个月,林晓晓这个名字,在我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我几乎快要忘记这个人的存在了。
我的生活步入了正轨,工作上,因为一个项目的出色表现,我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生活中,我也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健身房的肌霸大哥,钓鱼协会的退休大爷,大家聚在一起,聊的话题简单又快乐,没有猜忌,没有比较,没有那些令人心累的弯弯绕绕。
我开始觉得,一个人的生活,也挺好。
再次听到林晓晓的消息,是从一个共同的朋友,王涛的口中。
那天我们几个大学同学小聚,酒过三巡,王涛忽然叹了口气,对我说:“陈宇,你跟林晓晓……是真的没可能了吗?”
我喝了口酒,淡淡地说:“都过去了。”
“唉,”王涛摇了摇头,“她最近,过得不太好。”
我没接话,但王涛显然是个藏不住话的人。
“她的那个工作室,上个月倒闭了。”
我握着酒杯的手,微微顿了一下。
“怎么会?我看她朋友圈不是经营得挺好的吗?天天发一些精致的下午茶照片,还有各种团建活动。”另一个同学插话道。
“那都是表面光鲜!”王涛压低了声音,“我听人说,她跟那个张浩,早就掰了。那个张浩,根本就不是个做生意的料。一开始凭着新鲜感,还有点客人。后来呢?产品没特色,服务跟不上,价格还死贵。每个月光租金和人工就一大笔开销,纯粹是烧钱。”
“那笔钱……烧完了?”我问。
“可不是嘛!”王涛一拍大腿,“听说不仅把启动资金全赔进去了,还欠了不少外债。那个张浩,一看情况不对,拍拍屁股走人了,说是家里给他安排了出国,烂摊子全扔给林晓晓一个人了。”
我沉默了。这个结局,其实我早就预料到了。
张浩那样的人,只适合谈风花雪月,制造浪漫惊喜。一旦涉及到现实的柴米油盐和责任,他跑得比谁都快。
“林晓晓也是惨,工作辞了,钱没了,男朋友……哦不,男闺蜜也跑了。现在天天被债主追着要钱。前两天她还找我借钱来着,我哪有钱借给她啊。”王涛感慨道。
我默默地喝完了杯子里的酒,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没有幸灾乐祸,也没有同情。只觉得,人生际遇,真是奇妙。
当初她毅然决然地奔向她的“梦想”和“灵魂伴侣”,把我的现实和安稳弃之如敝履。如今,梦想的泡沫破了,她才发现,那些被她鄙视的东西,才是生活最坚实的底座。
聚会结束后,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吹在脸上,有些凉。
手机忽然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喂?”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压抑的、熟悉的哭声。
“陈宇……是我。”
是林晓晓。
她的声音沙哑、脆弱,充满了无助,和我记忆中那个永远骄傲、永远理直气壮的她,判若两人。
“是我,林晓晓……你,你现在有空吗?我们……能见一面吗?”
我站在路灯下,看着自己被拉得长长的影子,沉默了很久。
最终,我还是轻轻地说了一个字。
“好。”
第7章 迟来的道歉
我们约在了一家很普通的茶餐厅,就是那种我们大学时经常去的地方,一份煲仔饭只要十几块钱。
我到的时候,林晓晓已经在了。
她坐在角落的位置,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T恤,素面朝天,头发也只是随意地扎在脑后。整个人看起来憔悴又疲惫,和我印象中那个永远光鲜亮丽的她,判若两人。
看到我,她局促地站了起来,双手不安地绞着衣角。
“你来了。”她低着头,不敢看我的眼睛。
“坐吧。”我拉开她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
服务员过来问我们要点什么,我点了两份我们以前常吃的滑蛋牛肉饭。
在等待上餐的沉默里,气氛尴尬得几乎要凝固。
最终,还是她先开了口。
“对不起。”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浓重的鼻音,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以前……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错。”她抬起头,眼睛里蓄满了泪水,但她强忍着,没让它掉下来,“我不该那么对你,不该把你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不该……不该为了一个不值得的人,伤害你。”
她顿了顿,自嘲地笑了笑:“我现在才明白,你当初跟我说的那些话,都是对的。我以为那是梦想,其实就是个笑话。张浩……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跟我有什么未来。他只是享受那种被人崇拜,被人需要的感觉。工作室一出问题,他就消失了。”
“我打电话给他,他不接。我去找他,他搬家了。他把我所有的联系方式都拉黑了。我甚至……连那张借条都找不到了。”
说到这里,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工作没了,朋友躲着我,还欠了一屁股债。我每天睁开眼睛,想到的就是怎么还钱。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她趴在桌子上,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压抑了许久的委屈和绝望,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我递给她一张纸巾。
看着她痛哭流涕的样子,我的心里很平静。
我曾经无数次地幻想过这一天。幻想过她后悔的样子,幻想过她会如何向我道歉。在那些幻想里,我会觉得解气,会觉得痛快,会有一种“你终于知道错了”的报复性快感。
但真的到了这一刻,我什么感觉都没有。
我只是觉得,眼前这个女人,很陌生。
“饭来了,先吃饭吧。”我把服务员端上来的煲仔饭推到她面前,“吃饱了,才有力气解决问题。”
她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愧疚,有悔恨,还有一丝……期待。
我知道她在期待什么。
她或许希望我能像以前一样,在她最无助的时候,站出来,为她摆平一切。只要她哭着说一句“我错了”,我就会心软,就会把她重新揽入怀中,告诉她“没关系,一切有我”。
但,人是会变的。
被伤透的心,是暖不回来的。
我们默默地吃完了这顿饭,全程没有再交流。
结账的时候,我抢先付了钱。
走出茶餐厅,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她再次叫住了我。
“陈宇,”她鼓起勇气,看着我的眼睛,“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我看着她,看着这张我爱了五年的脸。
然后,我轻轻地摇了摇头。
“晓晓,回不去了。”
第8章 成长是场告别
听到我的回答,林晓晓眼里的最后一丝光亮,也彻底熄灭了。
她惨然一笑,泪水再次涌出:“是啊……我把你伤得那么深,怎么还敢奢求你原谅呢……我活该。”
“不,”我看着她,认真地说,“跟你没关系,是我变了。”
她愣住了。
“以前,我以为爱就是付出,就是把我所有的一切都给你。我以为只要我拼命赚钱,满足你所有的物质需求,我们就能幸福。但现在我明白了,那不是爱,那是一种自我感动式的牺牲。一段健康的感情,应该是平等的,是相互尊重,相互扶持,而不是一个人无止境的索取和另一个人无底线的给予。”
“我把你宠成了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让你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来得理所当然。我也有错。”
这些话,是我这段时间以来,对自己,对我们这段感情最深刻的反思。我不再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她,因为在这段失衡的关系里,我也是那个亲手缔造了失衡的人。
“晓晓,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选择了你的‘梦想’,现在,你也要为梦想破碎的后果负责。这是你必须自己去面对的功课,谁也帮不了你。”
我从钱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她。
她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连连摆手:“不,陈宇,我不是来找你要钱的!我不能再要你的钱了!”
“这里面没多少钱,只有五千块。”我把卡塞到她手里,“算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朋友,最后能帮你的。密码还是老样子。用它去租个便宜点的房子,找份正经工作,先把生活稳下来。至于债务,想办法和债主沟通,制定一个还款计划,一点一点还。路要一步一步走。”
我的语气平静而坚定,没有怜悯,也没有施舍,只是一个过来人,在陈述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她握着那张卡,手抖得厉害,泣不成声:“谢谢你……陈宇……真的……谢谢你。”
“别客气。”我看着远方,城市的霓虹灯已经开始闪烁,“天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你……也保重。”
说完,我转身,迈开脚步,没有再回头。
我能感觉到她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我的背影,直到我汇入人海,消失在街角。
回到我的那个小小的单身公寓,我打开窗户,晚风吹了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却也让人觉得清醒。
我没有因为林晓晓的忏悔而动摇,也没有因为她的落魄而心软。我的内心,前所未有的平静和笃定。
我知道,我已经彻底放下了。
放下,不是原谅,而是一种和解。和过去那个卑微、执拗、不懂得爱自己的我和解。
成长,原来真的是一场盛大的告别。告别错的人,告别错的执念,最终,是为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手机响了一下,是一条银行的扣款短信。
是林晓晓取走了那五千块钱。
我看着那条短信,淡淡地笑了。
挺好。
至少,她开始学着靠自己,去走接下来的路了。
而我,也要继续走我的路了。
窗外,月朗星稀,明天,又将是崭新的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