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公众号,每日收到干货
![]()
↓↓关注本视频号,预约最新直播
更多精选文章,可见文末说明↓↓↓
1
综合评价,因何而来
现在的家长们,比起上一代的家长,多出了很多事,其中一件,就是要给孩子填写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2014年,伴随着新高考的出现,作为高考改革的内容之一,教育部就开始要求增加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环节,作为新高考“两依据一参考”中的“一参考”。
现在还可以查到,教育部网站上当时就发布了关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说明(以下蓝色字体部分)。
![]()
问1:国务院文件印发后,社会各界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近期,《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要求2014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该评价工作从2002年开始,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但还存在评价要求各地不一、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这次改革重在进一步规范,确保程序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准确。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意义重大。首先,将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激发潜能,主动发展,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兴趣,在社会实践中经受锻炼,全面提升德智体美各方面综合素质。其次,使人才选拔标准更加全面,方式更加科学,有助于扭转单纯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做法,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合一。
2014年是由浙江和上海开启了新高考改革试点,接着,各省也陆续开始了高考改革,并公布了相关说明。
比如,四川省在2016年发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说明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会作为新高考高校录取时的参考内容(以下蓝色字体部分)。
![]()
11.今后普通高考录取的依据是什么?
我省《实施方案》明确,2021年以后普通高考录取主要是“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普通高中高一年级新生,到2021年高中毕业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时,一要依据考生高考时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成绩,二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一参考”是指,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普通高中高一年级新生,到2021年高中毕业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时,要参考其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高考成绩不再是高考录取的唯一依据,人才评价标准向多元化方向迈出新的一步。
14.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确保规范有序、真实可信?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它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把握学生成才规律,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因此,加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培养一个积极向上,有社会责任感,心智健康的接班人是十分重要的。
为确保综合素质评价规范有序、真实可信,我省将同步建设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科学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式和评价过程,严格程序,突出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情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办法和要求等将在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中予以公布。
15.高校如何使用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在高考统一招生中,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大类或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提出不超过3门的科目要求。考生选考科目成绩一并计入高考总分,在高校录取时作为依据之一。同时,高校在录取时,还要参考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期全面、立体、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考生。高校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办法,会提前向社会公布。
2
从高中,到初中
后来,各地也开始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填报。
比如上海市,早在2019年4月,就开始了发布了面向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见下方来自上海市教委的截图:
![]()
![]()
该文件还说明:
1.本办法自2018学年入学的六年级开始施行,自2019年9月起陆续录入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2.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将另行发布。
本办法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10年。
按照要求,评价结果将作为初中生毕业的毕业条件,并用于高中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综评录取,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见下方上海市教委发布的图解。
![]()
而在该地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进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招生时,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赋分占了整个综合考察分数的80%。
![]()
成都市教育局也在2019年9月,发布了针对2019年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见以下两张转自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的截图。
![]()
![]()
3
综合评价,有什么用
那么,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有什么用呢?
上述材料中,已经说明了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会用在学生的升学和生涯发展上,此外,在2022年6月,在四川省实际推行高考改革前夕,四川省教育厅发布了《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其中也说明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作用(蓝色字体部分):
![]()
四、材料使用
(一)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通过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引导学生在记录成长事实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体验成长的快乐。通过定期展示、公示集中反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的科学分析,客观评价,针对每个学生的主要特征和突出表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二)推进普通高中转变育人方式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引导高中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按照新课程方案要求,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加快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三)服务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学生高中毕业时,个人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将以统一格式提供给相关高校。高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作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在考生分数相同时,可作为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的依据。高校应在招生章程中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使用办法并提前公布,公开使用情况。经学生本人同意,其他社会机构或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取得相关学生不具有隐私性质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内容。
简单来说,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作用是:
1、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促进成长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不再只是为了分数而奋斗;
2、对于高中来说,可以促进育人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构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体系,不再只是进行应试教育;
3、对于高校来说,可以促进招生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更加全面科学选拔人才,不再只是“见分不见人”。
4
在升学方面的作用
可能家长们关心的是这个材料对孩子的升学有什么用。
其实,根据上述政策文件,从国家层面来说,这份材料并不仅仅是用于孩子的升学。
而就从升学方面来说,目前,在高校招生方面,高考统招时学生的综合评价档案作用体现不明显,不过在一些高校的综合评价招生和强基计划招生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却会作为必备材料并且参与评分。
比如《上海科技大学 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表示,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可以作为申请材料。
![]()
(截图转自网络)
《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也提到对学生高中期间综合素质进行评分。
![]()
(截图转自网络)
参与强基计划录取的各院校,也基本都提到,会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录取评价的重要参考。
![]()
(截图转自网络)
5
综合评价,更大作用
而从生涯规划的角度来说,即使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不能直接作用于升学,丰富孩子的课余活动,提升他的综合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多年前,社会上就有一个说法,说现在很多孩子“高分低能”。事实的确如此,只是接受应试教育的孩子,把时间经历和注意力都放在刷题提分上了,如何来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呢?
那么,很多学生在高考报志愿时无所适从,在大学毕业时不知所措,最终就业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亟需改变,尤其是对于每个家庭来说,一旦孩子将来缺乏能力,无法就业,那就会造成全家人的负担和压力。
所以,我一直提倡,家长们不要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而要尽早为他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做打算,帮助他做好规划,并且要进行能力素质上的准备。
参见:
所以,在我看来,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最大的作用,是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真正提升,这是对孩子未来影响极大的事。
我知道,很多家长现在看重的还是孩子的升学结果,但要想想,咱们看重孩子的升学为了什么,是不是还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呢?
![]()
而仅有成绩,又如何能保证孩子的人生幸福呢?
![]()
可以想想看,将来你的孩子来总结自己的过去时,如果只能说出自己得到了多少分,其他就乏善可陈,他们将来怎么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呢?
而如果你的孩子,在中学期间就参加了很多活动,拥有了丰富的经历和能力,又会怎样呢?
可以说,他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上的内容,就可以成为他未来求职简历的一部分,就是在为他将来的就业打基础了。
所以,希望家长们真正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不要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升学,在孩子上学期间,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外出实践锻炼的机会。
也许你看起来这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但学习真不是花的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让孩子适当地参与一些活动,可能会更加启发他的学习灵感,激发他的学习动力。
要知道,除了学习时间,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
参见:
而且,在如今时代,成绩对人的影响正在变小,在学习成绩上的投入产出比正在变低,真不如让孩子拿出一些时间来接触社会,这也是对他们来说必要的生涯教育。
参见:
因此,我也希望家长们把填写孩子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这件事做真做实,让孩子真正去参与一些活动锻炼,从实际上提升能力素质。
加油!
明天的文章,再来谈谈综评档案如何填写,欢迎继续关注!
活动预告:
就在11月1日(本周六),我们将组织一次走进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的生涯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可以与工程师面对面交流,走进超算中心的神秘机房,还能听到关于职业和专业选择的生涯专家讲座。
尤其是想要从事计算机、AI相关工作的同学,正好可以跟工程师和生涯专家请教下哦。
而且,每位同学都能收获可以作为综评材料的结业证书,还可能被评为优秀学员。
这次活动,我也会亲自参与,最终我们会给每个参与的同学出一份生涯报告,对于评选出的优秀学员,还可能获得我的免费一对一规划交流的机会!
下方就是活动安排,大家可以仔细看看。
![]()
此次活动,从小学六年级到初高中同学都适用,限定40人,满额为止,先报先得哦!
关于成都超算中心的详细介绍,参见:
大家可以通过上方图片中的二维码联系陈老师咨询报名事宜,机会难得,要抓紧哦!
—————— ——————
最近,我正在开展2025-2026年度生涯规划系列课程,每周直播一次,课程内容和听课方式参见本文:
这一次的直播课是第14讲:《如何了解职业》,会讲如何进行外部探索,获取职业和专业相关信息,以便开展自己的生涯规划,可以在我的视频号“任炜老师”上预约。
![]()
另外,我还设置了一个生涯规划会员群,每天会发布生涯规划相关信息,还会组织免费读书会等活动。入群方式也参加上文。
以下是我的一些文章合集:
生涯规划文章合集:
幸福心理文章合集: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
下面是我在以前直播时讲到的生涯规划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如果你想学习生涯规划、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与我链接:
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任炜老师”,预约我的直播(如果显示过期,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在我直播时可提问咨询;
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还可获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
添加任炜老师微信
4、培训:我将长期开设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和从业老师皆可报名, 参见文章说明:
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
1.高一选科:“选科”
2.高中规划:“高中”
3.成绩提升:“提分”
4.专业选择:“专业”
5.综合评价:“综评”
6.志愿填报:“报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业形势:“就业”
10.考研形势:“考研”
11.就业准备:“准备”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调适:“心理”
14.励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诀:“幸福”
16.学习规划:“学习”
17.高考减压:“减压”
18.录取分析:“录取”
19.是否复读:“复读”
20.大学规划:“大学”
21.我的大一日记:“大一”
22.新高考报志愿:“新高考”
23.高分滑档案例:“655”
24.四川新高考专辑:“四川”
25.新高考报考培训:“报考培训”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合集”
升学规划免费课程:“课程”
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任炜老师”,在下方图示界面中,点击“发消息”,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
![]()
如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
见本文中的说明:
(觉得好看,请点个“推荐”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