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刚刚,精神病关键脑细胞或已被发现!精神分裂有望预防了?

0
分享至

科学家们可能终于找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关键“开关”细胞!

刚刚,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了一项重大发现。他们锁定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脑细胞,这种细胞在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中表现出异常的过度活跃。

更惊人的是,当他们强行“关闭”这种细胞的过度活动后,小鼠的异常行为(如睡眠障碍)竟然恢复了正常!这项研究发表在2025年10月的权威期刊《神经元》(Neuron)上,虽然距离人类应用可能还很远,但它首次为“预防”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精确靶点。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词。

它带来的不仅是幻觉和妄想,更折磨人的是认知功能的崩溃——记忆力衰退、无法集中精力、难以完成日常任务。

但它最诡异的地方在于:为什么?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这病的根子在“发育”。很多异常甚至在娘胎里就已经埋下。

可偏偏,大多数患者的童年“风平浪静”,非要等到青春期前后,大脑才突然开始“宕机”。

这就像一根紧绷的链条,大脑一直在苦苦代偿,直到某个节点,“啪”的一声,它再也撑不住了。一位研究者这样形容。

在症状爆发前的那十几年里,大脑到底在掩盖什么?

这个“啪”的关键点,又到底是什么?

为了找到这根即将断裂的“链条”,研究团队盯上了一种特殊的实验小鼠。

这些小鼠携带一种“15q13.3微缺失”的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在人类中与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高度相关。

但问题又来了,怎么看老鼠“精分”了没?

总不能问它有没有幻觉吧?



研究人员选了一个绝妙的指标——睡眠。我们知道,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往往一团糟。果然,这些基因突变的小鼠,睡不踏实。

行为异常,睡眠异常。好了,现在可以深入大脑,看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当研究人员使用单核转录组学技术(一种能看清单个细胞在想什么的技术)深入小鼠大脑时,一个“幽灵”浮出了水面。

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脑细胞,叫Sst_Chodl神经元(一种GABA能投射神经元)。

它们在整个大脑中占比极小,小到经常被忽视。

然而,在基因突变小鼠的大脑里,这种细胞却“嗨翻了天”——它们表现出了最严重的基因表达异常,并且异常地过度活跃!

这就怪了。在大脑里,GABA神经元通常扮演“刹车”的角色(抑制性)。现在一个“刹车片”自己失控了,整个系统当然要乱套。

更关键的是,研究人员追踪了小鼠从胎儿到成年的大脑发育,发现这种异常活跃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在大脑发育的“后期”,也就是接近青春期时,才突然显现的。

这完美契合了精神分裂症“延迟爆发”的诡异之谜。

但找到它,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强行让这个“嗨翻”的细胞冷静下来呢?

科学家们动用了一种“黑科技”——化学遗传学(Chemogenetics)。简单说,就是给这种特定细胞装上一个“遥控器”。

他们精准地抑制了Sst_Chodl细胞的过度活跃。

奇迹发生了。

那些原本睡眠紊乱的小鼠,居然开始正常睡觉了!

这意味着,这种罕见的细胞,不仅仅是“相关”,它很可能就是导致(至少是参与导致)睡眠障碍乃至其他认知症状的“罪魁祸首”之一。

这项研究真正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揭示的“预防窗口”。

既然大脑在青春期前还能“撑住”,说明在“链条”断裂之前,我们或许有机会介入。

我们希望未来能开发出一种高度精准的疗法,研究的首席作者之一Vasistha助理教授说,不再是“大水漫灌”式地影响所有脑细胞,而是像巡航导弹一样,只针对这些失控的Sst_Chodl细胞,从而在最小化副作用的前提下,阻止认知障碍的发生。

当然,从老鼠到人,距离可能还有十万八千里。

但这可能是迈向精神分裂症“可预防”时代,最坚实的一步。

【阅读须知】

仅为科普:本文仅对单一前沿科研成果进行解读和科普,与医疗诊断无关。

原文为准:作者可能理解有限,准确信息请参考原始论文。

动物实验:研究成果源于小鼠实验,不等于对人体有效,远未进入临床应用。

遵从医嘱: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决策。

理性期待:科学进步需要时间,请保持客观和耐心。



参考文献:

Asenjo-Martinez, A., et al. (2025). Dysfunction of cortical GABAergic projection neurons as a major hallmark in a model of 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Neuron. DOI: 10.1016/j.neuron.2025.08.02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纾瑶
2025-11-13 10:04:57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沧海旅行家
2025-11-17 14:14:09
林晓洁主任:桂圆和它们“天生一对”,一起煮水喝,孩子长高个!

林晓洁主任:桂圆和它们“天生一对”,一起煮水喝,孩子长高个!

大明爱养生
2025-11-11 11:46:10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唏嘘!匈牙利遭读秒绝杀 连续10届无缘世界杯 8500万巨星瘫坐痛哭

唏嘘!匈牙利遭读秒绝杀 连续10届无缘世界杯 8500万巨星瘫坐痛哭

我爱英超
2025-11-17 01:11:30
男子4x100米混合接力预赛:浙江、宁夏被判犯规,无缘决赛

男子4x100米混合接力预赛:浙江、宁夏被判犯规,无缘决赛

懂球帝
2025-11-17 12:16:06
赵鸿刚宣布恢复训练,一掌把李景亮震麻,对手却称通背拳发力很差

赵鸿刚宣布恢复训练,一掌把李景亮震麻,对手却称通背拳发力很差

杨华评论
2025-11-17 17:53:24
山西血案中的生死抉择:姐姐一句“别回来”,如何守住全家平安?

山西血案中的生死抉择:姐姐一句“别回来”,如何守住全家平安?

记录生活日常阿蜴
2025-11-17 13:20:49
连续硬解,这就是杜兰特的作用!60个篮板球,火箭队的赢球关键

连续硬解,这就是杜兰特的作用!60个篮板球,火箭队的赢球关键

Haviven聊球
2025-11-17 20:16:02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5 00:15:03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5 22:15:46
雷军连发微博谈小米汽车

雷军连发微博谈小米汽车

DoNews
2025-11-16 19:26:21
特朗普果然变脸,红线问题不再谨慎,对中国打出最敏感的一张牌

特朗普果然变脸,红线问题不再谨慎,对中国打出最敏感的一张牌

铁锤简科
2025-11-17 19:47:28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乐视创始人欠122亿巨债跑美七年,400多名老员工让乐视起死回生。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35:03
18岁弗拉格缔造NBA历史神迹!疯狂数据,连詹姆斯都未曾达成

18岁弗拉格缔造NBA历史神迹!疯狂数据,连詹姆斯都未曾达成

夜白侃球
2025-11-17 20:01:32
马筱梅:受大S委托,照顾其儿女,自己宝宝出生后由妈妈和保姆带

马筱梅:受大S委托,照顾其儿女,自己宝宝出生后由妈妈和保姆带

小咪侃娱圈
2025-11-16 09:18:47
更大风暴来临!俄军惊天一炸防线崩塌:摧毁3000处乌克兰铁路目标

更大风暴来临!俄军惊天一炸防线崩塌:摧毁3000处乌克兰铁路目标

辉辉历史记
2025-11-17 16:17:47
中国4大“长寿食物”家家有!红薯排第二,第一名天天见却不懂吃

中国4大“长寿食物”家家有!红薯排第二,第一名天天见却不懂吃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7 09:11:43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05:03
受贿1.17亿余元,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李显刚一审被判无期

受贿1.17亿余元,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李显刚一审被判无期

界面新闻
2025-11-17 17:02:11
2025-11-17 21:48:49
徐德文科学频道 incentive-icons
徐德文科学频道
传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学
5411文章数 694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头条要闻

40多万宝马跑1年多四条轮胎均现龟裂 4S店拒免费更换

头条要闻

40多万宝马跑1年多四条轮胎均现龟裂 4S店拒免费更换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时尚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亲子要闻

孩子奇怪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秘密!

今年冬天最火的穿法:夹克+裤子,时髦又减龄!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Pad M1平板参数曝光,有望近期开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