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已经结束,虽然目前正处于报考人数统计阶段,但第三方机构预测考研报名人数将会持续下降。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仅为388万,同比暴跌50万,降幅高达11.4%。预计2026年整体考研报名人数将会在350万人以下。
全国有大量高校毕业生在考研和考公之间选择,最终,在衡量利弊后都会选择考公和考编。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家审核通过了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达到371万。
![]()
考研热已经出现明显降温,大家开始衡量读研的性价比,这意味着,更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再盲目跟风考研。
因此,对于真正需要考研的学生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信息。在高校普遍扩招情况下,2026年上岸明显会更容易。
2026年考研报名人数前10的专业
根据第三方数据模型统计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考研报名人数最多的专业。虽然这并非是官方公布的客观数据,很大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当前的情况。
2026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按本科专业名称统计)前三名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16.81万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5.56万人)、材料科学与工程(15.23万人)。
这三个都是非常有名的工科类专业,特别是电子信息和计算机都是热门专业,按道理来说,本科毕业就能直接就业。
没想到学生考研的积极性还如此之高,这点可能会出乎很多人意料。但如今的就业情况,或许也迫使这些专业的学生不断提高学历。
![]()
大家都知道电子信息专业很抢手,毕业生容易拿到较高的年薪。但实际情况是半导体行业已经逐步趋于饱和,目前只需要中高端人才,必须是985或者211高校的研究生。
因此,大量普通本科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目前主流的思想还是继续深造,特别是希望能到名校继续读研,将来才能真正就业。
计算机专业的竞争同样很激烈,想要进入大厂,避免被淘汰,同样需要极高的学历。比如最近腾讯、字节跳动、京东等招聘会,计算机专业基本都是要求双985的研究生。
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只是学到皮毛,有志向的学生基本都会选择读研,选择新能源材料或者半导体等方向。
![]()
第四个法学专业(14.98万人)。即使如今大量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逐渐偏向于考公和考编,更多学生似乎都在做两手准备。
毕竟考公和考编的成功概率都很低,更多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到就业市场找工作。因此,只有拥有研究生学历,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律师,才有机会拿到高薪。
第五个工商管理类专业(14.74万人)。工商管理类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本科阶段的知识都是偏向于理论型,所以在就业方面基本没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在考研报名时,考研的专业方向并不是本专业,而是跨专业考研的比例较高,主要有法律(非法学)、会计专硕、金融专硕等方向。
![]()
除以上5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热门专业外,还有五个专业整体的报名人数都保持较大规模,具体的情况如下:
6、机械工程类专业(13.45万人)
7、会计学类专业(13.06万人)
8、教育学类专业(11.18万人)
9、临床医学类专业(11.12万人)
10、经济学类专业(10.25万人)
这5类专业历年招生规模都较为庞大,每年本科毕业生的数量都超过20万人。虽然最近两年报名人数有所下降,但基数仍然庞大。
实际有诸多专业,确实需要有研究生学历才能就业。比如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只有拥有研究生文凭,且完成规培,将来才有机会留在大城市的医院工作。
![]()
教育学类主要是指师范专业,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调整,各地中小学教师需求量锐减,教师岗位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因此,想要应聘初中及以上的教师岗位,基本也需要研究生学历。
因此,这些因素都使得部分专业的学生被迫继续读研,大家或许并不是为了做科研,而是希望能拿到更高的文凭,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最后提醒
各位在读的大学生,将来本科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还是选择继续深造,务必要提前进行抉择以及规划。要认真对比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的薪资待遇、还有工作机会等情况。
未来中国的学历会持续贬值,研究生学历确实能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但未来经济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因素,读完研究生三年后,就业形势则完全不同,所以在选择时务必要更深入的衡量和对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