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因收转账货款被“冻卡”,法律责任与权益保护的失衡之痛
文/叶雨秋
![]()
2024年,广州南沙某烟酒店老板张女士因售出10万元货物收到涉诈资金,导致银行卡被冻结。在异地警方要求下,她被迫退还全部款项,却陷入后续维权无门的困境。这一案例并非孤例,2023年黑龙江密山某犯罪团伙通过买卖香烟、兑换虚拟货币等方式,为境外电诈集团洗钱8400万元,导致多名商户账户被冻结。当普通商户因“善意取得”涉诈资金而遭受损失时,法律责任如何划分?权益保护机制是否存在漏洞?这些问题亟待从刑事责任、民事赔偿、司法程序三个维度展开剖析。
一、刑事责任认定:商户“善意取得”的免责边界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需以“明知”为前提。若商户在交易过程中无证据表明其知晓资金来源非法,则不构成犯罪。例如,张女士在正常经营中收取货款,未主动核查资金来源,亦未参与诈骗链条,其行为属于民事交易范畴。河南通参律师事务所刘鹏举律师明确指出:“商户无义务审核消费者资金来源,正常交易不构成犯罪。”
然而,司法实践中“明知”的认定存在模糊地带。部分案件中,警方可能以“应当知晓”为由推定商户主观故意,例如交易金额异常、消费者行为可疑等。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刑事拘留需以“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为前提,仅凭主观推测不足以认定刑事责任。商户在遭遇“冻卡”后,应第一时间固定交易凭证、聊天记录等证据,证明自身交易的合法性。
二、民事赔偿困境:退赃义务与损失承担的冲突
当商户被要求退还涉诈资金时,民事赔偿问题凸显。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五条,盗窃、抢劫或抢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盗窃人、抢劫人或抢夺人承担赔偿责任。类比至诈骗案件,诈骗分子作为直接侵权人,应承担最终赔偿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受害者往往优先要求商户退还资金,导致商户成为“实际买单者”。
以张女士案为例,其退还的10万元货款本应由诈骗分子承担,但因犯罪嫌疑人未归案或无力赔偿,受害者与警方转而要求商户退赃。这种“结果倒推”的逻辑忽视了商户的合法权益。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需以犯罪嫌疑人被定罪为前提。若案件未侦破或犯罪嫌疑人无财产,商户的损失可能无法通过司法程序追偿。
更严峻的是,部分商户为尽快解冻账户,被迫先行退赃,但后续因案件未结案导致账户长期冻结,影响经营资金周转。例如,某烟酒店老板退还5万元后,因案件涉及跨国犯罪,账户冻结长达一年,贷款逾期导致信用受损。这种“以退赃换解冻”的潜规则,实质是将司法追赃的成本转嫁给无辜商户。
三、司法程序缺陷:异地协作与权益救济的断层
异地警方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常面临管辖权冲突与协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十六条,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发生地。但实践中,诈骗实施地、资金流转地、商户所在地可能分属不同辖区,导致“多头管辖”或“无人管辖”。
张女士案中,异地警方要求其退赃后失联,暴露出跨区域协作的漏洞。一方面,警方可能因结案压力或绩效考核,优先要求商户退赃以完成“追赃指标”,忽视对商户权益的告知义务;另一方面,商户在退赃后缺乏有效的救济渠道,例如向哪个部门申诉、如何申请国家赔偿等。
此外,司法机关对“善意取得”涉诈资金的解冻程序缺乏统一标准。部分地区要求商户提供“无罪证明”或“资金来源合法性说明”,但商户难以自证清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在三日内解除。然而,实践中解冻周期可能长达数月,甚至需通过行政诉讼途径解决。
四、破局之道:构建商户权益保护机制
 1. 明确“善意取得”认定标准:司法机关应出台细则,规定商户在正常经营中收取货款,若无证据表明其参与诈骗,不得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例如,交易价格符合市场行情、消费者未提出异常要求、商户未协助转移资金等,可作为“善意取得”的依据。
 2. 完善退赃与赔偿衔接机制:建立“诈骗分子优先赔偿”原则,要求受害者先向犯罪嫌疑人追偿,不足部分再通过司法救助或保险理赔弥补。同时,设立商户退赃保证金制度,商户可暂存部分款项至第三方监管账户,待案件侦破后按责任比例分配。
 3. 强化异地协作与监督:公安部应建立跨区域案件协作平台,明确主办地与协办地职责,避免推诿扯皮。对要求商户退赃的案件,需同步告知其申诉权利与途径,例如向主办地公安机关的督察部门或上级检察院反映。
 4. 推广商户风险防范培训:商务部门与公安机关可联合开展反诈培训,指导商户识别可疑交易(如异常大额订单、要求分拆支付、消费者拒不露面等)。同时,鼓励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或银行监管账户收款,降低涉诈资金流入风险。
![]()
五、平衡打击犯罪与保护民生的司法智慧
商户遭遇“冻卡”退赃困局,本质是打击电信诈骗与保护市场主体之间的张力。司法机关在追赃挽损时,需坚守“罪责自负”原则,避免将刑事责任转嫁给无辜商户。唯有构建责任清晰、程序透明、救济有效的机制,方能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守护中小商户的生存空间,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