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两张报道截图:
一,酸菜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边抽烟边踩,甚至还往里面吐痰。
二,肉联厂把大量死猪重新拉回去加工,现场画面看得人头皮发麻。
这两条内容都是我刚刚刷到的,近两天发生。它们并非在证明世事如此巧合。恰恰相反,今天的事情又一次戳到了痛点上,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所谓“巧合”、所谓“命运”,不过是概率的堆叠。
![]()
![]()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事骂监管有点意义,但意义已经不大了。这不是洗,随便花点脑子想一想就能明白其中的逻辑,尤其是在酸菜里抽烟、吐痰那个,你除非让监管局的人住里面,不然员工也不是傻子,他大可等你走了再干这些让人恶心的事。
一方面,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种变化本身没什么可多说,基本属于正常。你以为一天天欺负底层的人,压榨他们让他们挣不到钱,又没什么反抗的能力,就皆大欢喜了。人总要个出气口,只进不出,要么膨胀爆炸,要么变形扭曲。
于是我们隔三差五就能看到社会上一些让自己诧异的人和行为,并且这种画面,越来越离谱荒谬,也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就是我想说的重点。人性本来就是不可信的,这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别。但是“应对之策”往往不同。和食品有关的问题太多了,即便是酸菜吐痰、死猪加工这两件事,旧闻也早已登过热搜。改过吗?变化过吗?这之间那点“内核”避而不谈,除非我们不吃东西,否则每个普通人都难以避免。
我说几个关键点。
1,监管无法总在现场,但利润和时间却一定总在现场。于是小厂追求速度、业主压缩成本,基层质检人手不足、抽检滞后,那出问题自然只能靠外界人士的“偶然拍摄”。
上面那两件事,都是网友意外拍到,然后曝光的。这种意外的概率有多低,可想而知。
2,处罚虽有即时性,但毫无震慑力。一次被查封、一次销毁,媒体热度褪去后,企业若无根本改造,依旧只需等到风头过了,把流程再修饰一下,下一次仍能接着变戏法。
那对企业来说,有什么可怕,又有什么谨慎的必要?
反观发达国家,高额到让人难以想象的索赔以及必然必的“流入市场全部追回”,造成了企业慌而公民不慌的情形。甚至有些人还带点小期待,吃到一次出问题的食品,精神赔偿直接让他们这辈子都吃喝不愁。
3,供应链太长、利益太分散。这么讲有读者可能听不懂,其实现在很多事情出问题,你都会发现,被处理的、承担责任的,往往不是最关键的那群人。就比如学校食堂出问题,一曝光就罚点承包商的钱。可承包商也就是个合作人,背后大佬,连姓甚名谁都不会有半点踪迹。
死猪从哪儿来?谁在中间环节打了擦边球?收购方和加工方的灰色合同,一环不清,责任就被稀释得像汤里的一撮盐。
4,所谓公众监督,大多数时候也就是个“难以抵达的最后一公里”,你只能“意外的拍到问题”,而不是在你想监督一下的时候就可以去看看。同样用学校食堂举例子,各位扪心自问,学校是家长想进就进去监督的吗?你要申请,等你申请完,食堂里工作人员的大扫除,都已经结束了。
因此,大多数时候的“公众监督”,同样没有多少威慑力。只不过一些运气和意外,也能偶然间发个光发个亮,这才造就了上述那些画面被捅到媒体的邮箱里这种情况。
我都不敢想,要是这群众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变成肆无忌惮,现实的情景之震撼将会让人们瞳孔地震的何种程度。
当然,这些问题稍微多思考一下指出来,并不难。但是你想要避开、改掉,几乎可以说异想天开、难如登天。就比如第3点“供应链太长,利益太分散”的现状……我只能说,改不了,改不了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