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白菜Top10,不接受反驳!

0
分享至

中国白菜Top10,不接受反驳!


白菜的根在新石器时代的土里就扎着了。

那会儿它还不叫白菜,是《诗经》里“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葑,也就是蔓菁。

后来慢慢变,到魏晋成了“菘”,北魏《齐民要术》里写着种菘的法子,

说要“十月中,于畦中作坑”,埋着过冬,这便是最早的窖藏白菜。

它从不是什么金贵物,却跟着中国人的锅灶,熬了三千年。


北方的冬天,白菜是半个粮仓。

立冬前后,巷子里满是拉白菜的车,家家户户搬着、码着,窖里的白菜裹着干叶,像揣着过冬的命。

古谚云“百菜不如白菜”,不是说它多好吃,是它能炖能腌,能配肥肉也能就窝头。

南方人腌成酸菜,北方人渍成泡菜,一碗白菜豆腐汤,能暖透穷人家的寒夜。

如今超市里四季都有白菜,脆生生的,没了窖藏的土味。

可老辈人还记着,从前冬天掀开窖门,一股子凉湿气裹着白菜香涌出来,那是日子里最实在的盼头。

它从来没登过盛宴的主桌,却在亿万人的饭桌上,

把“活下去”的朴素,熬成了烟火里的安稳。

今天,跟诸位聊聊,中国最好吃的白菜……


获嘉大白菜

河南新乡获嘉县特产,六百年前朱元璋驻扎太山天齐庙时,

士兵用清水煮出浑汤,汁浓鲜美,老朱拍腿定“贡品”,从此“浑汤大白菜”名扬天下。

这典故占半篇,可不止传说,

乾隆《获嘉县志》早载白菜为“蔬之首”,北纬35度蒙金土、黄河水哺育,

让大白菜结球紧实如叠抱,煮时自然出浑汤,

钙含量比普通白菜高,咬着脆生生,甜津津,像啃了口冬日暖阳。

如今获嘉大白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亩产过万斤。

科技团队让这口老味道更“得劲”,

煮烩菜汤浑如奶,炒着脆甜无丝,连拉肚子的都能吃,因为粗纤维低。


化德大白菜

内蒙古乌兰察布化德县的“地理标志宝贝”,打小在阴山北麓的黄土地里扎根。

清末“招垦实边”时,山西河北的庄户人带着菜种跨山而来,

在旱地里试种,靠天吃饭也能长出脆生生的白菜。

明成祖北征时,士兵手脚生疮,老军医教他们用白菜板蓝根熬汤擦洗,

竟好了大半,这“白菜救兵”的典故,至今还在老辈人口中传。

这白菜模样俊,叶球弹头形,外叶浓绿内叶嫩黄,叶柄甜脆得能当水果吃

含糖量、维生素C都高,粗纤维少,咬一口“咔嚓”响,清甜直往嗓子眼钻。

如今,远销京津冀,还漂洋过海到日韩。


湖南广兴洲大白菜

明朝时官窑民夫在此垦荒种菜,广东白菜与洞庭湖气候碰撞,育出“棵大味甜、

纤维细少”的广兴洲大白菜,如今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老辈人说:“广兴洲的白菜,越吃越爱,赛过肉!”这味儿,藏着六百年江湖气。

苏东坡曾赞“白菘类羔豚”,陆游更写“九月区区种晚菘”,

白居易诗里“浓霜打白菜”的鲜脆,齐白石画中“菜中之王”的霸气,都往这颗白菜里攒。

这白菜生得倒卵状,菜帮薄如纸,

咬一口“咔嚓”脆,甜津津的汁水直往喉里钻。

炒则鲜嫩,炖则浓香,连菜梆子都能腌成“麻辣菜梆”,下饭一绝。


榆中大白菜

甘肃榆中县的“高原甜心”,自明万历三十三年《临洮府志》记载起便扎根黄土高原。

秦时蒙恬北伐匈奴,“移民实边”将中原农耕技术带入榆中,

自此大白菜在海拔1480—3670米的冷凉气候中孕育出独特甜脆。

它叶球炮弹形,外叶翠绿如翡翠,内叶嫩黄赛蜜糖,菜帮薄脆无筋,

生食清甜似甘泉,熟食鲜浓胜肉汤,

当地人常说“这白菜,脆生生甜津津,赛过蜜糖罐儿”。

四百年间,它从农家菜园走向全国餐桌,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更因高钙高维C被称为“菜中之王”。


武隆高山白菜

是重庆武隆的“山珍”,2008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它诞生于19世纪高海拔山区,

20世纪80年代后因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成为重庆最大高山蔬菜基地。

武隆人常说“高山白菜甜过初恋”

仙女山、白马山,海拔1200米以上的黄壤地,昼夜温差大,山泉水灌溉,

让白菜脆嫩甜爽,炒着香、煮着鲜、凉拌更巴适。

这白菜它承载着百年种植史,从山民自食到外销东南亚,成了“保秋淡”的硬通货。

当地老农说:“高山白菜不怕晒,越晒越甜!”

如今,它带着泥土香和山风味,成了餐桌上的“烟火气担当”,

咬一口,脆生生、甜津津,像把山野的清冽都裹进了菜里,让人直呼“安逸得遭不住”!


唐王大白菜

山东济南历城区唐王镇的特产,打唐朝李世民东征时就种下了根。

当年秦叔宝说“俺家乡最大叶子就是大白菜”,李世民听了直咂摸味儿,一拍大腿:“就种这大叶的!”从此唐王村多了片白菜地,沾着皇气长成了“济南四美蔬”之一。

苏轼被贬惠州时还念叨着这口儿,说“白菘类羔豚”,小火慢炖能香得人掉眼泪。

白菜心里黄白,脆得能听见“咔嚓”声,甜得跟蘸了蜜似的,凉拌脆生生,炖汤浓得像奶。

500年传承的“唐王小根”品种,干物质多、水分少,越存越甜。

如今地标认证、非遗种植技艺加身,成了农民的“聚财菜”。


阿城大白菜

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的“冬日宝”,自民国起便扎根黑土地,2010年登国家地理标志榜

相传康德元年(1934年)始种,金源文化里藏着它的魂,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时期,大白菜是冬季窖藏的“硬通货”,冻不着、坏不了,熬过零下三十度的寒冬,仍是餐桌上的“白月光”。

清代农学家丁宜曾在《农圃便览》里写:“小雪刨窝心白菜,竖排屋内,埋干润土,顶盖苫,雨雪不侵”,

这窖藏术让白菜越冬仍鲜嫩如初,成了北方人“百菜不如白菜”的底气。

它个头敦实,叶球紧实如石,单株重4公斤,

叶色深绿泛光,纤维少到“脆生”,咬一口甜津津的,炖酸菜、炒粉条、腌辣白菜,样样行。


夏邑白菜

河南商丘夏邑县的“百菜之王”,2019年摘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金名片”

这菜可不是普通货,

叶球筒形平头,外叶浅绿如春缎,内叶嫩黄似蜜蜡,咬一口“咔嚓”脆生,甜津津的汁水裹着95%的水分,直往喉咙里钻。

当地老辈人常说:“夏邑白菜,赛过‘玉白菜’!”

冬日里,农家人窖藏白菜过冬,取根“空壳篓儿”的白菜帮子,

配点粉条猪肉炖一锅,热气腾腾暖到“胳老瓣”(膝盖)。

它不挑做法,凉拌、醋溜、炖豆腐,样样行得通。

夏邑人还爱说:“白菜就是‘百财’,吃了财气旺!”

如今这菜年销25万吨,从东北到广东,餐桌上的“清白”滋味,早成了乡愁的代名词,

不掺假,不花哨,就图个实在劲儿。


河北玉田白菜

根扎燕山南麓,喝着偏硅酸锶的矿泉水长大,

打清光绪年间就载入《玉田县志》,“甘脆甲他邑”,成了“玉菜”美名。

慈禧老佛爷尝过直咂摸嘴,赐名“御菜”要连年进贡,

这典故在玉田老辈人嘴里传得活泛:

封为“慈玉”白菜,漂洋过海到港澳,连翡翠雕的“玉白菜”都跟着沾光。

如今“玉田包尖”成了地理标志,

大、二、小包尖三姐妹,二包尖最金贵,亩产万斤能存仨月,

菜心生吃甜脆赛水果,菜帮炒着不乱汤,硒含量超同类,是富硒白菜里的“扛把子”。

这白菜,叶球直筒拧抱,顶部尖得像锥,叶色深绿脉络细,

咬一口脆生生带着甜,汁水乳白不寡淡。

老辈人说“立冬不出菜,必定雪中盖”,

秋末冬初的白菜地,绿浪翻滚像盖了床厚被,瞅着就踏实。


胶州大白菜

山东胶州人的“命根子”,唐代起就是贡品,人称“唐菜”。

袁世凯复辟时惦记这口鲜,派官差抢收三里河七分地的“胶白”,

谁料极寒突袭,白菜冻成“铁疙瘩”,最终他到死都没吃上这口,成了“皇帝梦”里最憋屈的遗憾。

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写“红头绳系菜根倒挂”,说的就是它,

如今每棵都贴追溯码,从播种到上市全程可查,真赛了!

这白菜帮子薄得能透光,芯儿白得像刚挤的羊奶,

咬一口脆生生、甜津津,生吃赛过水果,炖虾、拌海蜇皮更鲜得掉眉毛。

胶州人冬天离不了它,风寒了煮白菜根水,馋了就整锅白菜豆腐汤,暖胃又暖心。

千年来,它从东京博览会金奖走到斯大林寿礼,

从“百财”玉雕到寻常百姓灶台,活成了山东人的烟火气。


天黑了,厨房的灯亮起来。

锅里炖着白菜,热气扑到窗上,结成了雾。三千年的风霜雨雪,都化在这口锅里了。

你夹一筷子,脆生生的响。

那声音,穿过多少朝代,还在百姓的碗里响着。

白菜还是那个白菜,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它不说话,只在滚烫的锅里翻滚,把苦日子熬出甜味来。

尝尝吧,这熬了三千年的安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年人的清醒,是在房价腰斩之后

中年人的清醒,是在房价腰斩之后

诗词中国
2025-10-31 18:22:19
被辛芷蕾反击后,“一言不发”的郝蕾,终于不再顾忌所谓的体面

被辛芷蕾反击后,“一言不发”的郝蕾,终于不再顾忌所谓的体面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1 21:06:46
油箱见底了!打完这个赛季,可能退役的七位球星

油箱见底了!打完这个赛季,可能退役的七位球星

球毛鬼胎
2025-11-10 18:50:33
《许我耀眼》庆功宴:赵露思脸部浮肿,陈伟霆暴瘦,温峥嵘赢麻了

《许我耀眼》庆功宴:赵露思脸部浮肿,陈伟霆暴瘦,温峥嵘赢麻了

小徐讲八卦
2025-11-12 10:13:48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你所不知道的,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中共提供超过3000万军费

老谢谈史
2025-11-09 04:34:28
51年一特务被捕后语出惊人:杨靖宇不是自杀,害他的人在北京当官

51年一特务被捕后语出惊人:杨靖宇不是自杀,害他的人在北京当官

春秋砚
2025-10-27 21:06:10
广东不战而胜?曝余嘉豪离队返西不打决赛,杜锋最后借口也没了

广东不战而胜?曝余嘉豪离队返西不打决赛,杜锋最后借口也没了

多特体育说
2025-11-12 10:43:52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岛内军事专家:大陆已走上了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岛内军事专家:大陆已走上了第三条路

坐景观天
2025-11-12 00:26:41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悲催!姐姐清华硕士,工作一年去世,荣誉证书、学士服被爸藏起来

火山诗话
2025-11-12 06:45:05
零封艾伦,逆转绝杀囧哥,赵心童晋级斯诺克冠中冠四强

零封艾伦,逆转绝杀囧哥,赵心童晋级斯诺克冠中冠四强

懂球帝
2025-11-12 09:33:19
反中乱港必须严惩!香港中文大学段崇智,他不只要下台,还要问罪

反中乱港必须严惩!香港中文大学段崇智,他不只要下台,还要问罪

文史旺旺旺
2025-11-10 21:16:04
小米又自燃!江苏SU7烧了半小时,面目全非!车主回应遭质疑说谎

小米又自燃!江苏SU7烧了半小时,面目全非!车主回应遭质疑说谎

吃瓜局
2025-11-11 20:37:15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美预言家朱迪再爆猛料:美日中命运已定,此岛将首遭灾

心灵短笛
2025-05-15 15:12:03
两位上将级别的干部,因同一个人,一个降为中将,一个降成大校

两位上将级别的干部,因同一个人,一个降为中将,一个降成大校

诺言卿史录
2025-11-12 09:08:03
“毒衣服”被曝光,致癌物超标,会改变DNA!这4种衣服谨慎购买

“毒衣服”被曝光,致癌物超标,会改变DNA!这4种衣服谨慎购买

DrX说
2025-11-11 14:30:30
最低13℃!一股明显冷空气,将“到货”广州

最低13℃!一股明显冷空气,将“到货”广州

鲁中晨报
2025-11-12 06:55:08
黑吃黑!骗走全球36亿的“币圈割王”,被精准猎杀

黑吃黑!骗走全球36亿的“币圈割王”,被精准猎杀

大猫财经Pro
2025-11-11 18:45:22
美媒:中国歼16第十三批开始交付,数量超350架,超世界所有对手

美媒:中国歼16第十三批开始交付,数量超350架,超世界所有对手

大国纪录
2025-11-12 09:47:13
北京城区最长水上航线通航!

北京城区最长水上航线通航!

运河之上
2025-11-11 20:49:23
光刻机巨头开始慌了,中国造不成光刻机,但是要造一个光刻工厂!

光刻机巨头开始慌了,中国造不成光刻机,但是要造一个光刻工厂!

云舟史策
2025-11-12 07:36:39
2025-11-12 11:27:00
风烟食录 incentive-icons
风烟食录
风烟袅袅传古韵,食录点点品人生
1152文章数 2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坎贝尔:中国有备而来 每次回应给美国造成了精准伤害

头条要闻

坎贝尔:中国有备而来 每次回应给美国造成了精准伤害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旅游要闻

我的旅行日记:Alice的“十四五”见闻

“廓形穿衣法”太火了!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

教育要闻

孩子将来学文科还是理科,从小就注定了(父母都该看看)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