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西安欧亚学院“传媒有意思(uEsee)”校庆X院庆特别企划盛会在校园盛大启幕。当传媒成为连接时光与未来的纽带,西安欧亚学院30载的办学初心与文化传媒学院25载的育人坚守,在此刻凝结成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活力的盛会。本场活动以【传承·聚力·启新】为核,聚焦核心论坛,在时光里共鸣,向未来出发;以【跨界·融合】与【传媒·创新】为翼,同步开启特别单元与交互体验单元,让参与者在多元内容与沉浸式互动中感受传媒的魅力。
在时光里共鸣,向未来出发
论坛伊始,学生合唱《如愿》的声浪中,二十五载光阴如胶片回溯。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李正在致辞中以胡建波董事长提出的“做平凡世界的一束光”点题——真正的光不刺眼,却能让万物自成光辉。这句欧亚人熟悉的理念,成为本次活动的精神底色,温和而坚定。
![]()
![]()
![]()
![]()
颁奖环节成为情感的连接。文化传媒学院首任院长刘建勋获“文传奠基奖”,胡建波董事长亲自颁奖,两代教育者的握手,是历史与当下的交汇。当7位退休教职工登台时,台下响起的掌声绵长而自发,闫晋瑛老师为他们颁发“时光见证奖”并合影留念。10位优秀校友获得“蒲公英奖”,文化传媒学院副院长曹小娟为他们颁奖,他们诠释了传媒人如何在不同土壤中生根发芽。“薪火相传”时刻,刘建勋老院长将使命传递给6位文化传媒学院新进教师,前浪引后浪,无声却有力。
![]()
![]()
![]()
![]()
在主题分享环节,西安欧亚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建波教授针对长期主义者的教育现场进行了漫谈。他提及“温度管理”从被质疑到实现的片段,表明高标准不是负担,而是习惯。当审美成为本能,细节成为自觉,“做好”便从难题变为常态。他提出“以企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揭示了学校应用型教育的核心:打破围墙,把人带回真实现场。无论是路演中心的常设,还是视频号的尝试,都让教育在真实土壤中生长。
![]()
胡建波教授在主会场分享教育理念
这是一位教育者关于“信念与方法”的真诚分享:在传媒变革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沉下心来,做难而正确的事。因为真正的突破,往往来自那些看似平凡却持之以恒的坚持。
![]()
2016级校友邹瑞谦在主会场进行主题分享
此外,文化传媒学院的多位校友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16级校友邹瑞谦(脱口秀演员、笑点喜剧剧场经理)始终以“玩的心态”投入工作,认为世界上没有弯路,只有不断学习与试错的必经之路,把每一次表达都当作与世界的真诚对话。
![]()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4级校友赵梦欣(「知识星球」创作者增长负责人)提出视频号不是网红孵化器,而是普通人商业影响力的“正反馈平台”。她强调视频号的本质是“社交推荐”与“信任传递”,让内容通过熟人链实现传播裂变。
![]()
新闻学专业2015级校友杜鹏(陕西广播电视台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诠释了“结果不会说谎”——传媒人的专业底色,来自每一次现场抵达、每一次选题坚守、每一次在职业与热爱之间的平衡。
![]()
数字出版专业2016级校友郭旗(鼎盛佳和(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后期、制片、统筹)为在场的师生们揭开了影视后期制片的神秘面纱,她坦言,后期制片是项目全能管家、创意守护者与危机消防队长。她的经历,是一场从“做事”到“搞定”的成长蜕变。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21级校友李鑫龙(电影策展人、独立制片)带着他的民间放映机构“光影之前”,从校园走向西北,成为连接城市与高校、文艺与大众的光影桥梁。他分享的真实瞬间,拼凑出青年影像推动者的坚韧图景。
![]()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中红以“智媒时代,重装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为题进行了分享,她提出智媒时代的关键不是逃避技术,而是激活我们自身的隐藏权限,“亚文化资本”正是这个时代的超级杠杆。
![]()
欧亚X陕西网【全媒体中心】【長小安国际传播中心】签约授牌
![]()
秦创原X欧亚【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欧亚学院分中心】落地仪式
![]()
ARinChina X欧亚【数智直播运营工作室】签约授牌
![]()
北京童立方X欧亚【IP孵化和出版服务工作室】签约授牌
![]()
翼启航空X欧亚【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签约授牌
同时,论坛现场还进行了校企合作签约授牌仪式。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联合陕西网、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西安象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童立方文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西安翼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了【全媒体中心】、【長小安国际传播中心】、【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欧亚学院分中心】、【数智直播运营工作室】、【IP孵化和出版服务工作室】、【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勾勒出传媒教育的未来图景:更跨界、更实战、更贴近产业脉动。这些合作不止是签约授牌仪式,而是长效育人机制的构建,意味着学生的作品将直面市场检验,学习场景即是真实战场。
平行单元一:跨传媒叙事
![]()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融媒体中心主任张宇博进行主题分享
论坛上,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融媒体中心主任张宇博带领医院融媒体团队,以“情绪为核、策划制胜”的理念,让晦涩的医学知识在抖音平台、哔哩哔哩(bilibili)平台实现亿级传播效果。他们始终坚守医疗本质——无剧本、重专业、轻治疗,在创新与风险间找到平衡。传媒不仅是传播工具,更是知识普惠的桥梁。
![]()
TAKE FIVE阳台音乐会创始人李彩进行主题分享
TAKE FIVE阳台音乐会创始人李彩用弦乐四重奏改写了城市叙事的语法,这场始于偶然的“阳台音乐会”精准捕捉了后疫情时代人们对真实连接的渴望。线上线下良性循环的传播生态,让私人空间转变为“城市公共客厅”,重构了人与城市的关系。
![]()
商业地产垂类账号《包姐Ryann》主理人、商业地产独立顾问包姐Ryann进行主题分享
商业地产垂类账号《包姐Ryann》主理人、商业地产独立顾问包姐Ryann展示了如何将“观察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从商业地图制作到垂直内容创作,她始终扮演着“行业翻译官”的角色,用通俗语言拆解复杂商业逻辑。
![]()
一筑一事编辑冉惟怡进行主题分享
一筑一事编辑冉惟怡结合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视角,展示了地方叙事的另一种可能。她摒弃宏大概括,转而通过“线索人”的微观实践,捕捉城市更新的真实脉搏。
平行单元二:超级个体与IP打造
![]()
西北最早IP圈孵化公司-ifree创始人乌梦赐进行主题分享
西北最早IP圈孵化公司-ifree创始人乌梦赐在论坛上以“天时、地利、人和”的框架,解构了个人IP的打造密码。他敏锐指出:“不同代际面临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平台承载不同的内容生态,成功的核心在于精准定位与平台适配。”
![]()
屹鑫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北锡进行主题分享
屹鑫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北锡用一年七次试错的实战经验,提炼出一套实体经济的流量赋能体系。他提出“四步获客法”:“从网红曝光到达人带货,从AI直播到云剪辑,构建了完整的流量转化闭环。”
![]()
西安95后媒婆唐玉玮进行主题分享
西安95后媒婆唐玉玮的经历印证了“内容即人设,真实即流量”的传播规律。正如传媒教育的核心不止于技能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对社会角色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流量时代坚守本真的定力。
![]()
百利商业唐潮来了项目主理人薛彤丹进行主题分享
百利商业唐潮来了项目主理人薛彤丹用商业逻辑为传统文化找到了当代入口。她以“传承盛唐文化+创新国潮表达”为核心理念,将唐长安城的东市西市布局转化为电商平台的视觉语言,让“厉害了”等IP形象成为连接古今的情感纽带。
平行单元三:社群营销
![]()
西安华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哲进行主题分享
西安华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哲在校园这个特殊的商业场域中,精准把握学生群体的消费特性,展现了如何将单纯的“交易空间”升维为“价值枢纽”的智慧。
![]()
麦田野集“友好社区”发起人、麦田野孩子·主理人门锐进行主题分享
麦田野集“友好社区”发起人、麦田野孩子·主理人门锐的“友好社区”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剂解药。他构建的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让情感得以安放、让个体重获认同的精神场域。
![]()
西安秦托邦青年社区运营负责人、剪鸭村商业发展负责人刘珊进行主题分享
西安秦托邦青年社区运营负责人、剪鸭村商业发展负责人刘珊则分享了一种“网状传播-用户共创-内容种草-私域沉淀”的闭环,这不仅是一套运营方法论,更是对传统商业逻辑的颠覆。
![]()
美国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身心健康疗愈师、亲密关系卡牌师杨童(阿童木)进行主题分享
美国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身心健康疗愈师、亲密关系卡牌师杨童(阿童木)将心理学洞察与个人品牌打造深度融合,提出“先成为喜欢的自己,才能吸引同频者与金钱”的朴素真理。在个人IP时代,最深层的竞争力不在于技巧娴熟,而在于内心丰盈。
论坛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廿五逐光」第四届西部电影周暨优秀西部作品——西安欧亚学院专场
在此次专场活动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邀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创办人胡建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扈强,资深影视制作人赵小玲与华表奖获奖导演张忠华共同赴约,以镜头为笔、以创意为翼,在双典华诞的荣光里,带领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们书写传媒人与西部故事的双向奔赴。
![]()
![]()
![]()
![]()
![]()
![]()
「廿五逐光」第四届西部电影周暨优秀西部作品西安欧亚学院现场
同时,“陕西高校青年电影人才扶持计划项目”也在这次活动中宣布正式启动。该项目以“种下一部电影”为愿景,旨在为高校青年电影人搭建创作、孵化、推广的全链路平台,为西部电影的未来注入青春动能。
论坛二:欧亚文传X泰国西北大学 国际传播胜任力工作坊Vol.3
文化传媒学院师生与泰国西北大学代表团共聚于设计与媒体实验中心西翼大厅,举办“国际传播胜任力工作坊Vol.3”,这是一场超越语言与文化疆界的深度对话。工作坊伊始,陕西网国际传播外宣平台“長小安”项目隆重亮相,国际传播中心负责人王湧先生以“一事一生”的慢视角向泰方嘉宾传递陕西文化,展示东方美学;随后,泰国西北大学校长阿披察·因苏万、跨学科研究学院院长缇拉拉·萨查瓦提也分享了其多年来在创新管理、数字传媒与跨境旅游等领域的学术成果与教育理念,并通过传统服饰、特色美食等具象载体,为大家生动展现了泰国文化的魅力,让“微笑之国”的风情近距离触达现场每一位欧亚师生。
![]()
長小安国际传播中心负责人王湧
![]()
泰国西北大学校长阿披察·因苏万
在随后举行的两校合作谅解备忘录(MOU)签署仪式上,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李正、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丁洁、文化传媒学院院长助理陈哲,与泰国西北大学校长阿披察·因苏万、跨学科研究学院院长缇拉拉·萨查瓦提以及双方教师代表共同出席。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两校代表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将在中泰数字内容创客营、“中泰传媒青年领袖计划”“虚拟课程模块互嵌”等领域深化合作,这也标志着双方战略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
西安欧亚学院X泰国西北大学MOU签署仪式
论坛三:数字出版专业 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合作论坛
![]()
![]()
![]()
![]()
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合作论坛现场
在春山里木礼堂,上海青云美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北京童立方文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千鹏飞、陕西新华传媒出版集团陕西融创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步强、天雨流芳(西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佘文博、西安乐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新召与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勇安教授来到论坛现场,共同解码行业前沿趋势,深入探讨技术驱动下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的全新路径。
![]()
![]()
![]()
![]()
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合作论坛现场
回顾数字出版专业十年的发展历程,专业主理人丁丽老师用翔实的数据,清晰展现了该专业从无到有、从摸索到成熟的成长轨迹。紧接着,嘉宾向在场师生们倾情分享自己的行业洞见,他们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真实案例诠释了行业方向:AI技术正从内容创作、智能编校、个性化推荐到版权运营等全链路环节,重塑着出版业的生态格局与行业边界。
![]()
![]()
![]()
胡建波教授在数字出版融合发展合作论坛上发言
论坛的核心环节,胡建波教授专程为大一新生量身定制了一场高质量入学教育,聚焦新生对数字出版专业“不了解、有疑问”的痛点,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拆解专业内核:明确“内容生产”是数字出版不可替代的核心。分享中,胡建波教授不仅以亲和力十足的讲解为新生“打气”,帮他们驱散专业认知迷茫,更以“好老师”的耐心引导学生打破“专业标签”局限,鼓励大家拥抱“内容创作者”身份、成长为“复合型传媒人”。这番分享既贴合新生需求,又传递出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按你本来的样子发展”的育人温度,成功激发了新生对数字出版专业的学习热情与探索信心,让这场行业论坛成为新生融入专业、明确方向的重要起点。
此次论坛鲜明地展示出“跨界融合”已成为人才培养的破局关键,“以企业为导向”的育人理念不能止于口号,而要通过持续创新深入落实,帮助学生打通从校园到行业的“最后一公里”。
论坛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AI赋能,“剧”变未来:微短剧新媒体人才培养创新论坛
此次论坛中,华为行业算力产业发展总监刘丽丽与发展部首席架构师王晓滨、新加坡BIG 3 MEDIA中国分公司总监赵丹遥、云墨AI联合创始人张荣和技术负责人胡杨、西安大树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鹏与特效总监王康、西安鸣芯影视总经理王婧和资深AI从业者陈瑞等嘉宾来到现场,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内容创作生态,以及高校如何在新技术浪潮中培养具备跨界思维与实践能力的“AI+创作”复合型人才。
![]()
![]()
![]()
![]()
AI赋能,“剧”变未来:微短剧新媒体人才培养创新论坛现场
嘉宾们就“AI重塑创作流程”角度入手,探讨如何在新时代创作中使用AI工具,以及AI工具的出现为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新发展。在互动讨论环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职教师高昱老师与嘉宾就人才培养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要“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从实战中理解行业需求”。
![]()
高昱老师和三家企业现场对谈
随后,高昱老师及新加坡BIG 3 MEDIA中国分公司、云墨AI影视、西安大树影视传播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联合发布《人工智能应用》课程项目,该项目将以课程共建、实战共育的方式,推动AI技术与影视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兼具创意、技术与商业思维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论坛五:新闻学专业 西安欧亚学院&知乎校园共建AI Club项目启动仪式暨创作分享会
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李正、文化传媒学院副院长曹小娟、知乎校园运营负责人兼知乎城市运营负责人代猛以及师生代表参与了此次论坛。论坛中,李正副校长与知乎校园、知乎城市运营负责人代猛签署合作协议,并共同为“西安欧亚学院-知乎校园AI Club训练营”揭牌。后期项目双方将联合开发AI实践课程、举办创作训练营、搭建线上交流社区,同时知乎将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推荐、创作者扶持等资源,标志着双方将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内容创作生态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起连接校园与行业的实践平台。
![]()
![]()
西安欧亚学院&知乎校园共建AI Club项目启动仪式
在分享环节,知乎知名AI领域创作者陈珂(皮耶霍)结合自身从业经历,以“AI时代的内容创作:从技术到表达”为题带来主题分享。学生们也积极与嘉宾互动,提出“AI创作的版权问题”“非技术专业如何入门AI应用”等问题,嘉宾们也一一作出解答。
![]()
知乎知名AI领域创作者陈珂(皮耶霍)进行主题分享
![]()
西安欧亚学院&知乎校园共建AI Club项目启动仪式暨创作分享会合影
11月,AI Club训练营将正式开展首期AI创作训练营,后续还将陆续推出技术沙龙、项目孵化、行业对接等活动,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技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此次合作也为文化传媒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
特别单元,由新E传媒学生团队全程策划执行的“乱讲PPT小赛”,以反叛常规的姿态,让传媒学子的奇思妙想找到了出口。在这里,严谨的学术框架被趣味打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成为最高级的创意。更值得铭记的是,从规则制定到现场执行,这场赛事本身就成为传媒教育的生动现场。学生不仅是参赛者,更是规则的制定者、流程的把控者、创意的守护者。当聚光灯照亮舞台,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精彩的展示,更是一个个年轻灵魂如何用媒介语言,构建属于自己的意义宇宙。这场趣味的小赛证明:最好的教育,是让思想获得自由;最有意思的传媒人,永远保持表达的勇气与智慧。
![]()
![]()
乱讲PPT小赛现场
从梧桐街区序章的唐诗光影长廊,到大学生活动中心下沉广场主章的千灯盛景,这场唐风游园会成了西安欧亚学院双庆里最动人的注脚。这不仅是一场穿越千年的传媒雅集,更是一次媒介与身体的对话实验——传媒人以最古老的方式,实践着最当代的传播命题。
![]()
![]()
![]()
唐风游园会现场
参与者们在打卡集章中完成一场城市探秘,在妆造体验里感受身份转换的乐趣,在乐器表演前驻足聆听时空回响。这一刻,传媒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现场。真正的传播,从来不只是信息传递,更是情感共鸣、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的构建。当现代传媒遇见盛唐气象,我们看见了过去与未来的美妙相遇,也见证了欧亚文传人如何用创意点亮传统,用媒介连接古今。
![]()
![]()
![]()
![]()
唐风游园会现场同学们体验糖画制作与套圈活动
![]()
此次活动以传媒为桥,既是文化传媒学院25载薪火相传的时光礼赞,亦是西安欧亚学院30周年校庆华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化传媒学院的25年,是西安欧亚学院30年办学历程中专注传媒教育、深耕人文沃土的生动注脚。让我们如同载着热爱与理想的船,在崭新的时代坐标下,扬起新的风帆,共同驶向更浩瀚的天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