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8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行)10月26日,全球首部以中华白海豚为主题的纪录电影《中华白海豚》在第四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上进行首场试映,并计划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登陆全国院线。
《中华白海豚》全片时长82分钟,历时六年精心制作。影片以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和粤港澳三地合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时代背景,围绕名为“珠珠”的白海豚的归家之路展开叙述。通过摄制组与科研人员追踪其迁徙路径的视角,影片真实呈现这一珍稀物种因大桥建设暂别家园、又几经周折重返故地的动人故事。
影片秉持权威性、科普性、生动性、国际性的创作原则。为真实记录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状况,摄制组在中国科学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大学等多家机构支持下,足迹遍及中国、美国、瑞典、英国、泰国等多个国家,以及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等地,完成上百次海上拍摄,累计行程超过3600海里,采访21位科学家与17位保护工作者,积累超千小时珍贵影像素材。
《中华白海豚》融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运用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人类共通语言,讲述白海豚故事的同时,也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进程中如何平衡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深刻阐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哲理。
总导演闫东希望,这部82分钟的视觉史诗,能让观众记住的不仅是中华白海豚的可爱形象,更是其背后所承载的生命韧性,以及人类对自然应承担的责任。
(深圳特区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