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近日,笔者和江苏省张家港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在一家企业检查时,发现企业的DCS系统(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在一个月内触发同一报警条件导致重复报警。对此,企业仅做了记录,未采取任何有效处理措施。
“DCS系统重复报警,应该仔细检查处理才行。”笔者提醒企业负责人。
“这个属于误报。第一次报警时,我们就检查了,没有发现问题。”企业负责人回答道。
“DCS系统报警,肯定是有原因的。虽然第一次是误报,但同一装置同一参数反复报警,肯定是不正常的。应该从工艺和设备层面、DCS系统配置与逻辑层面、管理与维护层面深入查找原因。”笔者指出。
“那具体应该怎样查出原因呢?”企业负责人问。
“从工艺和设备层面来说,应考虑是否存在工艺参数持续波动、设备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测量仪表出现故障等问题;从DCS系统配置与逻辑层面来说,应考虑是否存在缺乏或设置不当的报警盲区、扫描周期与逻辑是否处理不当、报警功能模块是否合理、逻辑设计是否存在缺陷;从管理与维护层面来说,应考虑是否存在报警管理策略缺失、维护不到位等问题……”笔者回答道。
随后,笔者以《狼来了》的故事为例,询问企业负责人:“假如前几次都是误报警,而后续报警反映的是真实现场情况,是否还令人相信?”
听完笔者的讲解,企业负责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将深入排查并及时消除这一隐患。
编 后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 3034—2022)要求,操作人员应及时响应、处置报警信息,重要报警要有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置记录;企业应建立报警管理系统,设定报警管理的关键指标,借助报警管理系统定期统计分析报警率,优化报警设置,减少报警数量。
《过程工业报警系统管理》(GB/T 41261—2022)明确,报警管理生命周期包含报警系统从最初的概念直至停用之间的规范、设计、实施、运行、监测、维护、变更活动,并规定了过程工业设施报警系统生命周期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流程。需注意的是,进行报警生命周期管理时,企业首先应对报警系统及管理现状做初步调研,根据《过程工业报警系统管理》(GB/T 41261—2022),对现行报警管理制度进行相应修订,建立基于PDCA循环的报警管理体系。
同时,企业在设计新的报警系统或修改现有系统之前,要制定报警导则,确定报警系统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流程;报警导则范围应涵盖报警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识别与合理化、设计、采购和实施、运行维护、性能监测评估、变更管理、报警审核与改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