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到一个视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形容他们的心情,只有写下只言片语,来表达他们的诉求。
一位叫罗罔极的残疾男子,发布了这样一条视频,在我国台湾省台北市,残疾人坐轮椅上公交,是由升降平台将轮椅及乘客平稳从地面输送到车厢内。
![]()
工作人员为乘客系好安全带,将轮椅牢牢固定在地板上,确保轮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会移动。
![]()
而小罗在哈尔滨生活,他今年已经29岁了,出行完全靠轮椅,他从来没有坐过公交,家门口经常被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
视频还记录了武汉的一名残疾女子,坐地铁来到了商场的地下,发现只有用扶梯才能进商场,于是她坐直梯来到了地面,却发现出口摆着两块圆形大石墩。
![]()
女生把目光转回到商场,眼前的景象让她更绝望了,只见整齐划一的一排大石墩,完全挡住了她的去路。
![]()
无奈之下,她只好把身体挪到大石墩上,请求路过的好心人帮忙,有名男子见状,将她的轮椅折叠起来,然后从大石墩之间的缝隙推了过去,并将轮椅展开。
![]()
女生向男子道谢后,才从石墩下来坐到了轮椅上,并用双手拨动轮椅前行。
而小罗则是一个双手双脚都无法活动的残疾人,他也遇到了跟那个女生相同的情况,所以只能改走地下车库。
![]()
出来时因为怕死没有原路返回,就去大厅找到了工作人员,他们说有钥匙可以打开栏杆,让小罗在路上耐心的等待。
![]()
然而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商场工作人员才找到钥匙打开了栏杆,小罗戏称自己终于被“无罪释放”。
![]()
回家以后他望着窗外,这座城市的景色是如此绚丽繁华,可他的心里却充满了悲伤。
他忍不住想起了一位朋友——文军,北京截瘫者之家的创始人。
![]()
2019年7月,文军去云南考察无障碍路线,在回酒店的路上,因无障碍入口被汽车堵死,他不得不被迫掉头,不幸跌入了车库的顶棚里,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而那个车库顶棚的周围,没有任何的栏杆,完全是无障碍的。
![]()
小罗呼吁:中国有8,500万名残障人士,数量超过了德国人口的总和,请帮他们留下一些无障碍的空间,让每一座城市的残疾人,都能得到更多的自由和尊严。
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大家议论纷纷,表达了各自的意见。
有人表示,不懂为什么到处都是石墩,到处都是栏杆,盲道是摆设,很多无障碍设施没看到过,也许大城市有,但这个应该普及,什么叫文明,以人为本才是根本。
![]()
有人提到了郑智化最近的发文,表示国内所有城市在这方面还不完善,内核上是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漠视,但这并不是郑智化所说的没人性、连滚带爬,可以就事论事,意见可以提,而不应该借题发挥。
![]()
有人建议,国内这点需要改进,在国外经常看到轮椅出来,在国内真的很少见,试着走过盲道,不是墩子就是共享单车和被破坏的坑洞,这点真的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
众所周知,设置石墩栏杆主要是为了阻挡机动车、电动车驶入人行道或步行区域,避免车辆占用行人空间、压实路面,同时保护行人,尤其是老人、小孩的通行安全。
![]()
这种出发点当然是好的,避免了很多事故的发生,但是他们忽略了还有坐轮椅的这群残疾人的存在。
残疾人也应该和常人一样,拥有顺畅出行的权利,而不是被这些阻碍物剥夺。
所以,有关部门在设计公共设施的时候,能不能考虑一下残疾人的出行需求,设计人性化一些,给他们留那么一个小小通道,其实并不难吧?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