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沪指再度站上4000点
沪指时隔十年重返 4000 点:资金潮与政策底托举的牛市信号?
![]()
“屏幕上的红色数字晃得眼睛发酸,十年了,终于又等到这一天。”10 月 28 日上午 10 时 15 分,北京金融街某券商营业部内,股民张建国举着手机拍摄交易大屏,上证指数的红色曲线正稳稳站在 4000.12 点,这是自 2015 年 8 月 18 日以来该指数首次突破这一关键关口。财联社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沪指报 4018.63 点,上涨 1.82%,成交金额突破 1.2 万亿元,创年内次高。
![]()
盘面直击:科技领涨,资金暗流涌动
“早盘券商股先拉了一波,接着半导体板块开始发力,市场情绪一下就起来了。” 招商证券客户经理李娜的微信消息不断弹出,她所在的客户群里,投资者正热烈讨论着持仓涨幅。盘后数据显示,申万半导体指数单日上涨 4.23%,伟测科技、精智达等个股涨停,其中伟测科技获北向资金净买入 2.32 亿元,占总成交额的 10.74%。
资金面的狂热更显直观。截至 10 月 27 日,A 股两融余额攀升至 2.48 万亿元,融资余额达 2.46 万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北向资金当日通过龙虎榜净买入 8.18 亿元,沪股通、深股通分别净买入 4.32 亿元和 3.86 亿元,仅对华建集团等少数个股出现净卖出。“杠杆资金和外资的同步加仓,说明市场对后续行情形成了高度共识。” 星石投资策略分析师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散户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同样高涨。数据宝此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受访者看好沪指冲击 4000 点,科技板块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方向。上述券商营业部数据显示,10 月以来新开证券账户数量环比增长 37%,其中 30 岁以下投资者占比达 42%。
![]()
三重动因:政策、经济与资金的共振
“这次突破不是偶然,是政策底、经济底与资金底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
宏观经济的稳健表现构成坚实基础。国家统计局 10 月 20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 101503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2%,其中一季度增长 5.4%,二季度增长 5.2%,三季度增长 4.8%,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三季度增速虽略有回落,但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消费和投资数据的改善已显现经济回升韧性。” 明明分析道。
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则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活水。10 月 22 日,央行开展 1382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 947 亿元,延续了对短期资金面的精细化呵护。Wind 数据显示,10 月以来央行已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投放 4000 亿元,DR007(7 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均值降至 1.43%,为年初以来各月同期最低水平。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透露,年底前仍有望迎来降准及 LPR 下调,进一步降低市场资金成本。
政策红利的释放更点燃了市场预期。10 月 20 日开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 “十五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重要部署,提出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领域支持力度。“中长期增量利好信息有效稳定了市场情绪,这也是科技板块领涨的核心逻辑。” 星石投资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年对比:不一样的 4000 点生态
“与 2015 年的 4000 点相比,现在的市场结构更健康,泡沫成分更少。” 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师刘劲津向新京报记者强调。回溯历史数据,2015 年沪指站上 4000 点时,全部 A 股平均市盈率达 25.6 倍,创业板指市盈率更是超过 130 倍;而截至 10 月 28 日,A 股平均市盈率为 18.3 倍,创业板指市盈率降至 42.1 倍,估值水平更趋合理。
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尤为显著。2015 年个人投资者交易额占比高达 85%,而当前机构投资者交易额占比已提升至 47%,北向资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持股市值占比突破 30%。“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更注重价值投资,有助于降低波动幅度。” 刘劲津指出。
监管体系的完善同样不可忽视。2015 年杠杆资金无序扩张引发市场剧烈震荡,而当前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例仅为 2.1%,较 2015 年峰值下降 4.3 个百分点,且融资标的集中于业绩稳定的蓝筹股。“质押式回购新规、看穿式监管等制度的实施,有效防范了杠杆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分析称。
后市展望:乐观中警惕风险
对于后续走势,机构普遍持乐观态度。高盛在最新研报中预测,中国股市有望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主要股指到 2027 年底将上涨约 30%。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随着 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凸显,为股市提供支撑。
但市场风险仍需警惕。王青提醒,四季度经济仍面临外需走弱、房地产调整等压力,可能引发指数震荡。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尚不明确,若美元再度走强,可能导致北向资金回流。“科技板块近期涨幅较大,部分个股存在估值过高风险,投资者需警惕回调压力。” 明明强调。
监管层已释放理性信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表示,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同时要 “防止资金空转和脱实向虚”。证监会近日也加强了对 “伪市值管理”“内幕交易” 的查处力度,10 月以来已立案调查 12 起违法违规案件。
“4000 点不是终点,而是市场成熟的新起点。” 刘劲津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在金融街营业部的散户大厅里,张建国已经开始研究年报预告,他的持仓从早年的题材股换成了科技龙头和消费蓝筹:“经历过上次的波动,更明白长期投资的道理。” 对于 A 股而言,这个迟到十年的 4000 点,或许正开启一个更稳健的新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